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系统
文章平均质量分 91
MzKyle
主要从事视觉领域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目标检测、追踪,机器视觉体积测量,工业级缺陷检测,自研相机SDK编写,机器人传感开发。
接视觉方向(opencv,yolo)和ROS机器人传感相关项目
github主页:https://github.com/MzKyle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计算机网络---跳板机与堡垒机
摘要:跳板机与堡垒机是网络安全领域的两类核心工具,前者作为基础访问中转站实现集中登录和简单日志记录,后者则是具备身份认证、权限控制、操作审计等功能的综合安全管理平台。两者在安全级别、认证方式、权限控制和审计能力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跳板机适用于小型非敏感场景,而堡垒机满足企业级安全合规需求。随着技术发展,跳板机正被逐步淘汰,堡垒机则朝着云原生和智能化方向演进,成为保障核心业务安全的必选方案。(149字)原创 2025-08-18 00:00:00 · 7216 阅读 · 3 评论 -
计算机网络---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
TCP是传输层协议,提供可靠、有序的面向连接服务。其核心特性包括: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四次挥手释放连接;采用序号、确认和重传机制确保可靠传输;通过滑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支持拥塞控制算法。TCP报文首部包含端口号、序号、确认号、窗口大小等字段。可靠传输依靠超时重传、快速重传和选择确认机制。流量控制通过接收窗口动态调整发送速率,防止接收方过载。TCP适用于需要可靠传输的场景,如网页浏览、文件传输等。原创 2025-08-15 00:00:00 · 1363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IPv6
IPv6通过128位地址空间解决了根本性的地址短缺问题,其技术设计围绕"高效、灵活、安全"三大目标:简化的基本头部提升路由效率,扩展头部实现功能按需扩展,NDP协议替代ARP实现更安全的地址解析,SLAAC与DHCPv6满足不同场景的自动配置需求,原生IPsec保障通信安全。:由IANA(互联网编号分配机构)分配给区域互联网注册机构(如APNIC、ARIN),再逐级分配给ISP和大型企业,长度通常为48位(部分场景为32位或64位),用于全球范围的路由聚合。例如,某ISP获得的前缀为。原创 2025-08-14 00:00:00 · 954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
UDP协议核心解析与应用 作为TCP/IP协议族中的轻量级传输层协议,UDP以无连接、低延迟和低开销为设计核心。其8字节精简首部包含源/目的端口、长度和校验和字段,支持最大65507字节数据负载。UDP通过端口号实现多路复用,但缺乏TCP的可靠性机制,不保证数据有序或完整交付。典型应用场景包括实时音视频传输(如VoIP)、DNS查询、DHCP配置和在线游戏等实时性要求高的领域。为弥补可靠性缺陷,衍生出UDP-Lite、NAT穿透等技术,QUIC协议更在UDP基础上实现了类TCP的可靠性。相较TCP,UDP以原创 2025-08-14 00:00:00 · 827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防火墙(Firewall)
防火墙(Firewall)是一种位于两个或多个网络边界的安全设备或软件,通过预先定义的规则对进出网络的数据包进行检测、允许或拒绝,从而实现对网络访问的控制。其核心目标是隔离风险区域与可信区域,阻止未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同时允许合法的网络通信。原创 2025-08-13 00:00:00 · 1184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默认网关(Default Gateway)
默认网关是连接本地网络与其他网络的枢纽设备(如路由器),负责转发跨网段通信数据。其核心作用包括:1)作为跨网段通信的中转站,2)配合子网掩码划分网络边界,3)提供防火墙、NAT等安全功能。工作流程涉及本地判断、网关转发和路由表查询。配置方式分为DHCP自动获取和手动静态设置,多网关场景可通过metric值设置优先级。常见问题如网关不可用或外网访问失败,通常需检查物理连接、IP冲突或防火墙设置。默认网关是保障网络互联的基础设施,对家庭、企业及物联网通信至关重要。原创 2025-08-13 00:00:00 · 970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交换机
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高效转发数据的核心设备,通过识别MAC地址实现局域网内的定向通信。它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能学习设备地址、精准转发数据包,并支持VLAN、链路聚合等高级功能。与集线器相比,交换机提供独立带宽和冲突域隔离;与路由器相比,它专注于局域网内通信。现代交换机已发展出千兆/万兆速率、三层路由等类型,满足从家庭到数据中心的不同需求,成为构建可靠网络的基础设施。原创 2025-08-12 00:00:00 · 736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DNS(域名系统)
DNS是一个分布式的域名解析系统,通过层级化的服务器集群和协议,实现域名与IP地址的映射(包括正向解析:域名→IP,反向解析:IP→域名)。原创 2025-08-12 00:00:00 · 554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IP(互联网协议)
IP协议是TCP/IP协议族的核心,位于网络层,负责数据包的寻址和路由选择。IPv4采用32位地址,分为A、B、C、D、E五类,通过CIDR实现灵活分配;IPv6使用128位地址解决地址耗尽问题。IP协议具有无连接、不可靠的特性,依赖上层协议保证可靠性。关键机制包括子网划分、NAT地址转换、分片重组等,支持动态分配(DHCP)和静态配置。IPv6简化首部并增强安全性,取消广播地址,采用组播和任播。IP协议通过分层管理和路由算法实现异构网络互联,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原创 2025-08-11 00:00:00 · 1769 阅读 · 0 评论 -
十六进制与嵌入式系统及通信系统
嵌入式系统与通信协议中广泛使用十六进制表示数据,因其简洁(1字节=2位十六进制)、可读性强且与硬件直接映射。十六进制便于位操作、寄存器配置和协议分析,在串口、SPI、I2C等通信中普遍应用。相比二进制更紧凑,比十进制更直观,能快速反映位模式,是嵌入式开发调试的重要工具。实际应用中需注意大小写、字节序及数据校验等细节。原创 2025-07-18 00:00:00 · 783 阅读 · 0 评论 -
哈佛结构(Harvard Architecture)与冯·诺依曼架构(Von Neumann Architecture)
哈佛结构与冯·诺依曼架构对比 哈佛结构采用分离存储器(指令与数据独立)和双总线设计,实现并行操作,适用于实时嵌入式系统与DSP芯片。冯·诺依曼架构使用统一存储器和单总线,灵活性高但存在性能瓶颈,广泛用于通用计算。现代处理器常融合两者优势,如通过缓存分离提升性能。选择架构需权衡硬件成本、编程复杂度及应用场景(如实时性需求)。未来趋势包括混合架构和近存计算技术,以突破传统内存限制。原创 2025-06-21 12:36:55 · 836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系统---NPU(Neural Processing Unit)
**NPU(Neural Processing Unit)** 是专为**神经网络计算(如深度学习推理与训练)**设计的**专用加速芯片**,属于AI芯片的一种。其核心优势在于通过硬件架构优化,高效处理矩阵运算、卷积计算等神经网络核心操作,相比通用处理器(CPU/GPU)具备**更高能效比、更低延迟**,尤其适合实时AI任务。原创 2025-05-22 09:30:00 · 1481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系统---TPU(张量处理单元)
**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 是由**Google**开发的**专用AI加速芯片**,专为**深度学习中的张量运算(如矩阵乘法、卷积)**设计,属于**ASIC(专用集成电路)**范畴。原创 2025-05-19 00:00:00 · 1356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系统---烤机(性能测评)
烤机(Burn-in Test)是通过对计算机硬件施加持续高负载,模拟极端运行环境,以验证硬件稳定性、性能极限、散热能力及潜在缺陷的测试方法。硬件稳定性验证:检测CPU、GPU、内存、电源等组件在极限负载下是否出现死机、蓝屏、重启等故障。性能极限测试:观察硬件在满载时的频率、温度、功耗等参数,评估超频潜力或原厂性能释放能力。散热系统检验:验证散热器(风冷/水冷)、机箱风道、硅脂/相变片等散热方案的有效性,避免温度过高导致降频。潜在问题排查。原创 2025-04-16 00:00:00 · 3455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系统---性能指标(4)显示屏与接口
介绍计算机的显示屏和接口的相关知识原创 2025-04-09 00:00:00 · 1643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系统---性能指标(3)续航与散热
电池续航是容量、硬件功耗、软件优化、使用场景共同作用的结果。用户需根据自身需求,在容量(重量)、性能(功耗)、屏幕规格(耗电)之间权衡,同时通过系统设置和充电习惯延长电池寿命。未来随着固态电池和低功耗架构的普及,续航能力将突破现有瓶颈,实现“高性能+长续航”的双重目标。计算机散热性能是多维度指标的综合体现,需平衡散热能力、噪音、兼容性、成本与可靠性。原创 2025-04-08 00:00:00 · 1652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系统---性能指标(2)内存与硬盘
内存性能是计算机响应速度的关键,需从容量、频率、时序、通道数、类型入门用户:优先容量(16GB DDR4-3200 双通道)。发烧玩家:追求高频低时序(如DDR5-6000 CL30 32GB双通道)。专业领域:选择ECC、高可靠性内存(如服务器RDIMM)。随着DDR5的普及,未来内存将向更高频率、更低功耗、集成ECC发展,同时HBM等高带宽内存将推动AI和高性能计算的突破。硬盘性能指标需结合类型(HDD/SSD/SCM)、应用场景(消费级/企业级)和需求(速度/容量/成本/可靠性)综合评估。原创 2025-04-06 11:28:22 · 1412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系统---性能指标(1)CPU与GPU
CPU性能是架构设计、核心数、频率、缓存、指令集、功耗等多维度的综合体现,需结合具体应用场景选择。未来趋势将围绕异构计算(大小核)、3D集成、低功耗优化和开源架构展开,同时兼顾性能与能效比的平衡。原创 2025-04-06 11:28:42 · 1579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系统---UEFI(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
是替代传统BIOS的新一代固件接口标准,由UEFI论坛(前身是Intel的EFI论坛)制定,旨在解决BIOS在现代硬件和操作系统下的局限性。原创 2025-04-07 00:00:00 · 2090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系统--- 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是计算机启动时运行的。原创 2025-04-07 00:00:00 · 1291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系统---CPU
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是电子计算机的主要设备之一,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CPU是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负责执行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进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数据处理以及对计算机其他部件进行控制和协调,从而实现计算机的各种功能,如运行软件、处理图像、播放视频等。原创 2025-04-05 00:00:00 · 1994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系统---GPU
原创 2025-04-05 00:00:00 · 1084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