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23)
- 收藏
- 关注
原创 服务器安全检测与防御技术总结
包括蠕虫病毒(如 WannaCry 利用 MS17-010 漏洞传播)、恶意邮件、端口扫描、后门木马、间谍软件、口令暴力破解(字典法、规则法)等。Web 应用作为服务器对外服务的主要入口,面临的攻击集中且多样,Web 应用防火墙(WAF)是核心防护手段。DOS(拒绝服务)攻击通过消耗服务器资源或带宽,导致服务瘫痪,其分布式形态(DDoS)危害更甚。入侵防御系统(IPS)通过实时监控与阻断攻击,弥补入侵检测系统(IDS)仅检测不阻断的不足。
2025-08-13 20:14:05
632
原创 防火墙组网方式总结
区域是本地逻辑安全区域概念,用于定义和归类接口,供防火墙、内容安全、服务器保护等模块调用。区域规划需根据控制需求进行,可将一个接口划分到一个区域,或多个相同需求接口划到同一区域,一个接口仅能属于一个区域。配置方式灵活,可在区域中选择接口,也可预先设置区域名称后在接口中选择区域,常见区域包括 DMZ 区域、Trust 区域、Untrust 区域等。
2025-08-11 21:22:24
703
原创 信息安全及防火墙总结
防火墙是位于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或网络不同区域)之间的安全系统,通过硬件或软件形式,依据预设安全策略对网络流量进行控制,实现隔离风险、保护内部网络资源的目标。其核心功能是按照访问控制规则决定网络进出行为,防止黑客攻击,保障网络安全运行。防火墙的核心术语围绕 “安全区域” 展开:一台防火墙拥有多个接口,每个接口归属唯一的安全区域,区域通过安全级别(0-100)区分,级别越高代表安全性要求越高。访问控制规则以访问控制列表(ACL)和安全级别为主要形式,规范不同区域间的流量交互。
2025-08-09 20:51:10
1039
原创 PBR技术总结
策略路由(Policy-Based Routing,简称 PBR)是一种灵活的路由机制,与常规路由相比,其核心区别在于转发逻辑:常规路由仅基于目标 IP 和路由表进行报文转发,而 PBR 则根据用户预先制定的策略转发报文,能实现更精细的流量控制。PBR 的灵活性体现在其分类维度的多样性,可基于源 IP、源目标 IP 对、协议类型、端口号、数据包长度等参数对数据进行分类,并对分类后的数据执行特定转发策略,例如从指定出口转发或设置数据优先级。
2025-07-28 20:12:29
861
原创 多区域OSPF总结
OSPF 单区域部署存在明显局限:LSDB(链路状态数据库)庞大,占用大量内存且 SPF 计算开销高;LSA(链路状态通告)洪泛范围广,拓扑变化影响面大;路由无法汇总,导致路由表臃肿,查找效率低。而划分多区域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每个区域独立维护 LSDB,减小数据库规模;LSA 洪泛被限制在区域内,控制拓扑变化的影响范围;区域边界可进行路由汇总,精简路由表。同类型路由则选择开销(Cost)较小的路径。
2025-07-26 15:12:45
677
原创 单区域OSPF总结
基于带宽计算度量值(cost),而非跳数,能更精准选择最优路径。采用 SPF 算法计算路由,从根本上避免路由环路。通过维护邻居关系实现路由更新,而非定期发送完整路由表,减少带宽消耗。收敛速度快,适用于大中型网络。报文封装在 IP 中,协议号 89,使用组播地址 224.0.0.5 和 224.0.0.6 进行通信。
2025-07-24 20:40:46
660
原创 设备虚拟化及动态路由协议基础总结
IRF(智能弹性架构)是将多台设备通过堆叠口连接,形成一台 “联合设备” 的虚拟化技术。IRF1.0(2004 年):仅支持低端盒式设备横向虚拟化,解决接入层扩容和管理问题。IRF2.0(2009 年):支持全系列设备横向虚拟化,实现同层多节点合一,简化 VLAN 和路由规划,收敛时间大幅缩短,且支持框式设备堆叠。IRF3.0(2013 年):在横向虚拟化基础上增加纵向虚拟化,将三层网络拓扑简化为大二层结构,通过将 PEX 设备虚拟化为父设备的远程业务板,提升接口密度并降低维护成本。
2025-07-23 19:23:01
680
原创 MSTP以及VRRP总结
MSTP(Multiple Spanning Tree)即多生成树协议,通过基于实例计算多颗生成树,实现实例间的负载分担,其标准协议为 IEEE802.1s。VRRP(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是一种容错协议,通过将多台路由器加入备份组,形成一台虚拟路由器承担网关功能,简化主机配置的同时提高网络可靠性。
2025-07-22 23:06:39
705
原创 RSTP技术总结
SWA向B和C同时发送Proposal,由于与SWC的花销较短,SWC的Agreement已经发回SWA,而SWB的proppsal仍在链路上传输。告诉其他网桥有拓扑改变了,并让收到TC置位的网桥将MAC老化时间由300s改为15s,这使得旧表项在短时间内被清除,交换机可快速学习新拓扑下的 MAC 地址。• Alternate端口/阻塞端口:端口的配置BPDU在其所属链路上不是最优的即不是指定端口,且端口 不是根端口。• 指定端口:端口的配置BPDU在其所属链路上是最优的。样可能会影响网络的稳定性。
2025-07-21 20:35:27
658
原创 链路聚合技术总结
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链路聚合控制协议)是一种基于IEEE802.3ad 标准的、能够实现链路动态聚合的协议。– 端口的LACP协议自动使能,与对端设备交互LACP报文。 链路聚合是把多条物理链路聚合在一起,形成一条逻辑链路。– 选择参考端口根据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交互信息。 应用在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间链路。– 选择参考端口根据本端设备信息。– 用户命令创建和删除静态聚合组。– 端口不与对端设备交互信息。
2025-07-20 14:31:00
222
原创 Internet接入技术总结
企业网采用私有IP,Internet采用公有IP,私有IP的路由不允许 通告到Internet,企业网接入 Internet需要向运营商申请公有 IP。– IPv4公有IP比较稀缺,申请也需要较高的费用,普通企业只能 申请少量的IPv4公有IP。– 使用私有地址(RFC1918)和NAT技术缓解IPv4公网地址短缺的问题。– Session ID由PPPoE Server分配。– 发现PPPoE Server的MAC地址。– IPv6公有IP比较充裕,企业可以按需申请。
2025-07-17 19:13:53
312
原创 WAN广域网技术总结
常见广域网技术常见广域网技术•HDLC概述•••••••••由于地址全1,该地址没有实际作用。• HDLC设备以轮询时间间隔为周期,向链路上发送Keepalive消息• 3个周期内无法收到对方发出的Keepalive消息,HDLC设备就认为链路不可用• 同一链路两端设备的轮询时间间隔应设为相同的值HDLC链路上有很多其它中继器•– 对于任何一种比特流都可透明传输– 全双工通讯,不必等待确认,可连续发送数据,有较高的数据链路传输效 率– 所有的帧都有FCS,传输可靠性高。
2025-07-16 19:57:09
883
原创 ACL与包过滤总结
如图,PC0(192.168.10.1)在访问PC1(192.168.20.1)的时候,由于有一条标准ACL(deny 192.168.10.0 0.0.0.255)配置在vlan10的出接口上,pc0无法访问pc1,但我们老师说不是由于这条规则,而是因为acl的隐含规则。– 对任意一条ACL规则条目的删除、修改、插入都需要先删除整个ACL,然后重新配置。目前所学ACL有七种:传统标准ACL、传统扩展ACL、标准命名ACL、扩展命名ACL、基于时间ACL、自反ACL、二层ACL。
2025-07-15 20:34:35
881
原创 STP协议总结
网桥优先级取值范围0-65535(默认32768),必须是4096的倍数。对网关IP地址的ARP请求报文,经过环路的复制转发,不断地发送到网。主机网卡接收到大量的广播报文,操作系统调用大量的CPU进程资源来。广播报文在二层网络中不断泛洪,所有链路都被大量的广播报文充斥。端口优先级取值范围0-255(默认128),必须是16的倍数。关设备,网关设备的CPU压力不断增大,甚至崩溃。数据单元),来保证设备完成生成树的计算过程。端口ID由发送端口的优先级与端口号组成。环路的危害---广播风暴。
2025-07-13 21:08:16
681
原创 TCP/IP之常用协议总结
简言之,UDP 的核心功能是通过牺牲可靠性,换取快速、轻量的无连接数据传输能力,满足实时性优先的通信需求。• 1(ARP请求,二层封装广播,目的MAC为FFFF-FFFF-FFFF),如果本地查询不到,该DNS服务器将查询其他的DNS服务器, 直到查到结果。– FTP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基于TCP,采用双TCP连接方式。– UDP是不可靠的,发送端不管接收端是否能收到数据,UDP传输。– DNS服务器收到迭代查询请求后,如果本地查询不到,将返回一。
2025-07-10 22:58:20
923
原创 TCP/IP 协议基础总结
OSI 参考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 1984 年提出,目标是 解决不同厂商网络设备的兼容性问题,通过分层设计将复杂的网络通信拆解为独立模块,让各层专注于特定功能,便于协议开发、故障排查和技术迭代。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是面向连接的,传输需经建立连接、传输数据、断开连接三阶段;支持全双工通信,能双向同时传输;提供有序、可靠传输(含校验和、超时重传),通过滑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适合可靠性要求高的应用。 作用:标识 通信的应用进程(区
2025-07-09 19:44:41
909
原创 IP地址基本概念总结
• 如11000000 10101000 00000001 00000001可表示为 192.168.1.1。例如:192.168.1.0/24的子网掩码是 255.255.255.0。• 用连续的“1”表示IP地址的网络号,用连续的“0”表示主。– 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组成,可用点分十进制表示。• 主机号:标识本IP子网内的某台主机。– 用来区分IP地址的网络号和主机号。• 网络号:表示某一个IP子网。– IP地址分成2个部分。子网掩码简写表示:/n。
2025-07-09 00:09:59
676
原创 VLAN间路由技术总结
通常是交换机内部转发使用的私有 MAC(如用于模块间通信),外部接口收到目的 MAC 为背板 MAC 的帧时,因不属于正常转发范围,会直接丢弃。• 如果是需要处理的,上送交换机控制层面处理,如:开启了 STP的接口收到BPDU报文,开启了Dot1x的接口收到 EAPoL报文。• 如果是三层报文,同时会转发一份给SVI接口,SVI接口再根 据情况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与三层接口相同。– 查找转发表后,如果发现出接口与入接口相同,也按普 通数据包做三层转发处理,与路由器相同。
2025-07-04 22:14:36
501
原创 VLAN技术总结
当办公区某台电脑发送 ARP 广播请求时,只有 VLAN 10 内的设备会响应,支付服务器(VLAN 20)和监控设备(VLAN 30)不会收到该广播,从而减少无效流量,保障核心业务(如支付交易)的网络性能。:VLAN 将物理网络划分为多个逻辑广播域,广播报文(如 ARP 请求、DHCP 广播)仅在所属 VLAN 内传播,避免广播风暴拖累整个网络。:突破物理位置限制,通过逻辑配置将不同区域的设备归为同一 VLAN,实现跨物理位置的 “虚拟组网”,简化网络调整。该图有3个广播域,5个 冲突域(半双工)
2025-07-03 20:27:11
465
原创 TCP/IP 课程总结
包括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 )、双绞线(twisted pair )、光纤(fiber ),不同线缆有各自传输特点(如光纤传输快、距离远、抗干扰强 )。:分段上层数据,依据需求提供面向连接(如 TCP )或无连接(如 UDP )服务,建立、维护端到端连接,保障可靠传输,进行流量控制。展示从下到上的网络分层,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进行传输资源控制,合理分配链路资源;:展示从下到上的网络分层,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2025-06-25 17:19:22
265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