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介绍TCP/IP四层、五层模型作用及每层包含的协议:
四层:
- 应用层:负责处理用户与网络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
-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
- 网络层: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
- 网络接口层:对应于物理层,负责管理网络硬件设备和物理媒介之间的通信。
五层: - 应用层
- 传输层
- 网络层
- 数据链路层
- 物理层
应用层常见协议: -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 HTTPS(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
- FTP(文本传输协议)
- SMTP(电子邮件传输协议)
- DNS(域名解析协议)
- SSH(安全外壳协议)
- Telnet(远程登陆)
传输层常见协议
TCP:提供可靠、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确保数据的可靠顺序性和完整性。适用于对数据传输质量要求较高的场景。
UDP:提供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不保证数据的可靠性、顺序性和完整性。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对数据传输质量要求不那么严格的场景。
网络层常见协议:
IP:最基本的协议,定义了数据包的格式、寻址方式和路由选择等,是互联网的基础。
ICMP:用于在IP网络中传递控制消息和错误消息。
ARP:将IP地址映射为MAC地址,反之RARP。
IPv6:IP协议的下一代版本,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
网络接口层常见协议:
Ethernet;Wi-Fi,PPP,DLC
2.TCP三次握手及四次挥手
连接的建立:三次握手
①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SYN包,等待服务器确认
- 标志位为SYN,表示请求建立连接
- 序号为Seq = x (x一般为1)
- 随后客户端进入SYN-SENT阶段
②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发来的SYN包后,对该包确认后结束LISTEN阶段,并返回一段TCP报文。
- 标志位为SYN和ACK,表示确认客户端的报文Seq序号有效,服务器能正常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并同意创建新连接。
- 序号为Seq=y
- 确认号为Ack=x+1,表示收到客户端的序号Seq并将其值加1作为自己确认号的值,随后服务器进入SYN-RECV阶段。
③客户端接收到发送的SYN+ACK包后,明确了从客户端到服务器的数据传输是正常的,从而结束SYN-SENT阶段,并返回最后一段报文
- 标志位为ACK,表示确认收到服务器端同意连接的信号
- 序号为Seq=x+1,表示收到服务器端的确认号Ack,并将其作为自己的序号值
- 确认号为Ack=y+1,表示收到服务器端序号seq,并将其值加1作为自己的确认号Ack的值
- 随后客户端进入ESTABLISHED
为什么是三次握手?
因为三次是保证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均让对方知道自己具备发送和接收能力的最小次数。
连接的释放:四次挥手
为什么是四次挥手?
因为TCP是一个全双工协议,必须单独拆除每一条信道,两个方向的接收、发送都需要单独关闭。
3.ARP
工作流程:
假设主机A要想主机B发送消息
①主机A查看自己的ARP表,看是否有主机B的ARP表项,如果有就利用表中的MAC地址对IP数据包进行帧封装,发送给主机B。
②如果主机A在表项中找不到对应的MAC地址,则将缓存该数据报文,然后广播一个ARP请求报文。
发送方地址全为A的地址,目的IP为B,目的MAC为全0 的MAC地址。由于广播发送,该网段的所有主机都可以接收到该请求,但只有B会处理该请求。
③主机B比较自己的IP地址和请求中的目标IP地址,当两者相同时,则将A的IP地址和MAC地址存入自己的ARP表中。之后单播响应主机A,其中包含了自己的MAC地址。
代理ARP
用于解决跨网段通信的问题,适用于没有配置默认网关的网络,使子网对主机透明。但实则是一种ARP欺骗。
ARP欺骗
ARP欺骗主要是利用IP与MAC的绑定关系通信的原理,伪造绑定关系,从而达到欺骗的目的。分为主机欺骗和网关欺骗,主机欺骗主要是伪造绑定关系,而网关欺骗是伪造网关的绑定关系。
无故ARP
无故ARP也叫无为ARP,免费ARP。主机有时会使用自己的IP地址作为目标地址发送ARP请求。主要有两个用途:
①检查重复地址(如果收到ARP响应则表明存在重复地址)
②用于通告一个新的数据链路标识。当一个设备收到一个arp请求时,发现arp缓冲区中已有发送者的IP地址,则更新此IP地址的MAC地址条目。
4.二层交换机的工作过程
①交换机具有最基本的学习和转发的功能。
②学习功能:当交换机从一个端口收到以太网帧,会首先查看该数据帧的源MAC地址,将其与对应的端口号放进MAC地址表中;如果MAC地址表中已经存在该条目,则更新计时器(MAC地址老化时间为300s)。
③转发功能:当交换机从一个端口收到以太网数据帧,查看该数据帧的目的MAC,根据MAC中所对应的MAC地址条目,从相应的接口转发出去;如果MAC地址中没有该MAC地址的条目,则从除接受端口外的所有端口洪泛出去。
5.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相同点及不同应用场景
功能区别:三层交换机主要用于数据交换,同时具备路由的功能,结合了二层交换技术和三层转发技术;路由器则是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选择最佳路径按顺序发送序号。
工作原理:三层交换机通过MAC地址进行数据包交换,提供快速数据交换功能;而路由器通过IP地址进行路由和转发,适用于复杂的网络环境。
6.数据通信中(浏览网页),数据包的传输过程
①用户输入URL
②浏览器会解析URL,提取协议,域名和路径,而后生成一个HTTP GET请求
③浏览器检查本地缓存是否有域名对应的IP地址,若缓存未命中,就向DNS服务器发送请求,通过域名解析服务器获取目标服务器的IP地址。
④与服务器建立三次握手连接,如果是HTTPS,还会进行TLS握手
⑤数据包被封装(应用层将HTTP请求封装成HTTP报文;传输层添加TCP头部;网络层添加IP头部,形成包;数据链路层添加MAC头部,形成帧)后,会从主机发送到默认网关。
⑥服务器依次剥离MAC头部、IP头部、TCP头部,读取并处理HTTP请求。
⑦响应数据按相同流程封装,通过TCP连接返回客户端。
⑧连接终止进行四次挥手。
7.vlan定义、应用场景、作用
①vlan是一种将局域网设备从逻辑上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数据交换技术。
②通过划分vlan可以起到分割广播域、减少网络广播影响、以及实现二层业务隔离的作用。
③一个vlan就是一个单独广播域,一个vlan就是一个子网
④同一个vlan可以直接通过二层访问,不同的vlan间必须通过三层实现访问,因此说vlan实现了二层业务的隔离
8.802.1q是什么?access与turnk区别及连接什么设备?
802.1q是IEEE定义的VLAN标签协议,用于在以太网帧中插入VLAN信息,使交换机能够识别和管理不同VLAN的流量。
9.DHCP的定义、作用、过程
①定义: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是一种网络管理协议,用于自动分配 IP 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 服务器 等网络参数给客户端设备,减少手动配置的工作量。
②作用:
- 自动分配IP地址(避免IP冲突)
- 提供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
- 支持IP地址租约管理(临时分配,到期可租续或回收)
- 减少网络管理负担(无需手动配置每台设备)
③工作过程
DHCP 采用 客户端-服务器模型,通过 4 个步骤 完成 IP 分配:
Discover
客户端发送 DHCP Discover广播包,寻找可用的DHCP服务器。
Offer
DHCP服务器收到Discover包后,从IP池中选择一个可用IP,发送DHCP Offer(广播/单播),包含:
- 分配的IP地址
- 子网掩码
- 默认网关
- DNS服务器
- 租约时间
Request
客户端可能收到多个Offer,选择第一个(或最优)服务器,发送 DHCP Request广播,确认使用该IP。
Acknowledge
DHCP服务器收到Request后,发送 DHCP ACK确认,正式分配IP。
特殊情况
- 如果 IP 已占用,服务器会回复 DHCP NAK,客户端重新发起 Discover。
- 续租:客户端在租期过半(T1=50%)时尝试续租(直接发送Request给原服务器),如果失败,则在租期 87.5%(T2)时广播请求新IP。
10.二层环路的危害是什么
- 广播风暴:环路会导致广播数据帧在网络中无限循环,造成网路带宽的严重损耗
- 帧重复:网路中会出现重复帧,影响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 MAC地址表不稳定:环路会导致MAC地址表频繁变化,影响网络设备的正常工作。
- 网络瘫痪:严重的广播风暴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