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守护执念,直至疯狂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传记作家。作品涉及诗歌、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等体裁,尤以中短篇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代表作品有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传记《三大师》《人类群星闪耀时》、回忆录《昨日的世界》等。
张玉书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摘录
前言
翻译如架桥过河,由于架不好桥,无从过河的事时有发生。所以当好译者在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当好作者。
夜色朦胧
-
是不是风儿吹来,又把雨意带到城市的上空,所以骤然间我们屋里变得这样昏暗?
-
帽子压着他的额头,于是他把帽子摘下,露出他那血液涌流的太阳穴,任睡意惺忪的晚风轻轻抚弄。
-
晨光熹微,草地上还蒸发着淡淡的雾气。夜里想必露水很重,因为透过这薄薄的轻纱似的烟雾不时发出闪烁不定的晶光。空气变得无比清凉,就像在一道瀑布附近似的。
-
他又可以跳进他那幻梦的温暖的浪潮中去游泳,被潮水轻柔地拥向最最迷人的远方。
-
就像一群鸽子受惊飞起,现在各种思想都在他脑海里盘旋飞绕。
-
等她从他身边走开,他才又向她投去恋恋不舍的一瞥,搂住她整个的身影。他感到:他爱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切。
-
最先落下的枯叶在小径上互相追逐,夜幕早降,已经使人想起秋日的哀愁。
-
谁想得到,他们在内心深处始终带着一些心爱人儿的肖像,他们的目光始终盯在这些肖像上面,这些肖像和他们的鲜血交织在一起。他们的鲜血围着这些肖像熊熊燃烧,就像供在圣母马利亚像前的长明灯一样。
马来狂人
- 我试着独处一隅,无可奈何地望着人、望着海,但是大海始终是那副模样,一片澄蓝,空空荡荡,只在日落的时候突然被泼上各种色彩。
- 这种别人需要你的感觉,你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也需要这种感觉。
- 每次他从旁走过,我都闪到一边,为的是别一眼泄露,我对他的命运竟比他自己知道得还多。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
你看了我一眼,那眼光温暖、柔和、深情,似乎是对我的爱抚,你冲着我微微一笑,我没法形容,只好说:含情脉脉地冲我一笑,用一种非常轻柔的、简直可说是亲昵的声音对我说:“多谢,小姐。”
-
这个窥视孔就是我投向世界的眼睛。
-
这根发条在暗中耐心地数着你的钟点,计算着你的时间,以它听不见的心跳陪着你东奔西走,而你在它那滴答不停的几百万秒当中,只有一次向它匆匆瞥了一眼。
-
我只是匆匆忙忙向你的生活偷偷望了一眼,因为你的忠仆约翰一定不会让我仔细观看的,可是就这么一眼我已把你屋里的整个气氛都吸收进来,使我无论醒着或是睡着都有足够的营养供我沉思梦想。
-
世界上再也没有比置身于人群之中却又孤独生活更可怕的了。
-
我没有想到,我对你的心灵来说,无论是相隔无数的山川峡谷,还是在你和我那抬头仰望的目光之间只相隔你窗户的一层玻璃,其实都是同样的遥远。
-
我不责怪你,我爱你就是爱你这个样子——感情热烈而生性健忘,一往情深却爱不专一。我就爱你是这么个人,只爱你是这么个人,你过去一直是这样,现在依然还是这样。
-
他感觉到死亡,感觉到不朽的爱情:百感千愁一时涌上他的心头,他隐约想起了那个看不见的女人,她飘浮不定,然而热烈奔放,犹如远方传来的一阵乐声。
看不见的珍藏
- 这个看不见的珍藏,早已随风四散、荡然无存,可是对于这个盲人,对于这个令人感动的受骗者来说,还完整无缺地存在着。
- 在这阴暗迟钝、郁郁寡欢的时代,我又一次生动地感觉到纯粹的热情,一种纯粹是对艺术而发的精神上的快感,这种感情我们这些人似乎早已忘怀了。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
世人大多想象力贫乏,只要事情和他们没有直接关联,不像尖锥似的猛刺进他们的肌肤,他们绝对无动于衷;可是若在他们眼前出了点事,哪怕只是小事一桩,直接触动他们的感觉,他们便情绪激动,激烈得异乎寻常。
-
要是一生中有那么一个瞬间干了点荒唐的事情,那也算不了什么,但是你摆脱不了我们用把握不定的概念称之为良心的东西。
-
四周不停地下雨,单调得使人心烦,把密不透风的黑夜切成丝丝缕缕。
-
只有完全没有激情的人才会在他们一生中绝无仅有的动情时刻也许有这种突发的势如雪崩猛如飓风的激情发作。
-
想要把逝去的种种一步一步地再加领略重新品味,借助于那种我们称之为回忆的自我欺骗的魔力。当然,这些事情人们或许理解或许并不理解。也许真要理解它们,需要有颗熊熊燃烧的心。
-
我又吃惊地感觉到,我们一直大言不惭地称之为灵魂、精神、感情的东西,我们称之为痛苦的东西,是多么软弱、可怜、微不足道啊。
-
时间对于一切感情有深沉的力量,年龄对此有奇怪的削弱作用。我们感到死亡渐渐临近,它浓黑的阴影已横在路上,这时一切事情也就不显得那么刺目,不再浸入我们内在的感官,大大失去其危险的威力,我渐渐地摆脱了惊恐。
-
人变老其实并不意味别的,只意味着不再对往事感到害怕。
-
能够爽爽快快地把心里话倾吐出来,也许会消除压抑人的那道最后的魔障和永远不能释怀的这块心病。
-
那时,压迫我灵魂的一块石头就会滚落,沉重地压在往事之上,使之不再复活。
旧书贩门德尔
-
但是,我越是有意要把握住这一记忆,它越是又奸又猾地缩回去,好像一个水母,在意识的最深处隐隐约约地闪烁着,可是够不着也抓不住它。
-
一个人只要有头脑,就会走运的。
-
他确实就在这一个地方,在这张四方桌旁,阅读、比较、计算,度过了三十多年,度过了他一生中全部清醒的光阴,像做着一场持续的、惟独被睡眠中断的梦。
-
现在,人到中年时,我才懂得,有多少东西随同每一个这样的人一起消失了,首先因为在我们这个无可挽救地变得愈益单调的世界上,一切独一无二的东西日复一日地变得稀罕珍贵了。
-
他的原来是宁静的、仅仅像在睡梦中阅读的目光,看来已被扰乱,无法挽救;又有什么被撞毁了:流血的恐怖像一颗彗星,疯狂乱飞,撞在了他的书籍宇宙中这颗怪僻而平和的,这颗昴宿星团中最亮的星球上。
-
人们写书只为越过自己的生存去同众人建立联系,并维护自身来抵御一切生命的严酷的对立面:无常和被遗忘。
象棋的故事
······,还是先前看的翻译好一点
小结
书名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
---|---|
作者 | 茨威格 |
类别 | 短篇小说 |
我的评分 | 9.5 |
豆瓣评分 | 9.0 |
关键词 | 偏执、信徒、疯狂、深刻、细腻、回忆 |
一句话 | 守护执念,直至疯狂 |
感悟
✉️
从《人类群星闪耀时》,到《象棋的故事》,然后到这本书,我所偏爱的作家又多了一个。书中的小说剧情大都疯狂,像是心中深藏、不愿倾吐、惊世骇俗的秘密。每次阅读,像一颗巨石坠入陆地,飓风席卷海洋,血液被激发,炽热滚烫,直击灵魂。
✉️
剧情一开始,以主人公“我”出发,首先会引出一个平常交谈的朋友,或是奇怪、孤僻的路人。这个人会向你讲述(亦或是倾诉)他经历的疯狂举动,或是他见到的震撼新闻。这些事件的主角往往都心存执念,极度疯狂,有教徒般的信仰,不可动摇。有些秘密是不可说的,藏得越久,越是在意,越是在心中昭然若视、毒害越深。选择向别人说出时,如释重负,心中的石头终于粉碎,恍若尘埃,不过尔尔。
茨威格对于人物精神、心理的掌控堪称完美。书中的一些比喻恰到好处,所谓作家,就是能将生活中常人无法描述的跌宕起伏、心理剧变,用生动细腻的文字描绘出来,带我们回忆那一幕幕瞬间。这时我们像是一个旁观者,切身体会,历历在目。
✉️
茨威格的其他作品,《昨日的世界》《断头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传》《心灵的焦灼》《三大师》已在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