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函数非常简洁有效地实现了代码的复用,让程序编写、阅读、测试和修改变得更加容易。
下面记录Python自定义函数的使用。
1、定义函数:
def describe_pet(pet_name,animal_type='dog'):
'''显示宠物的信息'''
print(f"\nI have a {animal_type}.")
print(f"My {animal_type}'s name is {pet_name.title()}。")
上面代码定义了一个函数describe_pet(),第一行使用定义函数的关键字def,def关键字告诉Python解释器你要定义一个函数,describe_pet是函数名字,紧跟函数名字后面是一对圆括号,括号内可定义参数,或者为空(没有参数,圆括号也是必须的),最后是冒号结尾。
上面代码第二行及所有缩进的代码构成了函数体。
上面代码第二行的文本使用一对三单引号(或者双引号),成为文档字符串(docstring)注释,描述该函数功能。文档字符串注释可以是单行,也可以是多行,但并不是必须有,主要是供以后调用及其他人调用可以清楚该函数的功能。
2、函数参数:形参与实参
在函数定义中,变量pet_name和animal_type是函数形参(parameter),属于函数完成工作所需要的信息。
在调用函数时,让函数使用的信息放在圆括号内,如下的代码实现调用,'旺旺'就是一个实参,这个实参传递给函数describe_pet(),并把值赋给形参pet_name。
describe_pet('旺旺')
3、传递参数
函数定义中可以包含多个形参,因此函数调用中也可能包含多个实参。向函数传递实参的方法很多,既可以使用位置实参,这要求实参的顺序与形参的顺序必须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