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是美国“亚太裔传统月”,宣传亚太文化和亚太后裔对美国的贡献。上周介绍了密西西比华裔-theDeltaChinese。今天来介绍一位出众的华裔女科学家。自从原子能的发明,人类就不断探索原子能的和平利用。50年代开始,各国开始建造原子能发电站。但由于使用的技术是核裂变,出现过不少安全和污染事故,所以原子能发电并没有普遍推广。核聚变是能量更大、更安全、[
阅读全文]

五月是美国“亚太裔传统月”,宣传亚太文化和亚太后裔对美国的贡献。今天就介绍住在密西西比的一个独特的华裔群体。
早年移民来美国的中国人,大部分人落脚于旧金山和纽约这样的大城市。有很少人却来到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一带,跟黑人一起在种植园里种棉花、摘棉花。他们后来开杂货铺,一代一代生活在密西西比河三角洲,被称为theDeltaChinese。
(密西西[
阅读全文]

1966年5月16日,中共发布《五一六通知》,正式发动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据不完全统计,共有三十余名老海归自杀身亡。除了少数人是1966年“红八月”前后自杀,大部分是68、69年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不堪羞辱,撒手人寰。
傅乐焕,伦敦大学历史博士,1950年回国,1966年5月23日投湖自尽。文革开始仅仅一个星期,是文革中第一个自杀的老海归。
傅乐焕1913年出[
阅读全文]

和睡眠斗争了小半辈子,最后半截子入土了,还在琢磨怎么才能睡好觉。有时不得不采取下策:吃安眠药,可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多少专家的建议都采用过,无非是白天多运动、按时睡按时起、调整室内温度、保持室内黑暗、睡觉前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听ambientsound等等。海军陆战队的入睡法也试过,老祖宗的风水也用上了,头朝南、头朝北;一位佛教朋友叫我睡不着时[
阅读全文]

华府每年有一个“大使馆日”,170多个国家的大使馆轮番对外开放,供民众参观,吸引成千上万的居民。使馆内除了展示本国文化,有的还提娱乐、饮料食品、艺术品和纪念品等。今年有60多个大使馆开放,分布在麻州大道使馆区的比较多,其他的远一点,比较分散。很多人都去华府的旅游中心拿一本“护照”,进入大使馆后盖一个“签证”。今年第一次去凑[
阅读全文]

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山东大学教授孟祥才记述了一位老海归,写得非常有趣,特别是打呼噜一段,分享如下:资料室从事翻译的老先生中,有一个最活跃的人物叫黄巨兴。他留学于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学,对自己的英语水平自视甚高。但据知情人讲,他的水平一般。1970年传出毛主席的话“认真学习马列,识别陈伯达一类假马克思主义政治骗子”。元史研究室的一个同事调[
阅读全文]

几个月的冬季过去了,农贸市场又开了。提着口袋步行到了农贸市场,又看到了卖面包的小伙子,还是在老地方。每次去都会买他的面包,又新鲜又好吃。他的生意总是那么好,这次去晚了,摊位都快空了。初春的鲜花是那么吸引人,各种花卉,鲜艳夺目。自己从来没有在农贸市场买过花,一来因为是走着去的,有二十五分钟的路,提不动;二来价钱确实有点贵。几家农场的[
阅读全文]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位中国年轻人的视频。他模仿川普,惟妙惟肖,最近一两个月在中国网络火爆,成为网红,连美国人看了都赞不绝口。
美国有不少演员都模仿川普,但都带政治讽刺意味。这个年轻人在讽刺之中,更偏重宣传自己的家乡重庆,借助川普的身影,推广中国文化,深受国人喜爱。
他的英文名字叫Ryan,网名是“瑞哥”。他自学英文,从来没来过美[
阅读全文]

在美国认识了老Z,他是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留美学生,在一所长青藤大学攻读土木工程。1982年拿到博士学位后,得到组织上同意,继续读博士后。1983年妻子来陪读,老Z萌生了不回国的想法。那个时候的党员还比较正派,是非分明,知道不回国是错误的,必须找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才能心安理得地在美国住下去。读博士后的人都不是书呆子,老Z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他先凭[
阅读全文]

伴随50年代的留学生回国浪潮,一些国名党外交官也起义回国。如果他们在海外也上过学读过书,回国都是按留学生待遇接待。下面介绍几位:张雄武,旧金山领事,获旧金山大学国际关系学士学位,1953年回国,任北京外贸学院西班牙语教师;
郭圣铭,新奥尔良副领事,于杜伦大学攻读历史,1950年与妻子和两个孩子回国,任华东师大历史系教师;
周小松,在旧金山领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