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故事】不想考地信,计算机又太卷,所以转型GIS开发

我毕业于一所普通双非院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和许多同学一样,毕业时我也曾将考研视为提升自己的主要路径。但因为一些个人事务,我错过了应届的考研报名。

大家都知道,错过应届考研后,一等就是一年。

我好不容易等来了第二年的备考期,但是时间越是临近,我的内心就越是纠结和动摇。这种纠结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对本专业未来的不确定,以及对跨考热门专业的不自信。

1.放弃本专业,想逃离“天坑”

首先,我明确地知道,我不想再考地信本专业的研究生了

地信这个听起来颇具科未来感的专业,在现实中的就业情况和发展路径,至少在我看来,并不那么理想。

我不想花费两三年的宝贵时间,去读一个自己并不看好的硕士,然后可能继续从事一份薪资和发展都有限的工作。

班里大部分同学本科毕业后,都去做了数据处理,少数不怕吃苦的去做了测绘。而考研对我的提升有限,我不想辛辛苦苦考个硕士,三年后找工作还是只能做“数据处理”。

这种“一眼能望到头”的感觉,让我开始犹豫,对考研“地信”专业产生了怀疑。

2.跨考计算机,竞争激烈

放弃本专业,最主流的选择似乎就是跨考计算机

那段时间,“万物皆可转CS”的口号不绝于耳,仿佛计算机是所有理工科专业的最终归宿

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片望而却步的“红海”,因为计算机专业的考研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我一个双非院校的背景,即便在初试侥幸过线后,在复试中几乎没有任何优势——没有拿得出手的项目、没有扎实的编程基础、没有亮眼的竞赛作品,再加上英语成绩并不出色,更让这条路更加困难。

我清楚地认识到,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脱不下长衫的大学生,我在我们家是个“成绩优秀”的大学生,但放在在成千上万的跨考大军中,我并没有什么竞争力。

3.尝试通过GIS开发转码

家里人似乎更支持我考研,但我更想走另外一条路——直接就业。

我对编程开发一直有比较大的兴趣,大学期间C#也学得还算扎实。GIS开发,恰好是地理信息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的交叉点。

它不像纯粹的计算机开发那样,需要和无数科班出身、天赋异禀的竞争者去挤独木桥;同时,它又比传统的GIS岗位更有技术含量和发展空间。

当然,这个决定也面临家人的不解。在他们看来,考研依然是提升学历、获取更好工作的最稳妥路径。

但我最终还是说服了他们,也说服了自己,决定为这个选择全力以赴。

4.在新中地的转变过程

下定决心后,我没有丝毫犹豫。

为了系统地将大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企业需要的实战技能,我选择来到新中地系统学习。

这半年,是一段纯粹且高强度的学习时光。

从前端技术栈(HTML/CSS/JavaScript)到数据库原理,到具体的GIS开发框架(如openlayers、cesium)应用。

毫不夸张地说,这些高密度的内容,几乎是比自己大学四年零散的编程知识点都要多,而且还涵盖了大量企业级项目开发的实战。

这个过程很辛苦,但我的目标明确,每学完一个阶段,掌握一个新技能,都能感觉到离目标更近一步,这种踏实的感觉是考研备考时从未有过的

5.给后来者的小建议

半年的学习结束,我开始整理简历、参加面试。

经过几轮面试,我拿到两个offer,最后选择去了南京一家上市公司的GIS开发岗位,起薪8500。

图片

图片

拿到offer的时候我很激动,因为最终的结果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我没有挤在考研的赛道上,也没有挑战竞争激烈的计算机领域。

我只是基于自身的专业背景和兴趣,找到了一个需求明确的切入点,并为此付出了努力。

写下这段经历,是想分享给那些和我一样,出身双非院校、对地信专业前途感到迷茫、在考研路上摇摆不定的学弟学妹们。

考研并非唯一的出路,硬卷热门专业也未必是最好的选择。退一步审视自己的优势和兴趣,或许更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我的经历不是走出迷茫的唯一途径,但希望我的经历能对其他双非学校、对未来感到迷茫的地信专业同学提供一点参考。

webgis开发学习资料戳↓小助手免费获取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