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两个儿子相继自杀带来的痛苦,作家李翊云选择用文字将思绪与现实连接。她出版了回忆录《自然万物只是生长》,在直接而无情的反思中,试图表达无法描述的痛苦。 阅读更多
《苹果在中国》揭露了这家价值数万亿美元的公司与威权中国之间令人不安的密切关系。它们相互利用而达成的制造业巨大成就给整个世界带来了令人担忧的后果。
CNN主播塔珀和Axios政治记者汤普森合著的新书描述了拜登的核心圈子如何使他下定不切实际的决心,去参加连任竞选,最终“从美国人民手里偷走了选举”。
Facebook前全球公共政策主管的回忆录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公司之一描绘了一幅丑陋、细致的画像,揭露了Facebook是如何变成虚假信息宣传的载体并与威权政权交好。
以济州岛大屠杀为背景的《不做告别》英译本即将出版,韩江继续探究韩国的历史伤痛和为何要铭记暴行,“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关于韩国历史,而是关于全人类”。
在即将出版的《为无声者发声》中,达赖喇嘛首次详细描述了他与毛泽东、习近平等历任中国领导人之间充满争议的谈判,以及他为保护西藏文化和生活在中国的藏人所做的努力。
《麻烦制造者》对黎智英的工作和生活进行了生动的描述,突出了他在捍卫民主和经济自由方面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勇气。在作者笔下,黎智英是资本主义和西方路线的殉道者。
时报书评编辑选出了今年最出色的十本小说和非虚构类图书。入选书籍包括已成为本年度文学话题的小说《狗趴》,以及记录库克最后一次环球旅行的《大海无边无涯》等。
阅读上海的文学作品,你会陷入这座城市的过去和未来:所有那些不断膨胀的神秘、阴谋、放纵与丰盛。作家毛雯雯分享了可以带你环游这座国际大都市的书单。
虽然韩江获诺奖被广泛誉为韩国文化的最高成就,但她书写历史暴力与女性抗争,其作品也代表着对韩国文化的一种反叛。对她和其他韩国女作家来说,写作是一种异见和反抗。
韩江是韩国首位获诺贝尔奖的作家,此前曾获国际布克奖;其作品被评价为富有开创性,重塑了韩国文学格局。她的获奖也是一个惊喜,今年最被看好的候选人是中国作家残雪。
特朗普的前顾问麦克马斯特在新回忆录中展现了一个缺乏安全感、软弱的前总统形象,形容他时常不知所云,难以捉摸,在与习近平等专制大国领导人打交道时被“当猴耍”。
唐尼是美国史上被关押时间最长的战俘。在这本讲述其生平的书中,可以看到麦卡锡时代的仇外心理、文革的过激行为,以及越战期间的学生抗议如何制约了外交官的行动。
《乡下人的悲歌》是一个关于奋斗的叙事,是一名年轻人在逆境中崛起的编年史。万斯将美国白人工人阶级的困境归咎于他们自己,但现在他也背离了自己的这种观点。
前《金融时报》驻华记者杨缘的新书记录了四位中国女性在“新社会秩序”下的闯荡经历,凸显了杨缘对中国劳动者命运的关切,也揭示了当代中国人个体命运的不确定性。
门罗的女儿称九岁时曾遭继父性侵犯,多年后门罗知晓此事,不仅没有给予女儿支持、选择陪伴丈夫一起生活,还表示自己“太爱他了”,要自己为此事做出牺牲是一种“厌女”。
在两本有关WTO和全球供应链的新书中,两位作者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全球自由市场的理想是如何在抗议者、各派政客和新冠疫情的压力下崩溃的。而全球化可以或应该逆转吗?
《大国回归》和《武装起来》从不同角度思考现代超级大国冲突。前者指出,美国在多条战线上与中俄对峙,世界正经历冷战的翻版;后者则从军事角度分析未来可能发生什么。
鸟山明是一位多产的漫画家,代表作品包括《龙珠》、《阿拉蕾》等,其知名度远远超出日本国界,影响了几代漫画家和卡通画家。他因急性硬膜下血肿去世,终年68岁。
裴敏欣和塔乌的新书分别描述了中美如何利用技术对公民进行监视。这两个国家在世界舞台上陷入不断升级的冲突,在国内却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建立了惊人相似的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