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智能矿井人员安全管理与区域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一、系统总体架构
1. 分层架构设计
-
感知层:人员定位终端、环境传感器、视频监控设备
-
网络层:工业以太网+5G专网+LoRa混合组网
-
平台层:微服务架构的业务中台与数据中台
-
应用层:三维可视化管控平台与移动终端应用
-
决策层:大数据分析与应急指挥系统
2. 技术路线
-
定位技术:UWB+RFID+惯性导航融合定位
-
环境监测:多参数传感网络(瓦斯/温湿度/粉尘等)
-
通信协议:OPC UA+MQTT+RTSP
-
数据存储:时序数据库+分布式文件系统
-
智能分析:深度学习算法+规则引擎
二、核心功能模块
1. 人员精确定位管理
-
实时定位:
-
三维空间定位(精度≤30cm)
-
运动轨迹回溯
-
-
电子围栏:
-
危险区域智能预警
-
权限分级管控
-
-
在岗统计:
-
区域人员密度热力图
-
交接班智能核验
-
2. 环境安全监控
-
多参数监测:
-
瓦斯浓度动态预警
-
通风系统效能评估
-
-
智能预警:
-
异常数据关联分析
-
多级报警阈值设置
-
-
联动控制:
-
自动启动应急通风
-
设备远程急停
-
3. 设备与区域管控
-
设备状态监控:
-
关键设备在线诊断
-
维修保养智能提醒
-
-
区域准入控制:
-
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
作业权限动态管理
-
-
能源管理:
-
设备用电智能调度
-
节能运行模式
-
4. 应急指挥系统
-
应急预案:
-
灾变模拟推演
-
最优逃生路径规划
-
-
救援支持:
-
被困人员快速定位
-
生命体征监测
-
-
通信保障:
-
灾区透地通信
-
应急广播系统
-
三、关键技术实现
1. 多源融合定位技术
-
UWB与RFID信号联合解算
-
惯性导航误差补偿算法
-
巷道拓扑约束优化
2. 智能风险预警模型
-
多传感器数据时空关联分析
-
基于LSTM的异常预测
-
风险传播模拟算法
3. 三维数字孪生平台
-
BIM+GIS融合建模
-
实时数据动态映射
-
VR/AR应急演练
4. 边缘计算架构
-
前端智能分析节点
-
分级数据处理策略
-
断网续传机制
四、系统安全设计
1. 数据安全
-
工业防火墙部署
-
数据传输加密
-
操作日志区块链存证
2. 设备安全
-
本安型设备认证
-
防爆外壳设计
-
电磁兼容性优化
3. 系统可靠性
-
双机热备+异地容灾
-
定位基站自组网
-
72小时应急供电
五、实施部署方案
1. 硬件部署
-
定位基站布设密度规划
-
传感器网络拓扑设计
-
防爆设备安装规范
2. 软件实施
-
历史数据迁移方案
-
多系统接口对接
-
人员培训体系
3. 测试验证
-
定位精度压力测试
-
系统联动响应测试
-
全矿井应急演练
六、创新应用亮点
-
全息感知网络:人员/设备/环境多维数据融合
-
智能预控机制:风险超前辨识与预警
-
数字孪生驾驶舱:虚实交互的管控模式
-
自主抗灾系统:局部区域智能隔离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