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之路(十七)

 

像吞玻璃,还得盯着深渊

 

“Starting a company is like eating glass and staring into the abyss.”

——Elon Musk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我心里一震,眼泪差点就掉下来。太有共鸣了。那种熬的感觉,真的是我这些年走投资路上的真实写照。

 

很多人觉得做房地产投资很稳,只要有钱买房,后面就是“坐等升值,收租数钱”。但只有真的做下去的人才知道——这根本不是“被动收入”,而是实打实的创业,甚至更难。

 

马斯克说得没错,创业像吞碎玻璃,还要盯着深渊。房地产投资也是。

 

“吞玻璃”是每天要处理各种烦心事:租客违约、水管漏、屋顶漏,厕所堵,政府查、邻居投诉、现金流吃紧……每件事都不大,但加一起够你焦头烂额。我们要像创业者一样,什么都得自己来,写合同、跑工地、招工人,谈价钱,周旋于政府的各部门之间。

 

“盯着深渊”是面对市场波动、突发支出时的那种无力感。我们会开始怀疑自己,看不到尽头,还得一边安慰自己“会过去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一边硬扛所有的不确定。这时候,没人能替你消化这些焦虑,只能靠自己。

 

最开始没人告诉我,这条“投资之路”其实是一场艰苦卓绝的创业旅程。

 

再者刚开始做投资,靠的是胆子和执行力。但能不能长期坚持下去,靠的是心态和认知。也渐渐明白:房地产不是“躺赚”,而是一场需要经营和专业化的长期战。

 

还有一个体会——选择比努力重要。

 

在美国做地产,选择大于努力。努力当然重要,但如果一开始方向错了,再努力也可能白搭。

 

我可以为节约成本每天去工地,自己刷墙、铺地板,和租客聊得再好,但如果房子买在了人口流失、治安差、经济萎缩的区域,最后就是慢性失血。租金上不去、房价还跌,再辛苦也翻不了盘。

 

反过来,有些人刚入行,什么都不太懂,但买对了区,看准了潜力,哪怕开始踩坑,时间久了反而能赢。

 

美国市场够大,各地差别特别大:税、法、人口、学区、经济、融资、房价收入比……可以说,我们不是在买房子,而是在押注一个地方的未来。

 

所以,在美国做地产,不光拼努力,更拼眼光和耐力。选得对、熬得住,再加上努力,才是稳稳走下去的关键。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这篇的信息量太大了。谢谢分享。写的不好, -logyliang2002- 给 logyliang2002 发送悄悄话 (253 bytes) () 05/22/2025 postreply 09:26:55

好正确。看你前面写到你就花了6万, 拿到了一套房。没有后面的好好管理, 你也许会丢了这6万的 -螺丝螺帽- 给 螺丝螺帽 发送悄悄话 螺丝螺帽 的博客首页 (167 bytes) () 05/22/2025 postreply 10:17:21

" “吞玻璃”是每天要处理各种烦心事"--太形象了 -螺丝螺帽- 给 螺丝螺帽 发送悄悄话 螺丝螺帽 的博客首页 (542 bytes) () 05/22/2025 postreply 10:21:06

谢谢指点和宝贵经验分享 -Feiyu- 给 Feiyu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22/2025 postreply 10:56:16

Agreed with every single word!!! -小小美羊羊- 给 小小美羊羊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22/2025 postreply 11:47:19

你的地产投资主要在纽约附近?加州地主没那么困难。但是确实,选择和坚持极其重要。 -HappyWed- 给 HappyWed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22/2025 postreply 12:14:04

" “吞玻璃”是每天要处理各种烦心事"--太形象了 -G&G妈- 给 G&G妈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22/2025 postreply 12:29:5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