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on Arm逆袭,能否撬动x86统治40年的王座?

送交者: gonewithsmoke [★★★★声望勋衔17★★★★] 于 2025-05-16 9:01 已读1575次 大字阅读 繁体
                

我们都知道,Arm处理器在智能手机领域占据统治地位,而PC领域依然是x86的天下。尽管如此,Arm对x86的挑战从未停止。


2012年,微软就首次推出了在ARM CPU上运行的Windows RT操作系统。可惜未取得大多数硬件厂商的支持,只推出了微软Surface RT等寥寥几款设备。


2014年,AMD谋划推出Skybridge项目,计划实现x86处理器与Arm处理器的针脚兼容,使用户能在一套主板上灵活选择两种架构,最终未规模量产。


2016年,微软在Windows 10周年更新中引入了对ARM64架构的支持。在2017年底,搭载高通骁龙835平台的Windows 10 ARM笔记本正式发布。当然,最终市场接受度不高。


在多年尝试挑战x86处理器统治地位、却屡遭失败后,基于Arm的Windows系统从2024年迎来了突破性进展。微软、戴尔、惠普、联想、三星、华硕等公司推出了搭载高通骁龙X芯片的新款PC笔记本电脑。随着基于Arm的Windows笔记本电脑取得了一定成功(当年销量72万台,在全球个人电脑市场占有率0.8%),让消费者对高通PC续航和性能的质疑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普遍的好评。


市场上终于出现了两大计算平台之间的真正竞争,消费者的选择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丰富。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英特尔和AMD也分别推出了Lunar Lake和Ryzen AI 300芯片,似乎证明x86芯片的消亡还为时尚早。


微软也丝毫没有放弃x86芯片转向Arm处理器的意思;而是选择二者并存,迎合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

x86拥有先天优势

x86作为一种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架构,自20世纪70年代末就已诞生。它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快速创新,此后,英特尔和AMD一直是该行业仅有的两大巨头(Cyrix和VIA一直未兴起什么风浪)。


Arm处理器也并非新鲜事物——智能手机和苹果Mac已经使用它们多年,但基于Arm的Windows系统仍处于发展初期。它最新的版本(Windows 11 ARM)发布才刚刚半年,尽管这次发布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但在性能和成熟度方面,它仍然远远落后于x86。


CISC(尤其是x86)架构的复杂性,使其非常适合游戏、视频编辑和复杂模拟等高性能应用场景,而这些领域一直都不是Arm的优势所在。此外,x86芯片数十年的发展,积累了无与伦比的软件兼容性、驱动程序支持和开发者经验。


唯一成功的个例是苹果:从英特尔x86架构过渡到基于Arm的Apple Silicon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该公司对硬件和软件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这种情况在Windows PC市场很难复制。



Arm是一种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架构,得益于更快的定长指令和统一的SoC,它在能效和降低延迟方面天生具有优势。然而,正如英特尔和AMD所证明的那样,尽管x86架构本身较为复杂,但仍能通过技术创新逐年提升效率和性能。基于Arm的Windows系统或许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替代选择,但x86的计算优势和多年的发展积淀意味着它不会轻易让出市场地位。

Arm上尚未出现大量原生应用

应用程序支持一直是Windows on Arm平台的一大短板,这也是此前多次尝试未能成功的主要原因。尽管骁龙X芯片现已能够支持许多热门程序甚至游戏,但原生程序的数量并没有达到人们预期的增长幅度。比如,像Adobe Premiere Pro等工具软件只能通过模拟运行导致性能不佳,一直是该平台的痛点之一。


对于游戏玩家来说,骁龙X设备取得了越来越多游戏的支持,但原生支持的绝对数量依然较少,且模拟运行性能欠佳,传统的x86笔记本电脑在游戏体验方面仍然更胜一筹。在骁龙X芯片的第一代产品中,无缝游戏体验并非高通的首要目标,即使是下一代产品,其游戏性能也完全依赖于驱动程序的质量和Windows系统的兼容性。《我的世界》《无主之地3》《堡垒之夜》在该平台上的支持情况有所改善,但许多热门游戏能否在该平台上良好运行仍是未知数。


目前,对于以游戏为主要需求的用户来说,选择英特尔Core Ultra或AMD Ryzen AI笔记本电脑更为合适。即使是苹果的M系列Macbook,尽管苹果在改进原生应用支持和翻译层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也不被认为是理想的游戏设备。至于华为刚刚推出的鸿蒙PC操作系统,现有的应用基本是手机App“拉屏”版。

x86在电源效率方面已迎头赶上

骁龙X笔记本电脑首次推出时,其宣传的电池续航时间令人惊叹。许多人断言,x86在能效方面根本无法与Arm抗衡。英特尔则誓言“打破这一神话”,并通过推出Lunar Lake芯片成功实现了这一目标。如今,x86设备的电池续航时间终能够与骁龙X设备宣传的数据相媲美,再加上x86相较于Arm的其他优势,这对英特尔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胜利。


AMD的Ryzen AI 300系列芯片在电池续航方面的表现虽不那么突出,但其出色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因此英特尔和AMD联手为x86阵营构筑起了强大的防线。这两家公司的下一代处理器很可能会在性能、应用支持以及电池续航方面带来显著提升。

大多数数据中心仍在使用x86

Arm处理器不仅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电脑领域,还在服务器市场引发了震动。亚马逊的Graviton CPU、谷歌的Axion处理器、英伟达的Grace CPU,以及Azure虚拟机中使用的Ampere Altra芯片均基于Arm架构。这表明云服务提供商在从x86架构转向Arm架构方面展现出了强烈意愿,但目前大多数服务器仍然基于x86架构。


大多数数据中心和企业IT系统都与x86架构深度绑定。几十年来,它们一直在使用由x86硬件支持的传统软件,这种兼容性和使用惯性不容忽视。虽然形势可能会逐渐向有利于Arm的方向发展,但x86领域的老牌厂商不会坐以待毙。英特尔、AMD,以及谷歌、Meta、微软、戴尔、惠普和联想等公司去年成立了x86生态系统咨询小组,旨在推动x86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和创新。



x86架构由英特尔和AMD共同发展,与Arm架构灵活的授权模式不同,它受到这两大巨头的严格把控。这在过去曾导致架构创新方面存在一些效率问题。如今,两家公司致力于借助这个顾问小组改善现状,以应对日益严峻的Arm竞争威胁。

x86是目前台式机的唯一选择

Arm芯片在移动领域取得成功后,我们很快能看到它在桌面领域看到同样的成功吗?苹果已经在Mac上实现了从x86到Arm的转型,但Mac生态系统相对封闭,无法与PC市场相提并论(飞腾这种靠政采信创产品生存的Arm芯片就更别提了)。只有当Arm CPU的性能能够与AMD的Zen 5和英特尔的Arrow Lake芯片相匹敌时,它才有可能在桌面领域取得成功,而这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


尽管Nvidia和AMD已确认正在开发基于Arm的CPU(据报道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发布),但何时用于桌面芯片目前仍是未知数。虽然未来Arm SoC或许能实现桌面级性能,但考虑到英特尔和AMD的市场主导地位,PC制造商可能会对这一领域持谨慎态度。颠覆桌面PC市场可能不会像颠覆笔记本电脑市场那样容易。

x86将继续存在

个人和企业计算市场从未像现在这样充满活力。我们见证了高通骁龙X CPU在短时间内对行业造成的冲击,这反过来又促使英特尔和AMD积极进行技术创新。这些厂商的下一代产品值得我们期待。尽管基于Arm的Windows系统的成功或许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但x86架构凭借其长期的发展根基,依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

喜欢gonewithsmoke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举报反馈] [ gonewithsmoke的个人频道 ] [-->>参与评论回复] [用户前期主贴]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返回电脑前线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主帖帖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