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
文章平均质量分 64
-L7
7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LVS(Linux Virtual Server)& F5 、SLB和ELB
摘要:LVS和F5是两种主流的负载均衡方案。LVS是开源的Linux软件,支持NAT/DR模式及多种调度算法,适用于基础负载均衡需求;F5提供商业硬件/软件解决方案,具备高级流量管理、安全优化等功能。选择时需考虑功能需求(F5功能更丰富)、系统兼容性(LVS需Linux环境)、成本(LVS免费)及技术支持(F5提供商业支持)。企业应根据性能要求、预算和技术能力进行选择。原创 2025-08-12 12:15:58 · 738 阅读 · 0 评论 -
vi 将逗号换为换行符
Vim替换命令解析:%s/,/\r/g 该Vim命令用于将文件中的所有逗号替换为回车符: %表示全文件范围 s/表示开始替换 ,是目标字符(逗号) \r是替换内容(回车符) g表示全局替换 执行后,文档中所有逗号都会被转换为换行符,常用于格式化文本或分割数据。原创 2025-08-11 21:04:15 · 213 阅读 · 0 评论 -
perccli 工具
本文介绍了戴尔PercCLI命令行工具的安装与基本使用方法。首先说明安装步骤,包括解压安装包和执行rpm安装命令。然后详细介绍了PercCLI的功能,这是一款用于管理戴尔PowerEdge RAID控制器的工具,提供了监控RAID状态、创建/删除RAID阵列、重建阵列以及查看事件日志等常见操作示例。最后提醒用户注意不同控制器型号和固件版本可能存在差异,建议参考官方文档获取准确信息。原创 2025-08-11 13:02:22 · 661 阅读 · 0 评论 -
软RAID
软RAID虽然能提升数据冗余和性能,但会对系统产生多方面影响:性能方面,RAID0提升读写速度而RAID1降低写入速度,RAID5/6提高读取但降低写入速度;CPU负载方面,数据计算会增加CPU使用率,重建时可达100%;此外还存在数据丢失风险和管理复杂度增加等问题。实验数据显示,不同RAID级别下读写速度差异显著,CPU负载普遍升高,特别是重建期间。具体数据可参考技术媒体评测报告,但需注意测试环境差异。原创 2025-08-10 22:29:25 · 491 阅读 · 0 评论 -
每秒ping一次,并打印时间
摘要:ping-i1-Dx.x.x.x是一个ping命令的特殊用法,其中-i1设置1秒间隔发送ICMP请求,-D启用IP时间戳功能,x.x.x.x为目标IP地址。该命令用于测试网络连通性,通过每秒发送带时间戳的请求包来检测延迟和丢包情况,帮助诊断网络质量和性能问题。原创 2025-08-10 12:23:38 · 552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连通性测试
本文介绍了三种Linux Shell脚本实现网络探测的方法:1. 使用ping命令检测网段可达性,通过循环测试192.168.0.1-255地址,输出结果区分可达与不可达主机;2. 使用telnet测试22端口连通性,同样扫描192.168.0网段,设置1秒超时;3. 改进版脚本将检测结果分类输出到reachable.txt和unreachable.txt两个文件。所有脚本都支持自定义网段和参数,通过检查命令返回状态判断连通性,适合批量网络设备检测。使用时需确保执行权限和文件写入权限。原创 2025-08-09 21:24:25 · 1160 阅读 · 0 评论 -
Bond1 & Bond4
摘要:Bond1和Bond4是Linux网络接口绑定的两种模式,区别在于容错机制和负载均衡方式。Bond1采用主备模式(Active-Backup),仅提供故障转移功能;而Bond4采用动态链路聚合(802.3ad),支持负载均衡但需要交换机配合。配置Bond4时可能出现故障切换不生效问题,需检查LACP协商状态、miimon参数设置及交换机配置。两种模式的选择需根据实际网络环境需求决定,Bond1适合高可用场景,Bond4则适合带宽聚合场景。配置时需特别注意bonding参数、物理网卡配置及网络拓扑匹配。原创 2025-08-08 22:02:42 · 1091 阅读 · 0 评论 -
Text file busy
摘要:当在bash中遇到"Textfilebusy"错误时,表明文件正被其他进程使用而无法修改。解决方法包括:等待进程完成;使用lsof命令查找占用进程;终止相关进程;或复制文件修改副本后再替换原文件。这些方法可有效解决文件被锁定的问题。原创 2025-08-08 12:37:40 · 328 阅读 · 0 评论 -
ntpdate需要的端口号
UDP 123端口是NTP协议进行时间同步的标准端口,使用ntpdate工具时需要确保该端口通信畅通。UDP与TCP的主要区别在于:UDP无连接、不可靠但效率高,适用于实时应用;TCP面向连接、可靠但效率较低,适合文件传输等场景。选择协议应根据应用需求决定,NTP时间同步采用UDP正是因其高效性和可容忍少量数据包丢失的特性。原创 2025-08-07 20:03:02 · 487 阅读 · 0 评论 -
RHEL9 的启动过程
Linux系统启动过程详解:从硬件自检到系统服务加载。计算机通电后,系统固件(UEFI/BIOS)执行硬件初始化并加载GRUB2引导程序。GRUB2根据配置文件显示启动菜单,加载内核和initramfs(包含必要驱动和初始化脚本)。内核初始化硬件后,initramfs中的systemd挂载根文件系统到/sysroot,并切换至磁盘中的完整系统。最终,systemd根据默认target(/etc/systemd/system/default.target)启动系统服务单元,完成启动流程。RHEL9中全程使用s原创 2025-07-31 13:46:25 · 418 阅读 · 0 评论 -
iperf3
iperf3是一款专业的网络带宽测试工具,能够测量TCP/UDP连接的吞吐量、延迟和丢包率等指标。该工具支持服务器/客户端模式运行,提供丰富的参数配置选项,包括带宽限制、并发连接数、数据包大小等。相比旧版iperf2,iperf3在IPv6支持、流量控制等方面有显著改进。测试结果显示详细的传输速率、抖动和丢包率等数据,帮助识别网络瓶颈。典型应用场景包括万兆光纤(约800Mbps)和千兆网卡(约80Mbps)的性能测试。通过调整参数,可以模拟不同网络环境下的性能表现。原创 2025-07-26 20:53:42 · 637 阅读 · 0 评论 -
【Linux】tar 命令简单使用手册
摘要:tar命令是Linux系统中用于文件归档的常用工具,支持创建、查看和提取归档文件。通过结合不同压缩选项(-z、-j、-J)可实现gzip、bzip2或xz三种压缩方式,其中xz压缩率最高但速度较慢。常用操作包括:-c创建归档、-x提取文件、-t查看内容,配合-f指定文件名,-v显示详细信息。注意:tar本身只归档不压缩,需配合压缩选项才能实现压缩功能。典型应用场景包括数据备份、文件传输等,能保留文件权限信息,适合系统管理员使用。(149字)原创 2025-07-26 12:57:26 · 314 阅读 · 1 评论 -
AWK命令的使用方法
AWK命令使用指南:1.默认输出整行($0)或指定列($1);2.使用{}定义动作块,BEGIN/END进行预处理和后处理;3.支持多种匹配方式:字段匹配、范围匹配、复合条件、行号匹配等;4.常用选项:-F指定分隔符,-v定义变量;5.内置变量说明:$0整行、NR行号、NF字段数等;6.注意事项:变量名需大写,print语法区分列与数值输出。本文详细介绍了AWK的基本语法和实用技巧,适用于文本处理场景。原创 2025-07-25 12:42:49 · 863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