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P简介
定义
边界网关协议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是一种实现自治系统AS(Autonomous System)之间的路由可达,并选择最佳路由的距离矢量路由协议。早期发布的三个版本分别是BGP-1(RFC1105)、BGP-2(RFC1163)和BGP-3(RFC1267),1994年开始使用BGP-4(RFC1771),2006年之后单播IPv4网络使用的版本是BGP-4(RFC4271),其他网络(如IPv6等)使用的版本是MP-BGP(RFC4760)。
MP-BGP是对BGP-4进行了扩展,来达到在不同网络中应用的目的,BGP-4原有的消息机制和路由机制并没有改变。MP-BGP在IPv6单播网络上的应用称为BGP4+,在IPv4组播网络上的应用称为MBGP(Multicast BGP)。
目的
为方便管理规模不断扩大的网络,网络被分成了不同的自治系统。1982年,外部网关协议EGP(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被用于实现在AS之间动态交换路由信息。但是EGP设计得比较简单,只发布网络可达的路由信息,而不对路由信息进行优选,同时也没有考虑环路避免等问题,很快就无法满足网络管理的要求。
BGP是为取代最初的EGP而设计的另一种外部网关协议。不同于最初的EGP,BGP能够进行路由优选、避免路由环路、更高效率的传递路由和维护大量的路由信息。
虽然BGP用于在AS之间传递路由信息,但并不是所有AS之间传递路由信息都需要运行BGP。比如在数据中心上行的连入Internet的出口上,为了避免Internet海量路由对数据中心内部网络的影响,设备采用静态路由代替BGP与外部网络通信
组网需求
如下图所示,需要在所有Switch间运行BGP协议,SwitchA、SwitchB之间建立EBGP连接,SwitchB、SwitchC和SwitchD之间建立IBGP全连接。
注意:请确保该场景下互联接口的STP处于未使能状态。因为在使能STP的环形网络中,如果用交换机的VLANIF接口构建三层网络,会导致某个端口被阻塞,从而导致三层业务不能正常运行。
配置思路
- 在SwitchB、SwitchC和SwitchD间配置IBGP连接。
- 在SwitchA和SwitchB之间配置EBGP连接。
操作步骤
- 配置各接口所属的VLAN
# 配置SwitchA。SwitchB、SwitchC和SwitchD的配置与SwitchA类似
[SwitchA]undo stp enable
[SwitchA]vlan batch 10 50
[SwitchA]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
[SwitchA-GigabitEthernet0/0/1]port link-type trunk
[SwitchA-GigabitEthernet0/0/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