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環保

高雄馬頭山非法廢棄物案延宕多時,7名涉案行為人昨並未在期限內清除,環保局終於昨天進場清理廢棄物。記者郭韋綺/攝影 免費 評論

廢棄物限期清除淪口號 馬頭山案盡顯高市府僵化被動

高雄馬頭山今年2月間被查獲遭傾倒、掩埋鋁渣等約2800公噸廢棄物,遲未清除令地方及環團憂心汙染環境、衝擊生態,高雄市環保局遲至檢方起訴才令7名涉案行為人限期本月21日前清除,但這7人僅是整個犯罪集團最底層的司機,期限到清除仍是零進度,限期清除淪口號,環保局昨進場只清除市有地部分,私有地部分將發函地主限期7日內清除,居民曾乞求市長陳其邁重視,結果依舊一拖再拖,凸顯市府對環境治理的僵化與被動。 盜採砂石、濫倒廢棄物一直是台灣環境治理最難根絕的犯罪,早已形成黑金產業鏈,犯罪利潤遠大於犯罪成本,集團性犯罪日益猖獗,美濃大峽谷今年1月就查獲盜採,市府除了開罰、限期恢復原狀,看不出積極作為,6月函送地檢署,8月底收網還能逮到現行犯,凸顯開罰對不法集團不痛不癢,與市府等單位執法的被動...

苗栗西山垃圾場昨晨又起火,強風助勢,撲救不易,幸好下午飄雨,消防員確認表層無火煙後撤隊。圖/苗栗縣消防局提供 免費 報紙

苗栗西山垃圾場復燃飄臭 雨助滅火

苗栗市西山垃圾場9月2日才發生火災,未料同一區域昨天清晨再起火,由於颱風樺加沙帶來強風助勢,消防人員灌救不易,好在昨下午...

高雄馬頭山非法廢棄物案延宕多時,7名涉案行為人昨並未在期限內清除,環保局終於昨天進場清理廢棄物。記者郭韋綺/攝影 免費 報紙

高市環保局清馬頭山 對地主下通牒

高雄馬頭山非法廢棄物案延宕多時,7名涉案行為人卻未在期限內清除,環保局昨進場清理,但無法給出明確清除期程,引發居民與農民...

免費 報紙

清運期限到 馬頭山廢棄物沒動靜

高雄馬頭山2月間被查獲有不法集團涉傾倒鋁渣等約2800公噸廢棄物,檢方起訴7人,高市環保局命令7嫌昨天前清除,但清運進度...

免費 報紙

連江環保葬難推 縣府:持續獎勵

近年環保葬風氣在本島升溫,在離島連江卻呈現兩樣情。審計報告指,縣府2017至2022年間投入7455萬元設置南竿環保自然...

免費 報紙

資收場頻火災 桃園擬納高風險管制

桃園市今年資源回收場與廢棄物處理機構火警頻傳,今年迄今9件,是前2年的9倍之多。由於桃園市先前將工廠與倉儲納管為高風險場...

台南社大免費教導民眾維修小家電。記者鄭惠仁/攝影 免費 報紙

讓小家電、回收衣「再生」 南市資收創意中心 設點北區

台南環保局結合志工團體辦小家電維修及廢木創作,也將利用閒置空間打造資源回收創意中心,讓衣服、包包等資收物成為創意作品;而...

新竹縣新豐垃圾掩埋場昨天凌晨又失火了,猛烈火勢伴隨陣陣惡臭濃煙,延燒9個多小時才撲滅,地方怨聲載道。圖/新竹縣消防局提供 免費 報紙

新豐掩埋又大火 民眾苦難言火大

新竹縣新豐垃圾掩埋場昨天凌晨失火,火勢猛烈並冒出陣陣惡臭濃煙,延燒9小時才熄滅,附近民眾怨聲載道。這已是新豐垃圾場5年來...

恆隆行最新《hence,》NO.7。圖/恆隆行提供 免費 報紙

24/7我們的綠色生活提案

LIVING GREEN

高雄美濃農地遭回填廢棄物而滿目瘡痍,被戲稱「不用出國也能看美濃大峽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免費 評論

美濃大峽谷黑金產業鏈現形 綠色高雄繼續裝睡恐淪笑柄

高雄美濃,本是山清水秀的客家庄,如今卻因盜採砂石、傾倒廢土而滿目瘡痍,被戲稱「不用出國也能看美濃大峽谷」。一位鍾姓阿婆因生活環境被毀、砂石車橫行,求助無門,竟負傷冒險「攔轎」控訴,令人鼻酸。這一幕,不僅揭穿政府的冷漠與無能,更凸顯盤根錯節的「黑金產業鏈」在高雄囂張橫行。黑金產業為何敢如此大膽?

免費 報紙

清運費5千萬 恐全民埋單

「一走近化學異味就撲鼻而來。」高雄馬頭山今年二月被棄置廢鋁渣、事業廢棄物後,即便涉案七嫌已起訴,但清運進度仍為零,居民痛...

今年初高雄內門區馬頭山遭不法集團濫倒二千八百公噸鋁渣、營建廢土等廢棄物,半年多過去未見清除,現場飄散著化學、重金屬混雜的臭味。記者劉學聖/攝影 免費 報紙

馬頭山遭倒廢棄物 半年未清運

高雄馬頭山今年二月間被查獲遭不法集團傾倒鋁渣等廢棄物,事隔逾半年,涉案七名嫌犯已被依違反廢棄物清理法起訴,但廢棄物至今仍...

花蓮吉安垃圾掩埋場所在地光華村民不滿垃圾堆積汙染,昨天到縣議會陳情。記者王思慧/攝影 免費 報紙

花蓮吉安掩埋場惹怨 環局允年底清空

花蓮縣吉安鄉垃圾掩埋場上周四起火,悶燒25個小時才撲滅,大量濃煙飄往花蓮市、吉安鄉與壽豐鄉,掩埋場所在地居民不滿垃圾堆積...

免費 報紙

台南麻豆魚塭埋石灰 12年不動如山

高雄土地盜採砂石、棄置廢棄物案引發民眾關心國土破壞問題,台塑石化公司12年前被查獲逾5萬公噸副產石灰,被非法棄置於台南麻...

免費 報紙

垃圾不分類被外縣退 南投2措施自救

南投縣垃圾堆積量高達27萬噸,只能仰賴外縣市焚化處理,但因分類不確實被苗栗等地多次退回,讓垃圾危機雪上加霜。議員批評縣府...

全台有不少長輩靠拾荒賺微薄收入為生活奮鬥著,近年回收價格下降,讓他們的勞動價值被壓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免費 評論

32元舊電鍋貪汙案反思 拾荒者從不是「邊邊角角的人」

北市一名清潔隊員將回收的二手電鍋轉送給一名新北拾荒婦,被依貪汙罪起訴,轉送給需要的弱勢延續物命,不正是資源回收最佳運用,殘值32元被扣上貪汙大帽子太沉重,好心沒好報引發輿論譁然。各界紛紛發文聲援,凸顯法律與民情的衝突,若司法把窮人當祭品,終將失去人民信賴。 此案照見的正是台灣社會底層縮影,一方是基層公務人員,一方是街頭工作者,都是默默付出勞力、撐起台灣資源回收體系的重要力量,卻始終沒被好好珍惜與對待。

談起養豬心法,豬農林立中眼神閃耀著職人光芒。記者王慧瑛/攝影 免費 生活

雙溪養豬場傳承半世紀 用理念和專業翻轉對豬農的歧視

新北市有107處養豬場,總飼養量約5萬頭。養豬面臨環保議題挑戰日增,愈來愈多老字號養豬場熄燈,雙溪區豬農林立中養豬經驗逾半世紀,一生懸命,2個兒子大學畢業後也投入,林立中說,養豬沒有捷徑,要用專業翻轉外界對養豬人家的歧視與刻板印象。

疫情帶動掃碼點餐風潮,現在更為普遍,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免費 財經

不會就吃不到飯?掃碼點餐夯 業者:不該全面取代人力

在少子化、高齡化的趨勢下,台灣進入大缺工時代,餐飲更是缺工的重災區,不少業者都透過掃碼點餐的數位轉型方式來減少人力需求,卻常因為溝通不良、不是每個人都使用智慧型手機等原因,導致業者與顧客產生摩擦,更有不少民眾擔憂,未來是否不會掃碼就吃不到飯?

北市環保局副局長邱一流無師自通,自創緞帶花藝摺法,現在她多了一個緞帶花藝家身分,去年已領有街頭藝人證照,將上街頭推廣緞帶花藝。圖/邱一流提供 免費 生活

北市環保局副局長巧手創作緞帶花 為推廣考上街頭藝人

「身邊的東西,不要立刻丟掉,留著某一天真可以用得到。」禮品裝飾用緞帶別人拆完後當垃圾,在北市環保局副局長邱一流眼中卻都是寶,公務閒暇,她最愛信手拈來創作緞帶花藝,不僅自創摺法,2024年還考有街頭藝人證照,上街頭推廣。

中國大陸現在許多冥幣的樣式已與傳統的紙錢有很大的差異,但反而因此更容易被老外接受。中新社 免費 兩岸

比人民幣早一步國際化 各國靈媒為何瘋搶中國「冥幣」

人民幣尚未成為國際通用貨幣,但在中國已有千百年歷史的「冥幣」已早一步走紅海外,近日更成為網上熱議話題。「冥幣」又稱陰司紙、冥鈔,也就是台灣俗稱的「紙錢」(金紙、銀紙),據稱大約在東漢末年至南北朝時期,冥幣就成為中國人拜祭天地鬼神或祖先時火化的祭祀品之一,將之視為是陰間使用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