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
喜欢的话别忘了关注、点赞哦~
开源分享:【大厂前端面试题解析+核心总结学习笔记+真实项目实战+最新讲解视频】
(VNode:虚拟DOM,其实就是一个JS对象)
2. 使用
2.1 参数
参数名 | 值 | 描述 |
---|---|---|
include | 字符串或正则表达式 | 只有名称匹配的组件会被缓存。 |
exclude | 字符串或正则表达式 | 任何名称匹配的组件都不会被缓存。 |
max | 数字 | 最多可以缓存多少组件实例。 |
注意: include/exclude 值是组件中的 name 命名,而不是路由中的组件 name 命名;
// router.js
{
path: '/home',
name: 'home',
component: () => import('../views/home.vue')
},
{
path: '/test',
name: 'test',
component: () => import('../views/test.vue')
},
// App.vue
<keep-alive include="test">
<router-view/>
</keep-alive>
----------------------------------------------------------------------------------------------------------------
补充: include/exclude 值的多种形式。
// 1. 将缓存 name 为 test 的组件(基本)
<keep-alive include='test'>
<router-view/>
</keep-alive>
// 2. 将缓存 name 为 a 或者 b 的组件,结合动态组件使用
<keep-alive include='a,b'>
<router-view/>
</keep-alive>
// 3. 使用正则表达式,需使用 v-bind
<keep-alive :include='/a|b/'>
<router-view/>
</keep-alive>
// 4.动态判断
<keep-alive :include='includedComponents'>
<router-view/>
</keep-alive>
// 5. 将不缓存 name 为 test 的组件
<keep-alive exclude='test'>
<router-view/>
</keep-alive>
// 6. 和 `<transition>` 一起使用
<transition>
<keep-alive>
<router-view/>
</keep-alive>
</transition>
// 7. 数组 (使用 `v-bind`)
<keep-alive :include="['a', 'b']">
<component :is="view"></component>
</keep-alive>
// test.vue
<template>
<div class="wrap">
<input type="text" v-model="inputVal">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test',
data(){
return {
inputVal:'',
}
}
}
</script>
此时切换路由,我们就会发现 test 文件内的 inputVal 会被缓存了,而 home 内的值没有被缓存。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路由中的 meta 属性来控制,是否需要缓存。
将 test 路由中的 meta 添加 keepAlive 属性为 true,表示当前路由组件要进行缓存。
// router.js
{
path: '/home',
name: 'home',
component: () => import('../views/home.vue')
},
{
path: '/test',
name: 'test',
meta:{
keepAlive:true
},
component: () => import('../views/test.vue')
},
keep-alive 代码可以结合 v-if 进行包裹,如果 meta 中的 keepAlive 为 true 进行缓存,否侧不进行缓存。
<keep-alive>
<router-view v-if="$route.meta.keepAlive" />
</keep-alive>
<router-view v-if="!$route.meta.keepAlive" />
实际开发中,我们可以结合路由守卫来实现需要缓存组件的缓存。
传送门:Vue 路由钩子(导航守卫)详解及应用场景
export default {
beforeRouteLeave(to, from, next) {
to.meta.keepAlive = true;
next();
}
}
</script>
2.2 生命周期函数
名称 | 描述 |
---|---|
activated | 在 keep-alive 组件激活时调用, 该钩子函数在服务器端渲染期间不被调用。 |
deactivated | 在 keep-alive 组件停用时调用,该钩子在服务器端渲染期间不被调用。 |
使用< keep-alive > 会将数据保留在内存中,如果要在每次进入页面的时候获取最新的数据,需要在 activated 阶段获取数据,承担原来created钩子中获取数据的任务。
被包含在 < keep-alive > 中创建的组件,会多出两个生命周期的钩子: activated 与 deactivated
activated:在组件被激活时调用,在组件第一次渲染时也会被调用,之后每次keep-alive激活时被调用。
deactivated:在组件被停用时调用。
注意: 只有组件被 keep-alive 包裹时,这两个生命周期才会被调用,如果作为正常组件使用,是不会被调用,以及在 2.1.0 版本之后,使用 exclude 排除之后,就算被包裹在 keep-alive 中,这两个钩子依然不会被调用!另外在服务端渲染时此钩子也不会被调用的。
什么时候获取数据?
当引入keep-alive 的时候,页面第一次进入,钩子的触发顺序 created -> mounted -> activated,退出时触发 deactivated。
当再次进入(前进或者后退)时,只触发 activated。
我们知道 keep-alive 之后页面模板第一次初始化解析变成 HTML 片段后,再次进入就不在重新解析而是读取内存中的数据。
只有当数据变化时,才使用 VirtualDOM 进行 diff 更新。所以,页面进入的数据获取应该在 activated 中也放一份。
数据下载完毕手动操作 DOM 的部分也应该在activated中执行才会生效。
最后
开源分享:【大厂前端面试题解析+核心总结学习笔记+真实项目实战+最新讲解视频】
也放一份。
数据下载完毕手动操作 DOM 的部分也应该在activated中执行才会生效。
最后
开源分享:【大厂前端面试题解析+核心总结学习笔记+真实项目实战+最新讲解视频】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UGb5uKz8-1715710288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