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C 60068-2-31:2008 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颁布的一份至关重要的环境试验标准,其全称为“环境试验 第2-31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c:粗率操作造成的冲击(主要用于设备型样品)”。该标准专门用于评估在运输、安装、使用或维护过程中,可能因粗率操作而遭受跌落、倾倒或翻倒的电子电工产品(即“设备型样品”)的结构完好性。
一、核心目的与适用范围
该标准的核心目的并非模拟产品在运输箱内的随机振动,而是聚焦于产品本身在“开箱后”至“安装就位前”这一最脆弱阶段所面临的力学风险。例如,一名技术人员在搬运服务器、一名消费者在移动电视机、或一名工人在安装工业控制器时,可能发生的意外失手跌落或放置不稳导致的倾倒。
因此,它主要适用于那些在生命周期内需要被多次移动、搬运或安装的“设备型”产品,如台式计算机、显示器、音响设备、实验室仪器、中小型工业控制柜等,而不适用于一次性封装运输的消费类小产品(它们通常遵循ISTA、ASTM D5276等包装跌落测试标准)。
二、两种关键测试方法详解
标准主要规定了两种独立的测试方法,用以模拟不同的真实场景:
-
自由跌落 (Free Fall):
-
模拟场景: 模拟产品从搬运者手中或工作台面等高度意外跌落到地面的情况。
-
测试方法: 将样品从规定的高度(标准中给出了推荐高度,如25mm, 50mm, 100mm, 250mm, 500mm, 1000mm)以自由落体的形式释放,撞击一个坚硬、坚固的刚性基础(通常是混凝土或钢质平台)。测试要求对样品可能撞击到的每个底角、底棱及底面分别进行。
-
关键点: 高度选择取决于产品的重量、预期使用场景和可靠性要求。测试的严酷等级由跌落高度决定。
-
-
倾跌与翻倒 (Toppling and Tilting):
倾跌与翻倒 (Toppling and Tilting):-
模拟场景: 模拟产品在放置于桌面或地面时,因重心不稳、受到外力碰撞或自身结构问题而向前、向后或向侧面倾倒的情况。
-
测试方法: 将样品稳定地放置在一个水平面上,然后将其从一个底棱或一个底角上缓慢且稳定地倾斜,直至其重心越过支点后自然翻倒,撞击测试平台。标准规定了具体的倾斜引导方式(如使用绳索牵引)。
-
关键点: 此测试主要考察产品在倾倒撞击时,其外壳、面板、内部支架及组件(如硬盘)的抗冲击能力。通常需要对每个底边和每个底角各进行一次。
-
三、测试流程与结果判定
标准详细规定了测试前的预处理(如样品状态)、初始检测(功能与机械检查)、测试过程中的严格操作(如释放机制)、测试后的恢复以及最终检测。
最终检测是评判成败的关键。试验结束后,样品需要接受全面的视觉检查和功能测试。可接受的结果通常包括:
-
外壳可能有轻微、合理的刮痕或凹陷。
-
不可接受的结果(即测试失败)包括:
-
外壳破裂、铰链或卡扣断裂,导致安全性能下降(如触及带电部件)。
-
内部结构(如PCB板、支架)出现裂纹或永久性变形。
-
产品功能失效,性能参数超出允许容差。
-
任何可能影响安全性的损坏。
-
四、重要价值与应用意义
IEC 60068-2-31:2008 为制造商提供了一个高度标准化、可重复且客观的验证工具。通过实施该测试,企业能够:
-
提升产品可靠性: 在设计阶段发现并改进结构缺陷,增强产品抗意外冲击的能力。
-
降低售后成本: 减少因搬运损坏导致的退货、维修和保修索赔。
-
增强市场竞争力: 证明产品坚固耐用,满足客户和行业对高质量产品的期望。
-
确保符合性: 满足其他国际标准、行业规范或客户合同中引用的相关测试要求。
总之,IEC 60068-2-31:2008 是一项专注于产品“开箱后”生存能力的经典力学测试标准。它通过科学模拟跌落和倾倒这两种最常见的事故,迫使设计缺陷在实验室中暴露出来,从而驱动设计和材料的优化,最终交付给用户更坚固、更可靠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