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总结整理不易,希望大家点赞收藏。
给大家整理了一下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重点概念,以供大家期末复习和考研复习的时候使用。
参考资料是王道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西电的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系列文章传送门:
第一/二章 概述和数据的表示和运算
第三章 存储系统
第四章 指令系统
第五章 中央处理器
第六章 总线
第七章 输入/输出系统
计算机组成原理-练手题集合
文章目录
第四章 指令系统
4.1 指令格式
零地址指令 :空操作指令、停机指令、关中断指令。
一地址指令 :
1、只有目的操作数的单操作数指令:OP(A1)->A1,三次访存:取指-》读A1-》写A1。
2、隐含约定目的地址的双操作数指令:(ACC)OP(A1)->ACC,两次访存:取指-》读A1
二地址指令 :
给出目的操作数和源操作数的地址,其中目的操作数地址还用于保存本次的运算结果,即(A1)OP(A2)->A1,四次访存:取指-》读A1-》读A2-》写A1
三地址指令 :(A1)OP(A2)->A3,四次访存:取指-》读A1-》读A2-》写A3
四地址指令 :(A1)OP(A2)->A3,A4=下一条将要执行指令的地址,四次访存:取指-》读A1-》读A2-》写A3
扩展操作码的指令格式:
若指令字长位16位,地址码为4位,则4位基本操作码用于三指令有16条。若用于多指令,1111留作拓展码,三指令为15条,二指令开头全为1111,1111|1111留作一指令,则有15条二指令,一指令开头全为1111|1111,1111|1111|1111用作零地址指令,则有15条一指令,16条零指令。
4.2 CISC和RISC的区别
CISC(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的代表:x86架构
RISC(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的代表:ARM架构
- CISC 追求功能强大、对编程友好,适合复杂任务。
- RISC 追求指令执行效率和硬件实现的简单性,更适合资源受限的场景。
5 练手题
简单的我就不放答案了
5.1
A
5.2
A
5.3
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传送、数据控制
5.4
感谢-TNT-同学的指正!
二地址最多28 -1
一地址最多220-212-1
零地址指令最多是232-224-212
5.5
5.6
5.7
5.8
6 概念详细版(有个印象)
6.1 指令格式
指令格式的分类依据指令中操作数地址的数量,具体如下:
零地址指令:
特点:不需要指定操作数地址,操作数隐含在指令中或寄存器中。
示例:空操作指令(NOP)、停机指令(HLT)、关中断指令(DI)。
访存次数:零次或一次(取指)。
一地址指令:
特点:指定一个操作数地址,操作结果存回该地址或隐含的寄存器。
分类:
- 单操作数指令: OP(A1) -> A1
例:对 A1 执行操作。
访存次数:三次(取指、读 A1、写 A1)。 - 双操作数指令(隐含目的地址):(ACC) OP(A1) -> ACC
例:累加器 ACC 参与运算,结果存回 ACC。
访存次数:两次(取指、读 A1)。
二地址指令:
特点:给出两个地址,一个是源操作数地址,一个是目的操作数地址,计算结果存回目的操作数地址。
格式:(A1) OP (A2) -> A1
访存次数:四次(取指、读 A1、读 A2、写 A1)。
三地址指令:
特点:指定三个地址,分别是两个操作数地址和结果地址。
格式:(A1) OP (A2) -> A3
访存次数:四次(取指、读 A1、读 A2、写 A3)。
四地址指令:
特点:在三地址指令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地址用于指向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格式:(A1) OP (A2) -> A3,A4 = 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访存次数:四次(取指、读 A1、读 A2、写 A3)。
扩展操作码的指令格式:
背景:当指令字长有限(如 16 位)时,通过操作码扩展支持更多指令。
- 计算:
基本操作码(如 4 位)支持 2^4 = 16 条指令。
保留一部分操作码作为扩展标志(如 1111)。
扩展标志后可进一步细分,例如:
1111 用于三地址指令(15 条)。
1111|1111 用于二地址指令(15 条)。
1111|1111|1111 用于一地址指令(15 条)。
剩余用于零地址指令(16 条)。
下一章传送门
总结
相信这一章干货也是满满,有问题打在评论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