驳《文明从东北起源经中原到南方殖民传播路》

送交者: Weiggg [♂☆★★★声望勋衔15★★★☆♂] 于 2025-01-06 5:41 已读8512次 2赞 大字阅读 阅读
关于原创重发的说明:

留园网有个知识贫乏而马甲丰富的发贴者,大搞“东北吹”“满蒙吹”“汉族黑”“南方黑",用几个马甲,把
《文明从东北起源经中原到南方殖民传播路》这篇文章在留园网几个论坛张贴了6次,包括在本坛的两次,第一次被本坛版主删除了,第二次是在12月29日重新发表。

所以,我把我于两个多月前在留园网的另一个论坛发表的文章【驳《文明从东北起源经中原到南方殖民传播路》】(已读6641)今天在本坛重发。

我在本坛积极发帖,一般都是原创首发,今天是第二次原创重发。我上次重发了我的系列文章的第二篇,重发后的浏览量有4000多。下面是该系列文章的第一篇。

昨天下午有一个R1级发帖者难蔓在本坛发文《文明从东北起源,经中原到南方的殖民传播之路》。我来批驳。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一种理论和假说。这种假设在考古学和历史学界并非主流观点,存在很大争议。

目前学界对东亚文明的起源有不同说法。这些观点主要基于考古发现、文化特征、地理分布等不同角度的分析,形成了以下几种主要理论:

1. 多元起源说

多元起源说认为东亚文明不是由单一地区单向传播的结果,而是由多个地区的文化相互影响、融合而形成的。这一观点认为,中国东北、中原、南方地区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东亚文明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具体来说,东北的红山文化、中原的仰韶文化、以及南方的良渚文化等都在各自区域内形成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后来通过文化交流相互影响。这种观点支持东亚文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多元起源说目前在学界中较为流行,因为它考虑了不同区域的文化贡献,符合考古发现中呈现的文化多样性。

2. 中原中心论

中原中心论认为,中原地区是东亚文明的核心和主要起源地。中原地理位置居中,气候适宜农业发展,考古证据也显示出中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在时间上较早出现,并形成了相对先进的农业、手工业和社会结构。

这种观点认为,中原地区逐渐发展出东亚早期文明的特征,并将这些文化特征向周边地区扩散,进而影响到东北和南方。

下图表现了龙山文化。

例如,中国学者李辉通过现代分子人类学与考古学成果考证,认为创造了磁山文化的东夷少典部落于公元前4000年北迁,分化出黄帝族,赶跑了使用芬兰-乌拉尔语的赵宝沟文化上层,创造了红山文化。

中原地区自身也存在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这些文化展现了独立发展的农业和手工业,并且同样具有复杂的社会结构。

3. 东北起源说

东北起源说强调东北地区是东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认为早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宗教信仰在东北得到较早发展。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东北文化展现了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宗教活动,尤其是玉器和龙图腾在中华文明中的象征性地位,这些都表明东北文化可能对后来的东亚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东北起源说认为,东北地区的文化元素被中原地区接受、改造,随后向南方传播。

例如,有学者估计,建立商朝的商人的祖先是从辽西地区沿着这条文化传播带一路南下,进而建立了商朝。

下图是新石器时代中期地图,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的范围是地图上的#1,仰韶文化的地区是#3,河姆渡文化的区域是#5.

4. 长江流域起源论

长江流域起源论提出,东亚文明的一些特征起源于中国南方的长江流域,尤其是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展现了高度发展的玉器制造技术、复杂的宗教信仰体系和独特的稻作农业,这些特征在东亚早期文明中具有重要地位。

这一理论认为,南方的稻作农业可能早于中原的黍作农业,这为后来的东亚农业文明奠定了基础。长江流域的文化可能通过向北传播影响了中原地区的文化发展。

难蔓的文章忽视了南方文化的独立性,文中所说南方缺乏独立的文化体系,过于简单化。实际上,南方如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展示了高度发展的玉器制造技术和宗教习俗,并不能简单地视为对中原或东北文明的继承依附。

此外,南方的稻作农业可能早于中原地区的黍作农业,表明该地区也具备自主发展的农业技术。

下图是杭州良渚古城遗址。

5. 海洋传播说

海洋传播说关注海上交流对东亚文明发展的影响。部分学者认为,东亚文明的某些要素可能受到海上交流的影响,尤其是通过东南亚和太平洋的岛屿传入的文化交流。这种观点认为,东南亚、南亚的某些文化元素,如稻作农业、某些手工艺技术,可能通过海上贸易和交流传播到中国南方,并对早期东亚文明产生了影响。

6. 中外融合论

中外融合论主张东亚文明的起源不仅仅是内生发展的结果,还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这种观点认为,东亚文明在早期可能受到来自中亚、西伯利亚以及南亚地区的影响。这些外来文化带来了新的技术和观念,如冶金技术和某些农业模式,对东亚地区的文明进程起到了促进作用。

我认为,学界对东亚文明的起源存在多种解释,这反映了东亚地区复杂的地理、文化和历史背景。这些不同的观点不仅帮助人们理解东亚文明的形成过程,也揭示了人类文明互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难蔓的文风缺点

《文明从东北起源,经中原到南方的殖民传播之路》一文具有AI代笔的特点和风格,作者并非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却通篇没有引用一位学者专家、一部著作、一家可靠媒体之言。从头到尾都是作者自己在说,也从来不透露这些话的根据何在。

引用他人之言,是生成式语言模型的短板、弱项。

难蔓的文章在选取资料上存在严重的倾向性和不透明性。

例如它说东北的“新乐文化(约公元前7200年至公元前4000年)”,就没有注明出处,这是不透明。而百度百科的新乐文化词条说,其“年代为公元前5300~前4800年。”对于这个说法,难蔓就根本不知道,或者弃之不顾,而是只挑选对自己论点有利的说,这是倾向性。

又如,难蔓的文章说东北的“赵宝沟文化(约公元前7350年至公元前6420年)”,也不说明信息来源,而且尽量说的历史悠久。而我找到的另外两个说法,说的都没有那么古老——

——《考古中华:家园变迁 ——史前聚落的出现、发展和扩散》:“赵宝沟文化由此得名,其年代为公元前5000~公元前4400年。”(2010-08-11 中国考古网)

——中国大百科全书:赵宝沟文化“因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赵宝沟遗址的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燕山东段以北至西拉木伦河流域,距今6500~6000年”。 这个词条“最后更新 2022-12-23”,那么“距今6500~6000年”,就是从公元前4478年 ~ 前3978年。

贴主:Weiggg于2025_01_06 5:46:22编辑
贴主:Weiggg于2025_01_06 6:07:46编辑

评分完成:已经给 Weiggg 加上 200 银元!

喜欢Weiggg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举报反馈] [ Weiggg的个人频道 ] [-->>参与评论回复] [用户前期主贴]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Weiggg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主帖帖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