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计目标:使电机以目标速度达到目标位置
1. PID的作用
1.1 PID应用概述
PID控制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的反馈控制器,其名称来源于其三种基本控制规律:比例(Proportional)、积分(Integral)和微分(Derivative)。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反馈实现控制,反馈来源是电机上安装的编码器,编码器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是霍尔式还有光电式,本文中使用的电机使用的就是霍尔式编码器电机
普通电机上电后即可进行旋转运动,运动方向可以通过调节控制器的高低电平翻转来实现,而调节输出的电压,则可实现对电机的速度调节。
在一个周期内,反复调节输出电压,即可实现调速,这是目前最常见的调速方式,即调整同一周期内通电的时间,同一周期内通电时间越长,等效电压越大,而等效电压越大,电机速度越快,考虑到电机的机械特性,每个电机的机械特性都不尽相同,如果只是单纯改变占空比,输出PWM,电机难以实现较为准确的速度控制,且很多场景中,运行路径是固定的,这就需要电机拥有重复定位的精确性,这就需要使用到编码器。
通过STM32单片机开启定时器读取编码器值,这个代码来自江协科技。通过读取的值可以获取到电机的运动状态。
在获取到编码器值后,需要将其保留下来,这就需要使用定时器中断,代码中是用定时器2,每隔10ms进入一次中断,进行一次编码器值的获取。
1.2 PID参数调整
本文使用的是速度位置串级PID,在调节时,理论上应当先调节速度环,再调节外环,速度环作为内环,其响应速度通常要求比位置环快,以确保系统能够快速响应速度变化,
调整速度环的比例增益(Kp),使其具有足够的增益来快速响应速度偏差,同时避免系统过冲或振荡。
调整微调积分增益(Ki)以消除稳态误差,但要防止积分饱和。
调整微分增益(Kd)可以帮助减少超调和振荡,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实际上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