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32)
- 收藏
- 关注
原创 分班查询功能重磅上线,开启家校沟通新体验!
开学季又要到了,每年这时候,分班信息的传达是不是都让大家头疼不已😩 别担心,「小二查成绩」小程序的分班查询功能重磅上线,轻松帮你解决这个大难题!2️⃣ 高效查询:家长们再也不用焦急等待通知,自己就能快速查询孩子分班信息,减少老师的沟通负担。3️⃣ 安全可靠:设置了严格查询条件,像 “姓名” 和 “身份号后 6 位”,保障学生信息安全。4️⃣ 便捷沟通:查询结果直接显示班级群二维码,家长一键就能加入班级群,家校交流无缝对接。新学期,用「小二查成绩」分班功能,让繁琐的分班通知变得简单又高效,赶紧用起来吧!
2025-08-28 17:15:02
522
原创 分班结果一键发布,无需私聊,无需刷屏,通知到位率100%
🌟操作超简单:先整理好新生分班信息的Excel表格,打开“小二查成绩”小程序,点击“去发布成绩”,上传表格。设置好查询条件,比如“姓名”和“身份号后6位”,再添加班级群二维码。分班查询系统创建好后,直接点击“转发/分享”生成二维码,打印出来贴到校门口或公告栏,家长们扫码就能查到分班信息,还能直接加入班级群。老师,开学季又要忙分班通知了?用“小二查成绩“小程序,分班结果一键发布,家长扫码就能查,通知到位率100%,省心又省力!🎉老师们,这个小程序真的超方便,再也不用一个个私聊家长了,也不用担心通知不到位。
2025-08-28 11:47:32
184
原创 家长必读:开学前后,如何帮助孩子 “收心” 平稳过渡?
若孩子表现出焦虑,不要否定 “别担心”,而是共情 “开学要适应新老师,确实会有点紧张”,再一起探讨解决办法,比如 “遇到问题可以找老师帮忙”,帮孩子建立信心。别让孩子在开学前突击补作业,可每天安排 1-2 小时学习时间,优先完成未收尾的暑假作业,再穿插预习新学期的简单内容,比如翻阅语文课本、背诵英语单词等,难度以孩子能轻松完成为宜,避免因任务过重产生抵触情绪。同时家长自身也要调整状态,减少在家刷手机、追剧的时间,多陪伴孩子阅读或交流,用积极的家庭氛围带动孩子,让 “收心” 过程更顺畅。
2025-08-28 11:45:18
144
原创 教师职业倦怠:识别要点、应对方法与教学热情重拾途径
咱们只要先把新生的分班信息整理成简单的 Excel 表格,再在微信上找到这个小程序,跟着步骤上传表格、设置好查询条件,最后生成二维码打印出来贴在公告栏,家长自己扫码就能查到孩子的分班信息,还能直接进班级群,咱们也能省不少事,腾出更多时间琢磨教学、调整状态。还有身体反应,经常觉得累,明明没干什么重活,却浑身没力气,晚上还容易失眠,这些都是倦怠的信号。当看到学生因为你的讲解,突然明白一个难题,或者收到他们偷偷塞过来的小纸条,上面写着 “老师您今天讲得真有意思”,那种满足感,能一下子把疲惫冲散。
2025-08-27 16:21:20
535
原创 家校沟通的“堵点”如何打通:一位资深教师的观察
家长们扫码就能快速查询到孩子的分班信息,还能直接加入班级群,方便后续的日常交流。好不容易挤出点时间来和家长沟通,却发现有些家长要么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要么沟通方式太传统,效率低下。还有些学校用上了专门的家校沟通软件,功能更强大,不仅能发消息,还能上传孩子的作业、考试成绩,让家长一目了然。老师和家长沟通时,不要只是泛泛地说孩子好或者不好,要具体说说孩子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比如,定期给家长发一些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让家长知道孩子在学校学到了什么,进步在哪里。只有双方互相信任,沟通才能顺畅。
2025-08-27 16:07:51
916
原创 Excel表格秒变智能查询系统?这个开学分班黑科技,拯救焦头烂额的你!
开学季分班工作迎来智能助手,小二查成绩小程序可将Excel表格快速转换为智能查询系统。老师只需上传分班表格,家长通过扫码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后6位即可立即查询结果,还能一键加入班级群。该工具解决了传统分班信息传递效率低、工作繁琐的问题,让分班工作变得轻松便捷。
2025-08-26 16:28:06
386
原创 打造班级凝聚力的几个小妙招,简单又有效
新班级常面临凝聚力不足的问题。三个简单方法能有效提升:1)创建班级专属标志和仪式,增强归属感;2)通过共同活动培养合作意识;3)关注个体需求,营造温暖氛围。这些方法不需复杂操作,日常小事即可见效。班主任还可利用小二查成绩等工具节省分班时间,将更多精力投入班级建设。
2025-08-26 15:02:05
1358
原创 你的课堂为什么留不住学生?可能是少了这 3 点吸引力
上周听隔壁班李老师吐槽,说自己花了 3 个小时备的语文课,上课的时候却发现,后排有个男生偷偷在抽屉里看漫画,还有两个女生低着头传纸条。她当场没忍住发了火,可课后学生却跟班长说:“这课太无聊了,听着听着就走神了。其实不止李老师,很多老师都有过类似的困惑:明明自己把知识点梳理得清清楚楚,板书也写得工工整整,可学生就是提不起劲。不是眼神游离,就是小动作不断,甚至还有人直接趴在桌上睡觉。到底是学生太叛逆,还是我们的课堂,少了能 “抓住” 他们的吸引力?
2025-08-25 17:50:28
1124
原创 分班查询,一键轻松搞定!
每到开学季,老师们最头疼的莫过于分班工作:整理学生名单、手动分配班级、逐个通知家长和学生……繁琐的流程不仅耗时耗力,还容易出错,让人压力倍增。使用"小二查成绩"的分班功能,老师只需上传包含学生分班信息的电子表格,系统自动生成专属分班查询平台。,让分班工作变得简单高效。只需简单几步,老师就能快速发布分班结果,学生和家长也能随时随地查询,再也不用担心信息错乱或通知延迟。让"小二查成绩"的分班功能帮您告别繁琐,用科技让新学期的工作更轻松!,还能直接扫描对应班级群的二维码,快速加入班级群,获取最新通知。
2025-08-19 17:30:16
413
原创 陪伴,是挫折教育最暖的底色
小区里的张姐最近总愁眉苦脸,原来她听说 “挫折教育能锻炼孩子”,就故意给上小学的儿子设置障碍:让孩子自己走两公里上学,故意把他的作业本藏起来,甚至在孩子比赛失利时说 “早知道你不行”。这让我想起邻居李老师的做法 —— 她女儿竞选班长失败后,母女俩坐在操场台阶上吃冰棍,李老师只说了句 “妈妈上学时也被选掉过,那感觉确实不好受”,孩子反而擦干眼泪说 “下次我再试试”。你要是累了就歇会儿,想练就再试试,爷爷在这儿陪着你。风雨自有到来的时刻,我们要做的,是在那一刻牵住孩子的手,告诉他:“没关系,咱们一起想办法。
2025-08-15 15:37:26
575
原创 批评要对着镜子练,表扬要当着众人说
有次我碰巧听到,她本来想说 “你怎么又做错了,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练着练着就改成了 “这道题你上次做对过,这次是不是粗心了?批评时多想想自己的语气,表扬时多给孩子一些掌声,看似简单的两件事,却能让教育的效果大不一样。就像给花剪枝,得看准了地方,轻轻下手,要是对着根乱砍,花早就死了。其实孩子就像小树苗,不仅需要雨露滋润,也需要阳光照耀,而当众的表扬,就是最温暖的阳光。老话说 “批评要对着镜子练,表扬要当着众人说”,这话听着简单,实则藏着教育的大学问。所以说,批评对着镜子练,不是软弱,是智慧;
2025-08-15 15:19:56
368
原创 允许孩子慢慢来,是父母最难得的智慧
这让我想起教育家说过的一句话:“教育就像养花,要一边观察一边等待,根扎得深了,花自然会开。” 这些场景像一面镜子,照出许多父母在教育中的焦虑 —— 我们总希望孩子快一点,再快一点,却忘了成长本就该像春藤爬墙,需要慢慢缠绕、静静扎根。” 成长就像季节更替,春天播种后,总要经过夏日的孕育,才能迎来秋天的收获,急不得,也催不得。有位老教师曾说:“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种子,有的春天发芽,有的秋天结果,强行催熟只会让果实变味。就像公园里的小树,有的长得快些,有的长得慢些,但只要有足够的阳光雨露,最终都会长成参天大树。
2025-08-14 14:25:02
549
原创 孩子像树:三年可见成绩,十年方见格局
当其他孩子还在为短期的成绩苦苦挣扎时,他已经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崭露头角,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就是格局带来的差异。这样的孩子,就像那些在恶劣环境中依然努力扎根生长的树木,虽然暂时没有娇艳的花朵和繁茂的枝叶,但他们的根基却无比稳固,未来有着无限的可能。比如在学业上,孩子通过努力学习,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像小树苗在精心的照料下,长出了翠绿的叶子,看起来生机勃勃。这样的教育方式,可能在短期内会看到成绩的提升,但从长远来看,却限制了孩子的发展,让他们失去了探索世界的热情和创新的能力。
2025-08-14 11:25:48
886
原创 教育最动人的风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真正的教育者从不用鞭子驱赶灵魂,而是像星星一样,静静发光,让迷途的灵魂自己找到方向。” 这句话让在场的人都红了眼眶。这就是教育最神奇的地方:它不用 loud 的说教,而是像春雨一样,慢慢渗进灵魂的缝隙,让那些紧闭的门自己打开。就像一位老教师说的:“我们教的不是课本里的字,是让这些字在心里发芽,长出体谅和尊重。这些发生在身边的故事,都在诉说同一个道理:教育的真谛,是用一个灵魂的温度,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觉醒。当知识的传授变成灵魂的相遇,那些课本之外的成长,那些分数无法衡量的蜕变,才是教育最动人的风景。
2025-08-12 15:39:15
673
原创 好老师的四个标准:眼里有光,心中有爱,手中有尺,脚下有路
古人说 “身教重于言教”,老师走过的路,其实就是给学生最好的路标。就像农民种庄稼,既要浇水施肥,也要修枝剪叶,老师的尺子,量的是是非对错,护的是孩子的成长底线。就像老话说的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老师眼里的光,其实就是照亮孩子潜能的那束光。我们或许记不清当年课本里的知识点,但总会记得那个眼里有光、心中有爱的人,是如何用一把温柔的尺子,陪我们走过人生最初的路。一个好老师能在孩子心里种下影响一辈子的种子,而判断好老师的标准,无外乎这十二个字:眼里有光,心中有爱,手中有尺,脚下有路。
2025-08-12 15:26:32
496
原创 教师的光芒不在于照亮别人,而在于点燃自己
王老师没有把自己困在三尺讲台,而是让自己活成了一本立体的教材,他对生活的热爱像火种,自然点燃了孩子们对世界的好奇。” 教育的本质,是教师用自己的生命状态去影响另一个生命状态,当教师自身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周围的人自然会感受到光和热。这种光芒或许不像蜡烛那样耀眼,却像星星一样持久,在潜移默化中,让每个靠近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轨道,发出自己的光。其实好老师更像篝火,不是默默消耗自己去照亮远方,而是先点燃自己,让火焰自然吸引众人围拢,在温暖的跳动中,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光。
2025-08-08 15:08:18
1094
原创 错题本:比补习班更实在的提分神器
有意思的是,整理到第三周,朵朵突然拍着桌子说:“妈,我发现凡是画错电路图的,都是没先找电源正极!我表姐是重点中学的班主任,她总说:“看一个学生会不会学习,不用看成绩单,翻错题本就知道。我侄女用这个方法,半年内英语完形填空的错误率从 12 个降到 3 个,她说:“每次翻看错题本,就像在和过去的自己对话,知道哪里容易掉坑。有个学生的错题本上,一道化学方程式题旁边贴了三张便利贴:第一张写着 “第一次错把催化剂当成反应物”,第二张标着 “第二次配平忘了原子守恒”,第三张画着个笑脸:“第三次终于记住啦!
2025-08-08 14:17:40
354
原创 教育的本质:唤醒生命里的种子
" 这让我想起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教育的技巧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反观有些所谓的 "精英教育",只盯着分数和名校,培养出的孩子可能精通公式却不懂同情,擅长竞争却不会合作,这恰恰偏离了教育的本质。" 我们常常把教育当成塑造人的工具,却忽略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种子,有的适合当乔木,有的适合做灌木,强行修剪只会扭曲生长。" 教育不该是提前透支的生长,而应是顺应天性的引导,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会生存,在感悟中懂得生活。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让人永远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对生命的尊重,对美好的追求。
2025-08-07 15:15:59
662
原创 暑假,没必要紧赶慢赶地为孩子塞满每一个空隙
作家莫言回忆童年时,总说最宝贵的记忆是在田野里追蝴蝶、看云彩的日子,那些无人管束的时光,反而滋养了他的文学灵感。反观现在,很多孩子的暑假被精确到分钟,连吃水果的时间都要穿插英语单词,看似高效,实则剥夺了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时间应当安排满种种吸引人的活动,做到既能发展他的思维,丰富他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又不损害童年时代的兴趣。就像老面发酵需要时间,孩子的成长也需要留白。那些在树荫下追逐嬉戏的午后,那些趴在地上看蜗牛爬行的瞬间,那些对着晚霞发呆的时刻,都是成长不可或缺的养分。
2025-08-07 11:34:40
665
原创 拖延不是懒,而是孩子缺了这 3 种能力
当家长放下 “孩子懒” 的偏见,帮他们培养目标拆解、情绪调控和自我激励的能力,就会发现:原来那个拖延的孩子,只是需要一点方法和耐心。心理学中有个 “飞轮效应”,说的是让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要花很大力气,可一旦转起来,维持它转动就很容易。” 尊重的前提是理解,当孩子对着作业发呆时,与其催他 “快做”,不如帮他把任务拆解开。后来才发现,她不是不会做,而是一遇到稍有难度的题目就紧张,觉得 “我肯定做不出来”,于是干脆拖着不做。” 这才明白,他不是懒,而是看不到努力的意义,缺少坚持下去的动力。
2025-08-06 16:34:42
606
原创 养出独立娃,父母要学会 “三不帮”
简单的一句话,既保住了自己的尊严,又没伤和气。我表姐的做法很值得借鉴,她家孩子刚上一年级时,每天放学书包像个垃圾桶,表姐没有直接动手收拾,而是和孩子一起画了张 “物品回家路线图”,教他给课本分类、给文具找固定位置。我同事老周的做法很特别,他女儿遇到作业难题时,他从不说 “我教你”,而是问 “你觉得从哪里开始想?学习就像学游泳,父母不能总抱着孩子划水,得让他自己呛几口水,才能找到换气的节奏。看着小林在露营地手足无措的样子,突然明白:父母最该做的不是为孩子扫平所有障碍,而是培养他跨越障碍的能力。
2025-08-06 15:33:57
520
原创 育儿的矛盾:在期盼与不舍间慢行
我们既盼着他们挣脱怀抱去闯荡,又舍不得他们松开紧握的小手,这种拉扯恰恰证明,爱从来都不是单向的奔赴,而是在牵挂中学会放手。”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我突然发现,那个需要我弯腰才能拥抱的小孩,已经快到我的肩膀了。或许育儿就是这样,在 “快点” 与 “慢点” 的拉锯里,我们慢慢学会:所谓成长,不仅是孩子的蜕变,更是父母的修行。那些既盼着他们长大,又舍不得时光流逝的日子,终会变成生命里最温暖的印记 —— 因为爱得深,才会既勇敢放手,又温柔挽留。这种矛盾不是矫情,而是藏在岁月里的深情,值得每个父母慢慢品味。
2025-08-05 16:05:03
313
原创 不要在小事上消耗孩子
我邻居家的男孩小宇,曾经是个数学迷,可妈妈总盯着他写作业的姿势 ——“握笔太松”“肩膀歪了”“本子没放正”,半小时的作业要被打断十几次。三个月后,女孩的成绩明显提升,性格也变得开朗了。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你给她设定的 “小事标准” 越多,她在大事上的能量就越弱。就像我们带孩子去爬山,与其一路上纠正他 “走路姿势不对”“呼吸节奏不好”,不如让他尽情去看路边的野花,去听林间的鸟鸣,去感受登顶时的风。那些所谓的 “小事”,就像路上的小石子,偶尔踢到没关系,只要方向没错,总能走到想去的地方。
2025-08-05 14:51:00
1024
原创 哈佛研究:0-6 岁大脑发育黄金期,做好这 4 件事孩子更聪明
邻居家的双胞胎,从出生起就坚持晚上 7 点半入睡,早上 7 点起床,现在 5 岁的他们,不仅很少生病,反应速度也比同班同学快。邻居家的小男孩壮壮就是个例子,他妈妈带娃时总像个 “话痨”:“你看这朵花是粉白色的,摸起来软软的”“咱们现在要上台阶啦,一步、两步”。从今天起,就从这 4 件事做起,相信多年后你会发现,那些悄悄付出的时光,都变成了孩子大脑里最珍贵的财富。哈佛研究告诉我们的,其实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而是那些看似平常的细节:多跟孩子说说话,陪他读绘本,让他尽情玩耍,帮他养成好作息。
2025-08-05 11:02:12
1059
原创 最佳家庭教育法则:“三多、三少、三不要”
小区里的张阿姨家有对双胞胎,哥哥学画画总被夸 “颜色搭配很大胆”,弟弟练钢琴常被说 “比上次流畅多了”。同事小李曾为了升职把孩子送回老家,直到孩子被诊断出 “社交焦虑” 才猛然醒悟,如今他每天雷打不动陪孩子读半小时书,周末一起爬山,孩子的笑容渐渐多了起来。心理学上有个 “花盆效应”,说的是花儿在花盆里长得很好,换到大田就可能枯萎,孩子被过度控制,也会失去独立面对世界的能力。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人们总结出 “三多、三少、三不要” 的家庭教育法则,看似简单的九个字,却藏着亲子相处的大智慧。最后是 “三不要”。
2025-08-04 16:22:18
370
原创 家长 “闭嘴” 10 天,孩子的变化藏着成长的真相
就像邻居家的男孩小宇,每次穿衣服都要妈妈念叨 “天冷加外套”,直到有次妈妈出差,他居然穿着短袖在深秋的操场跑了一整天 —— 不是故意逞强,而是他根本没学会根据天气判断穿什么。” 更意外的是,那 10 天里女儿自己整理了书包,甚至记得给盆栽浇水 —— 这些以前需要天天提醒的事,突然就会了。她说最惊喜的不是孩子作业写快了,而是有天儿子突然说:“妈妈,其实我知道你以前说那么多是为我好。当家长愿意闭上嘴,竖起耳朵,低下头,才能看到孩子真正的样子 —— 那个其实早就准备好长大,只是在等我们放手的小小身影。
2025-08-04 15:40:46
242
原创 教育就是,左手抓习惯,右手抓态度
教育是一场漫长的修行,在这条路上,老师、家长都是引路人,而引路的关键,就在于左手紧紧抓住习惯,右手牢牢把握态度。习惯是成长的基石,态度是前行的动力,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孩子的未来铺就坚实的道路。
2025-08-01 16:45:52
513
原创 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 5 个关键密码
北京某重点小学的张老师分享过她的经历:刚入职时总觉得教案写得完美就行,结果一上讲台就卡壳 —— 预定 20 分钟的内容 10 分钟就讲完了,剩下的时间只能尴尬地让学生自习。有次她记录下 "学生对拟人句的理解总不到位",周末翻日志时发现这个问题已经出现三次,于是专门设计了 "给桌椅起名字"" 和花草对话 " 等趣味练习,很快解决了这个难题。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扎根课堂夯实基础,拜师学艺借鉴经验,换位思考理解学生,反思总结沉淀智慧,持续学习保持活力,这五个密码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了快速成长的完整路径。
2025-08-01 09:58:01
533
原创 中小学生暑假需养成的 9 个好习惯
正如《黄帝内经》里说的 “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规律的作息能让孩子保持充沛的精力,无论是学习还是玩耍都能事半功倍。江苏有户人家,暑假让上小学的孩子负责倒垃圾、整理自己的房间,开学后老师发现这个孩子的责任心明显增强,连作业本都比以前整齐了。” 不用安排复杂的活儿,让孩子摆碗筷、擦桌子、给花草浇水,在这些小事里,他们会慢慢明白 “家庭不是爸爸妈妈的独属,自己也是一份子”。” 不用要求写得多好,让孩子把每天印象最深的事记下来,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画,都是成长的珍贵纪念,也能锻炼表达能力。
2025-07-30 15:13:26
916
原创 暑假如何让孩子做好近视防控?
暑假到了,孩子们终于可以暂时放下繁重的学业,享受一段轻松的时光。不过,家长们可别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近视防控。暑假可是近视防控的关键时期,因为孩子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稍不注意,视力就可能“滑坡”。那么,暑假期间该如何帮助孩子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呢?
2025-07-30 14:48:17
924
原创 在线教育崛起,传统教师的“危”与“机”
聪明的教师已经在 “危” 中找到 “机”。在线课程可以把 “三角形面积公式” 讲得清清楚楚,但当学生因为算错题目而沮丧时,只有身边的老师能拍拍他的肩膀说:“上次你连公式都记不住,现在已经能算出大半了,进步藏在错题里呢。就像钢笔的出现没有淘汰书法家,汽车的普及没有淘汰导游,在线教育的崛起,最终会让真正优秀的教师站得更稳。在线教育能让知识传播得更快、更远,却代替不了老师在学生迷茫时说的那句 “别着急,咱们再试试”,代替不了作业本上那句 “这个想法很特别” 的批注,代替不了运动会上和学生一起为班级加油的呐喊。
2025-07-29 17:07:04
405
原创 隔代养育矛盾多?三招让老人和父母教育观一致
父母也不再强硬拒绝喂食,而是规定"自己吃半碗就能让奶奶喂剩下的"。"老人的经验里藏着对孩子的疼爱,父母的理念里藏着对科学的信任,与其争论方法,不如先找到那个共同的"靶心"。有天孩子确实因为穿太多起了热疹,小林没说"你看我说对了吧",而是翻出体温记录给婆婆看:"妈您看,这几天孩子体温总比平时高0.3度,医生说这就是穿太多的信号。它更像种庄稼,老人带来的"老经验"像农家肥,父母掌握的"新方法"像科学灌溉,两者结合,才能长出最茁壮的禾苗。就像老话说的"隔代亲,亲在心",所有矛盾的起点都是爱,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2025-07-29 16:03:16
739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