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7 的DDR3 SDRAM 控制器IP核的相关操作——端口优化(三)

目录

一、概况

二、实现方法

(一)用户写控制模块

(二)用户读控制模块


一、概况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通过添加fifo解决了防止数据和命令丢失的问题。但是引入了很多的端口信号,这导致使用的时候不是很方便,所以在该篇文章中我们设计两个模块,分别是“用户写控制”和“用户读控制”模块,来减少端口信号。

二、实现方法

(一)用户控制模块

1.该模块的设计框架如图2-1所示,左边的信号是输入信号,右边的信号是输出信号,供上篇文章的fifo使用。

图2-1 用户写控制模块

2.设计思路:先输入数据wr_data和写使能wr_en,打一拍后作为“写数据fifo”的使能和数据输入;当输入的数据结束时候(p2_wr_en拉低),我们产生“写命令fifo”的写使能p2_cmd_en;当“写数据fifo”里面的数据全部被写入到DDR3里面的时候,p2_wr_empty信号会拉高,此时我们产生user_wr_end信号;

3.注意

  (1)p2_wr_empty 是由“写数据fifo”读出端的“ui_clk”产生的,而我们这里用的是用户时钟,属于跨时钟域;所以在p2_wr_empty输入到本设计要实现的用户写控制模块中后,要打两拍才可以用。因为打两拍后跨时钟域使用产生亚稳态的可能足够低了。

   (2)注意这里的P2_cmd_addr是起始地址,不能一直是零,要给出递增,增量设置为512,因为我们数据是128bit,ddr3的数据位宽为16bit,所以写入128bit数据ddr3的地址要增加8,而我们设计一次性写入64个128bit的数据,所以每写一次,ddr3的地址增加64*8=512。

(二)用户控制模块

1.该模块的设计框架如图2-2所示。

图2-2 用户读模块设计框架

2.设计思路:在输入的rd_start信号有效时,,给出“读命令fifo”所需的使能信号、突发长度、命令和地址信号,然后当“读数据fifo”里面存够一定数量的数据(p1_rd_count),给出“读数据fifo”的读使能p1_rd_en;当读出的数据满足本次突发的数据时,拉低p1_rd_en,并且产生user_rd_end信号。

3.两个模块都应该注意起始地址和终了地址应该在编写模块代码中就给出。

### 实现Vivado A7 35T FPGA通过UDP协议接收数据到DDR3缓存并发送 为了实现在Xilinx Artix-7 35T FPGA上通过UDP协议接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存储至DDR3缓存,再从DDR3读取数据并通过UDP发送出去的功能,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 设计架构概述 整个设计方案主要分为个部分:网络通信模块、FPGA逻辑处理单元以及DDR3控制器。 1. **网络通信模块** 使用LWIP库中的`udp_new()`函数创建一个新的UDP控制块,并利用`udp_bind()`绑定本地端口以便监听来自特定地址的数据包。当接收到数据时,调用回调函数`udp_recv()`来处理传入的消息[^2]。 2. **FPGA逻辑处理单元** 需要在FPGA内部构建必要的硬件资源用于解析和转发UDP报文。这通常涉及到设置合适的寄存器映射关系以允许软件层访问底层硬件特性;同时还需要编写Verilog或VHDL代码定义具体的电路行为模式。 3. **DDR3控制器** 利用Vivado工具链提供的Memory Interface Generator (MIG) IP Core简化与外部DDR3 SDRAM交互的过程。此心负责管理所有低级细节如命令调度、刷新周期维护等,使得开发者能够专注于高层应用层面的工作而不必关心复杂的PHY层操作[^5]。 #### 关键组件集成 ##### 初始化过程 在初始化阶段,应该先启动DDR3校准流程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之前不执行任何实际传输动作。可以通过监测信号线`init_calib_complete`的状态得知当前进度[^1]。 ```verilog // Verilog example of monitoring calibration status always @(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_n) begin if (!rst_n) calib_done <= 0; else if(init_calib_complete) calib_done <= 1; end ``` ##### 数据路径建立 对于每条进入系统的UDP消息,在经过初步验证之后应当立即被复制一份送入DDR3缓冲区等待后续分析或是直接转发出站。考虑到性能因素,建议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CPU干预次数从而提高吞吐量效率。 ```c // C code snippet showing how to write data into DDR3 memory using MicroBlaze soft core void store_data_to_ddr(uint8_t *data, int length){ volatile uint8_t *ddr_base = XPAR_DDR3_SDRAM_BASEADDR; // Base address defined by XPS parameters for(int i=0;i<length;i++){ *(ddr_base+i)=*(data+i); } } ``` ##### 测试环境搭建 最后一步是在仿真环境中验证整体方案的有效性。为此需准备专门针对所选平台定制化的TestBench脚本文件,其中包含了模拟真实世界条件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下的输入序列[^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敲敲打打在创造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