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区域划分的必要性
OSPF 单区域部署存在明显局限:LSDB(链路状态数据库)庞大,占用大量内存且 SPF 计算开销高;LSA(链路状态通告)洪泛范围广,拓扑变化影响面大;路由无法汇总,导致路由表臃肿,查找效率低。
而划分多区域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每个区域独立维护 LSDB,减小数据库规模;LSA 洪泛被限制在区域内,控制拓扑变化的影响范围;区域边界可进行路由汇总,精简路由表。
二、多区域基本概念
1. 区域分类
- 骨干区域(Area 0):OSPF 的核心区域,必须连续且不可分割,是区域间路由交互的枢纽。
- 非骨干区域:需直接与 Area 0 相连,区域间不能直接交换路由信息,必须通过 Area 0 中转。
- 特殊区域:具有特定限制的区域,如 Stub、Totally Stub、NSSA、完全 NSSA 区域,用于进一步精简路由信息,也必须与骨干区域相连。
2. 关键组件
- LSDB(链路状态数据库):每个区域独立维护,仅存储本区域的拓扑信息,SPF 计算在区域内独立进行,LSA 洪泛和同步也仅在区域内完成。
- ABR(区域边界路由器):连接骨干区域与非骨干区域的路由器,负责在区域间传递路由信息。它会将本区域的 LSA 1/2 计算为路由后,通过 LSA 3 向其他区域发布,并转发 Area 0 的 LSA 3 至非骨干区域。
- ASBR(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连接 OSPF 路由域与其他自治系统(如 RIP、BGP)的路由器,通过 LSA 5 发布外部路由信息,该 LSA 在整个 OSPF 路由域(除特殊区域)内洪泛。
三、LSA 分类
LSA 按功能可分为拓扑信息类(含拓扑结构)和路由信息类(含路由条目),具体类型如下:
类型 | 名称 | 发起者 | 洪泛范围 | 作用 |
---|---|---|---|---|
1 | Router LSA | 所有 OSPF 路由器 | 区域内 | 描述路由器的直连拓扑信息 |
2 | Network LSA | DR(指定路由器) | 区域内 | 描述广播 / NBMA 网络中与 DR 邻接的路由器列表 |
3 | Summary LSA | ABR | 区域内 | 描述区域间的路由信息 |
4 | ASBR Summary LSA | ABR | 区域内 | 描述到 ASBR 的可达性 |
5 | External LSA | ASBR | 整个 OSPF 域(除特殊区域) | 描述 OSPF 外部路由 |
7 | NSSA LSA | NSSA 区域的 ASBR | 区域内 | 描述 NSSA 区域的外部路由(需经 ABR 转换为 LSA 5 后转发至其他区域) |
四、LSA 传播过程
1. 区域间路由传播(以 10.1.3.0/24 为例)
- 步骤 1:区域 1 内的 RT3 生成 LSA 1,在 Area 1 内洪泛。
- 步骤 2:ABR(RT1)收到 LSA 1 后,计算区域 1 内路由,生成 LSA 3 并发布至 Area 0。
- 步骤 3:LSA 3 在 Area 0 内洪泛,被 RT5、RT6 等路由器接收。
- 步骤 4:另一 ABR(RT6)收到 LSA 3 后,重新生成 LSA 3 并发布至 Area 2。
- 步骤 5:Area 2 内的 RT2 收到 LSA 3,计算路由并加入路由表。
2. 外部路由传播(以 172.16.4.0/24 为例)
- 步骤 1:ASBR(RT2)从 RIP 学到外部路由,生成 LSA 5 并在 OSPF 域内洪泛,同时在自身 LSA 1 中标记为 ASBR。
- 步骤 2:ABR(RT6)收到 LSA 5 后,生成 LSA 4(描述到 ASBR 的可达性)并发布至 Area 0。
- 步骤 3:Area 0 内的 ABR(RT1)转发 LSA 4 至 Area 1,使区域 1 内路由器知晓 ASBR 位置。
- 步骤 4:各区域路由器结合 LSA 5 和 LSA 4 计算外部路由开销,加入路由表。
五、特殊区域
特殊区域通过限制 LSA 类型精简路由信息,常见类型及特性如下:
区域类型 | 允许的 LSA | 限制 | 缺省路由 | 适用场景 |
---|---|---|---|---|
Stub | 1、2、3 | 禁止 4、5 | ABR 自动生成 LSA 3(默认路由) | 无需外部路由细节的边缘区域 |
Totally Stub | 1、2 | 禁止 3、4、5(仅允许默认路由的 LSA 3) | ABR 自动生成 LSA 3(默认路由) | 仅需访问外部和其他区域默认路由的边缘区域 |
NSSA | 1、2、3、7 | 禁止 4、5 | 可手动配置 ASBR 发布 LSA 7(默认路由) | 需要引入外部路由但需精简其他外部路由的区域 |
完全 NSSA | 1、2、7 | 禁止 3、4、5(仅允许默认路由的 LSA 3) | ABR 自动生成 LSA 3(默认路由) | 需要引入外部路由但无需其他区域具体路由的区域 |
六、路由聚合(汇总)
通过 ABR 或 ASBR 对相同前缀的路由聚合,减少 LSA 数量和路由表规模,提升路由器效率:
- 区域路由汇总:ABR 在发布 LSA 3 时,将区域内细化路由聚合为一条汇总路由,配置命令为
area N range 目标网段 子网掩码
。 - 外部路由汇总:ASBR 在发布 LSA 5 时,将外部细化路由聚合为一条汇总路由,配置命令为
summary-address 目标网段 子网掩码
。
七、路由计算与选路原则
1. 外部路由开销类型
- 类型 1:总开销 = LSA 携带的外部开销 + 到 ASBR 的内部开销(与 OSPF 内部开销统一)。
- 类型 2:总开销 = LSA 携带的外部开销(默认类型,优先级低于类型 1)。
2. 选路优先级
OSPF 按路由类型优先级选择路径,优先级从高到低为:
- 区域内路由(Intra Area)
- 区域间路由(Inter Area)
- 第一类外部路由(Type1 External)
- 第二类外部路由(Type2 External)
同类型路由则选择开销(Cost)较小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