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本次的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只有六个字进行总结那就是尽人事,听天命,测评的时候出现了意外是我从来没想到的 , 这个意外稍后再提,我只能说7分实力,三分运气吧,我们三分运气全失了,另外这一篇文章是对我两年以来经历的总结,也许以后再也不会拥有这样的机会了.
大一
当时我大一的时候,实际上校电赛的选拔做得也是信号题,当年的校赛题目是2023年的基于声传播的智能定位系统 , 至于说为什么我要做这个题呢?原因是当时实验室指导老师说信号题也没有那么难做,想整一组专门做信号题,于是我的信号奋斗生涯就开始了,当时选了这个题目之后,完全看不懂题目为何物,我什么都没有,只能去网上找攻略,找开源的项目,把他们的PCB下载下来之后我还是没有看懂这玩意是个啥,开源项目的PCB我完全看不懂,上面用到的运放,什么大电流驱动,什么电荷放大器,一点头绪没有,跑去问师兄会不会使用运放,师兄也说不会,这是最绝望的,我们实验室向来都以控制为主,信号这类赛题从来没人做过,所以要完全自己学了,当时我还是做硬件的,另外一个队友做软件方面的,但是最后我们还是失败了,现在回看,当时失败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很难做信号,因为信号类就是理论指导实践的,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难以搭建整个方案 ,也难以把控细节 ,第二点则是当时明明运放不会使用,但是也没有下定决心把他们弄懂,反而是有些急功急利了想着把整个系统都做出来先,实际上根本看不懂,第三点则是完全的孤立无援,没有老师以及师兄的帮助,这是一条很难走的路.
所以最后的结果很简单 ,我们失败了,失败得非常彻底,但是我至今不会忘记那个我们熬夜的夜晚,始终会记得那些奋斗的时光(是的,这是我们大一的时候,老师还把这道题改成了用TI的单片机来做,心碎,当时的CCS有点难用我就不吐槽了,真的心碎)
左边的小车是师兄做的控制题 , 右边是我们的定位系统,当时没有做出来确实是因为我实力不够,我承认这一点,所以最终也没有机会去打省电赛,与2024年省电赛无缘了.
大一暑假
校电赛结束之后,时间来到暑假,当时的队友已经去学FPGA了,所以后来我和实验室另外一个23级的开始了信号的学习之路,想想那时候是真难啊,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没有指导,看不到希望,也只有我们两个人搞.
那个暑假就这样开始了,我们在讨论到底要怎么入门信号,在网上问了很多人,都说从模电开始,于是那个暑假就从模电开始学起了,也就是你们看到的那些博客,从PN结到三极管,至于之前的51单片机什么的那些是实验室考核的时候写的.
总而言之那个暑假我们一直在学模电,软件的队友找了指导,也是说从模电开始,后面还有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高频电子线路,说实话当时就是听到这些,我想想都觉得头大,同时也佩服当时的自己,一直都没有放弃,我们7月多放的暑假,学习了一整个月的模电,一直学习到8月10号才回家,当时留校这么晚的不打电赛的我们实验室真是没谁了,隔壁实验室更卷了,后来9月1号再回学校,回校之后课余时间我们又在学习高频电子线路,那个东西我们学了两周左右,还是挺快的,当时学完之后感觉这么一直学习下去不是个办法,于是9月多的时候开始做题了也就是2024年的9月份,我们开始了2020年三极管非线性失真研究装置的做题,当时真是辛苦,那个东西,光是硬件我们都做了两周的时间,没有的东西都是用洞洞板进行焊接的,后来总有一个指标达不到,不知道为什么,到处问,问老师,上知乎问,上贴吧问,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在此表以衷心的祝福.
当时暑假留校时候拍的照片见,学校不大,但是风景还是不错的
大二上
后来这道题的硬件部分完成之后,软件部分的FFT什么的始终没整出来,那个时候我们就开始分工合作了,我依旧搞硬件,另外一个队友搞软件,从DSP库开始学起,当时我们就开始用H7作为系统的主控了.
再后来我们做了24年无线传输装置,其实这道题做得有点水,我就随便搭了搭,有了点效果就没整了,再后来做了2023年的信号分离装置,当时才明白时钟不同会带来的影响,第一次看见两个波形在示波器上面飞奔,场面非常壮观.我就是在这时候开始研究锁相环和AGC电路,说起这个锁相环也是难整,当时似乎也是学了一周的时间,后来我才发现锁相环这玩意有集成的芯片,差点害得我从头到尾的搭一个锁相环出来,最后跟着网上的教程也是把CD4046搞定了,但是那个AGC电路确实搞了我很久 , 我一直以为原理图出问题了,没想到结果是芯片是假货,白白浪费我那么多时间以及打板的卷,我恨无良商家!!!
做这个H题我们画了很长时间去搞,最后还是没搞定,效果不够理想,完美解决是在2025年电赛前一两周解决的.
大二下
当时H题搞完已经是寒假了,只有一周就要过年了,于是我们回家了,回到学校之后已经是大二下了,当时我们眼看H题搞了这么久还没有搞定,又始终只有我们两个人在干活,于是决定找一个师弟和我们一起做,于是我们三人转战19年D题简易电路特性研究装置,那个做得还是比较完美的,除了最后发挥部分需要再测多几次,其余的部分都比较完美的搞定了,这道题我们花了两周的时间搞定它,这道题目真的教会我很多,从硬件方面上来讲,至少我明白了什么叫做输入阻抗以及输出阻抗,之后的时间里,开始了校赛的题目的准备,做的是声源定位,定位两米以外的声源,这里其实也相当于从头开始了,因为音频信号的处理之前也是没有接触过的,在这个还是感谢我的队友,没有他,我们出不了校赛,因为太吃软件了,我基本上没怎么帮忙,但是最后也就只有一道小题没整出来,整个学院就两组人选这个,只有我们一组出线了,二等奖,另外一组比较难评,也就不评了.
当时校赛的作品,下面是三个模拟麦克风,连接到三路偏置,给到单片机进行采样与数据处理,最后通过时延拟合得到声源的坐标信息.
后来我们又做了17年的赛题,自适应滤波器,这道题也整了挺久,但是最终也是搞定了,只是软件方面控制程控电位器除了点问题,但是方案是可行的,接下了的时间我基本上都是在准备模块,优化,改版,等等一系列的事情.随后是期末考试,复习了一个月的时间,再之后就是7月多了考试结束了,我继续准备模块,这是发现之前准备的很多模块不是不能用,而是不好用,于是疯狂的进行打板,别的不说,就7月一个月我起码整了十几块板子,你问我怎么会有这么多卷?
我只能说,除了队友有卷,舍友也有卷,之后就是软件队友搞定23年H题信号分离以及21年的信号失真度测量.随后就是比赛了,在这期间当然了我们也做了很多其他的事情,比如准备H7的ADC采集板什么的.
上面是我们的H7主板,当时没来得及进行验证了,所以最后没有用上
大学生涯
这就是我两年的奋斗生涯,从大一开始为了进入实验室而努力,从大一下到大二,为了信号而努力,期间种种,难以言表,感谢我的队友一直没有放弃,也感谢奋斗的自己.
接下来就是四天三夜了,题目出来之后我就知道我们只能选择G题,只有这题我们能做,也刚好准备过这些.
于是第一天上午和队友讨论了方案 , 把没有焊接的板子都焊接了,其实也没什么,就几块简单的板子,因为很多东西其实都已经提前准备好了,第一天下午开始搭建整个电路, 软件的就开始写代码了,后面越做越不对劲,发现这题没那么简单 , 我们又讨论,然后不断的修改我们的方案 , 期间比较犹豫的事情在与50Ω输出阻抗匹配这个地方,直到后来我才完全搞明白,之后我会在下一篇文章中详细解释G题的硬件方案
后来的晚上,第二天以及第三天我都在陪软件的进行调试,当然了期间还有疯狂的改方案,改电路,第四天是把整个系统都进行验证,当时一切都没问题,基础题部分能够拿到满分,提高部分,正弦波,波形正确幅值正确,但是高频的时候波形有点飘,低频的时候还行 ,不是特别飘,对于三角波,一开始怎么都还原不了,软件的一直在看代码是不是写错了,我们用傅里叶级数去相加合成波形,因为单片机DAC不能输出整周期波形,没想到最后是因为经过数字滤波器时候相位出现了变化,导致不能生成波形,这个问题找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还好最后解决了,幅值也正确,波形也正确,低频不飘,高频有点飘,至于方波,比较一言难尽,波形不是特别正确,幅值有时候是对的,波形某些频率有时能还原出来,有时不能还原出来,但是至少,提高部分我们是能做的,是能拿分的.
最后是封箱这些流程,封箱之前我们还验证了一遍整个流程,都没有问题,两天之后我们把作品带到测评学校,测评的时候结果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芯片坏了,上电复位都没了,我们当时人都傻了,整个人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会坏掉,我们的H7突然就不工作了,但是供电都正常,其余板子都很稳定,就是H7寄了,所以我们一年的努力全部付诸东流,全部白费,坐在回去的大巴上我依旧难以平静.下面就是我们的作品,大部分模块都是自己做的,很明显的看得出来,这些供电线我们用的都是排线本想着都是万无一失了,没想到还是被老天爷打脸了.
最后
因为我们没有成绩,不是因为我们准备得不够,也不是因为我们没做出来,只是单片机突然坏了,我想它本不该如此的,讲到这,还是难免感慨,整整一年啊,我们的努力似乎都白费了,我想老天爷和我开了个玩笑吧,也许他觉得我们太累了,想让我们早点休息吧,哈哈哈.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李萨如图
自己准备的模块
这里是我们的电源和SMA头
搭建的过程
测试过程
初版搭建
装备展示
队友
学校实验室黄昏
熬夜的黎明
谨以此篇,纪念我那些奋斗的时光,它本不该这样结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by超速什(膝盖中箭卫兵) and 将唐. long way 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