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回顾
(1)为了将一字节数据串行移位到移位寄存器中,必须有( )
A. 一个时钟脉冲
B. 八个时钟脉冲
C. 数据中每个 1 都需要一个时钟脉冲
D. 数据中每个 0 都需要一个时钟脉冲
✅ 答案:B
🔍 解析:
一字节包含 8 位数据。在串行输入方式下,每次只能传输一位数据,因此要完成一个字节的移位操作,必须使用 8 个时钟脉冲,每一位对应一个时钟上升沿或下降沿。
(2)异步计数器和同步计数器的区别是( )
A. 状态转换图中状态的个数
B. 所使用触发器的类型
C. 时钟脉冲信号的数量
D. 计数器中各个触发器的翻转时刻不同
✅ 答案:D
🔍 解析:
- 同步计数器:所有触发器共享同一个时钟信号,同时翻转;
- 异步计数器:后一级触发器由前一级输出驱动,存在时间延迟,导致各触发器翻转时刻不同;
这是两者最本质的区别。
(3)计数器的“模”是( )
A. 触发器的个数
B. 状态转换图中稳定状态的个数
C. 状态编码中对应的十进制数的最大值
D. 一秒内再循环的次数
✅ 答案:B
🔍 解析:
“模”指的是计数器能够表示的不同状态总数。例如:
- 模 4 计数器可以表示 0, 1, 2, 3 四种状态;
- 模为 N 的计数器,其状态数也为 N。
所以正确答案是 B。
(4)5 位二进制计数器的最大模是( )
A. 8
B. 16
C. 32
D. 64
✅ 答案:C
🔍 解析:
n 位二进制计数器最多能表示 2n2^n2n 个不同状态,即最大模为:
25=32 2^5 = 32 25=32
(5)三个模 10 计数器级联,形成几进制计数器?( )
A. 十
B. 一百
C. 一千
D. 一万
✅ 答案:C
🔍 解析:
多个计数器级联时,总模为各级模的乘积。因此:
10×10×10=1000 10 \times 10 \times 10 = 1000 10×10×10=1000
即构成一个模为 1000 的计数器,也就是一个 千进制计数器。
(6)一个频率为 10MHz 的时钟脉冲,作为一级联计数器的时钟脉冲输入信号,该计数器由一个模 5 计数器、一个模 8 计数器和两个模 10 计数器级联组成,在该计数器的各个输出端,可能获得的最低信号频率是( )
A. 10kHz
B. 5kHz
C. 2.5kHz
D. 250Hz
✅ 答案:D
🔍 解析:
整个系统的总模为:
5×8×10×10=4000 5 \times 8 \times 10 \times 10 = 4000 5×8×10×10=4000
输入频率为 10 MHz,经过模 4000 分频后的输出频率为:
10 MHz4000=10×1064000=2500 Hz=2.5 kHz \frac{10 \text{ MHz}}{4000} = \frac{10 \times 10^6}{4000} = 2500 \text{ Hz} = 2.5 \text{ kHz} 400010 MHz=400010×106=2500 Hz=2.5 kHz
但注意,题目问的是“可能获得的最低信号频率”,如果取最后一级输出(即分频最多的),则最终输出频率为:
10 MHz5×8×10×10=250 Hz \frac{10 \text{ MHz}}{5 \times 8 \times 10 \times 10} = 250 \text{ Hz} 5×8×10×1010 MHz=250 Hz
因此选 D 是正确的。
二、总结
题号 | 正确答案 | 关键知识点 |
---|---|---|
(1) | B | 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 |
(2) | D | 同步 vs 异步计数器 |
(3) | B | 计数器“模”的定义 |
(4) | C | 二进制计数器的状态数量 |
(5) | C | 级联计数器的模计算 |
(6) | D | 多级分频后的最低输出频率 |
📌 复习建议:
- 掌握移位寄存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方式;
- 区分同步与异步计数器的工作机制;
- 理解并熟练应用“模”的概念进行计数器设计;
- 熟练掌握多级级联计数器的分频计算方法。
三、扩展练习推荐
- 设计一个模为 6 的同步加法计数器,画出状态转换图并列出真值表。
- 使用 JK 触发器实现一个模为 10 的异步减法计数器。
- 若有一个模为 12 的计数器,它最少需要几个触发器?
- 一个 100kHz 的时钟信号通过一个模为 20 的计数器后,输出频率是多少?
📚 如果你正在准备数字电子技术期末考试,这篇选择题详解将帮助你快速掌握核心概念,祝你考试顺利!
👨💻 如有疑问或需要补充内容,请在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