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的文革十年(2)我还是我,且行且珍惜“文化大革命”一开始,特别讲究家庭成分。从北京传遍全国的《血统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让全国各地所有出身不好的学生胆颤心惊,不知所措。1966年5月16日,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湖北省实验师范学校(以下简称“省实师”)成立“[
阅读全文]
三、我的十年文革(1)1965年高考名落孙山写在《我的文革十年》前面的这段话,是巴金说的。文革结束后,巴金第一个提出建立“文革”博物馆的构想。他说:建立“文革”博物馆,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我们谁都有责任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不让历史重演”,不应当只是一句空话,要使大家看得明明白白,记得清清楚楚,最好是建[
阅读全文]

二、我读了七年中学(20)人生七年,短暂一瞬间回望我的人生八十年,七年中学生活只是短暂一瞬间。准备小结一下我的七年中学生活,不经意查《百度》:英国著名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人生七年》纪录片系列的第一部,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
阅读全文]

二、我读了七年中学(19)学友情深,细说偏方治顽症2021年5月12日,65届(2)班老同学群里的戈壁红柳(谭令彬),在群里看了我的《疫情之后第一次去纽约》之后,立即微信私聊说:“李培永:你好!从文中得知你的夫人患了帶状疱疹。我也曾得过此病,非常痛苦。后经好友告诉两个偏方:一是用金银花煮水洗患处可清热解毒,减轻疼痛。二是用鮮马齿苋搗汁敷患处,可[
阅读全文]

二、我读了七年中学(18)那一年,彭力平帮我装了一台收音机彭力平是华师一附中65届(2)班我的同班同学,我们还是住在高中红楼同一间宿舍的舍友。他是我们班的物理科代表,不仅物理成绩优秀,而且动手能力特别强,是杨裕生老师的得意门生。杨老师每一次上实验课,他也是杨老师的得力助手。(第二排右二是彭力平同学)那个时代的中学生,连电话都很少见到,更不[
阅读全文]

二、我读了七年中学(17)我与同班同学游丽昭1962年休学之后重读高二,我被分到(二)班。团委书记蔡清萍老师与我谈话,说原班团支部书记陈全群同学是学校唯一的学生党员,为了保证她将来能考取大学,团委决定让我去二班当团支部书记。游丽昭当时是二班学习成绩、特别是数学成绩优异的女生。我到二班第一年,努力学习,积极工作,不期然遇到了我心中的“佟丽[
阅读全文]

二、我读了七年中学(16)与胡慧一起经商的日子胡慧是华师一附中65届三班品学皆优活泼漂亮的女生,我是65届二班的团支部书记。在校读书时,仅与他们班上的团支部书记、还有校学生会体育部长钱展望有些联系,比较熟悉。与她没有交集,闻其名,知其事而已。1965年高考前夕,她主动放弃高考,学习邢燕子,坚决要求下放农村,并在高考期间,打赤脚为母校参加高考的同[
阅读全文]

二、我读了七年中学(15)难忘学友钱展望2022年12月29日华师一附中学友群中传来“惊悉华师一校友,原武钢三中数学教师钱展望因肺癌去世。”我不能、不愿、不敢相信。立即拨打钱展望的微信视频,仍然是通的,但没有人接。于是质疑信息来源,都说是谁谁发出的,可能是真的。我在群里发出12月11日与钱展望聊天的截图。不相信他这么快就走了!12月30日,武钢三中发[
阅读全文]

二、我读了七年中学(14)我与易中天易中天与我都是华师一附中65届的学生,他在一班,我在二班。语文老师吴传忠教我们两个班的语文课。2010年7月,易中天在答《东莞时报》记者问时,是这样回忆高中时代的吴传忠老师的:有一次,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叫《记一位难忘的人》。我问老师,写古人行不行?老师楞了一下,说行。我又问,不写成记叙文行不行?老师又楞了[
阅读全文]

二、我读了七年中学(13)勤奋好学会读书的严向国1958年9月1日,严向国报考华师一附中,取得第六名的优异成绩被录取,分到初一(二)班。1959年9月1日,我被保送就读的湖北大学附中停办,合并到一墙之隔的华师一附中。我被分到初二(二)班。与严向国同班,都是住读生,他住在我隔壁的寝室。我们每天都按时到教室去上晚自习,还记得高二(二)班的大同学,每天晚自[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