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路由组成:
ip route-static 【目标IP】【子网掩码】【出接口】【下一跳地址】【优先级】
目标IP:其中目标IP网段是指的流量的要访问的目的地址;
子网掩码:子网掩码结合目标IP使用,确定网络号和主机号;
出接口:从设备的哪个接口发出;
下一跳:规定发给哪个地址。
优先级:优先级数字越小优先级越高,配置到达相同目的地的多条静态路由,如果指定相同优先级,则可实现负载分担;如果指定不同优先级,则可实现路由备份。默认优先级为60。
不同网络环境中静态路由有不同的目的:
简单网络结构,只需配置静态路由就可以使网络正常工作。
复杂网络环境,配置静态路由可以改进网络的性能,并可为重要的应用保证带宽。
手动配置静态路由,可以指定数据包从源到目的的固定路径,避免了动态路由协议在选择路径时可能产生的不确定性和收敛时间。
动态路由协议(如 RIP、OSPF 等)需要定期发送路由更新报文来维护路由表,这会占用一定的网络带宽和设备 CPU 资源。
对于关键应用,可以为其指定专用的链路,确保其带宽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将其他流量分配到其他链路,避免网络拥塞。结合 QoS 策略使用,在路由器或交换机上配置QoS策略,对关键应用的流量进行分类、标记和优先级设置。可以通过访问控制列表(ACL)来识别关键应用的流量。
限制网络流量的流向,避免不必要的流量进入关键网络区域,从而减少潜在的安全威胁和攻击风险。
VPN实例中使用,主要用于VPN路由的管理。在相关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防火墙)上配置静态路由,指定特定的流量通过 VPN 隧道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