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工业和科技领域,焦耳加热设备因其高效、精准的加热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和实验场景。然而,随着设备功率和运行频率的不断提高,散热问题成为了制约设备性能和寿命的关键因素。如何有效管理焦耳加热设备产生的热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种新型热管理材料的突破
近期,西安交通大学宋建伟教授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兼具高导热性和电绝缘性的热管理混合膜。这种由芳纶纳米纤维(ANF)和膨胀石墨(EG)组成的混合膜,通过独特的制备工艺,实现了卓越的热管理性能,为解决焦耳加热设备的散热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1:a)ANF、EG和ANF/EG杂化膜的制备工艺示意图以及ANF/EG杂化膜具有高导热性和电绝缘性能的机理。b)ANF/EG杂化膜在微电子器件和电子封装中的潜在应用。
高导热性与电绝缘性的完美结合
在焦耳加热设备中,高导热性材料能够快速传导热量,防止设备过热;而电绝缘性则确保设备在高电压或高电流环境下安全运行。西安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这种混合膜,正是完美地平衡了这两者的需求。
-
高导热性:该混合膜的面内热导率高达40.59 W/(m·K),远高于传统散热材料。这意味着它能够快速将焦耳加热设备产生的热量传导出去,有效降低设备运行温度。在实际测试中,该材料可显著降低CPU温度23℃,比市售硅脂高出8℃,展现出卓越的散热性能。
-
优异的电绝缘性:即使在膨胀石墨含量高达50 wt.%的情况下,该混合膜仍能保持4.70 × 10⁹ Ω·cm的电绝缘性能。这一特性使其在高电压或高电流环境下能够安全使用,防止电击穿,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图2:a) ANF 的 TEM 图像。b、c) 热冲击获得的膨胀石墨的 SEM 图像。d) ANF/EG 混合膜的 TEM 图像。e、f) ANG/EG 混合膜的横截面 SEM 图像。
灵活的材料特性与可扩展性
除了卓越的热管理性能外,这种混合膜还具有良好的柔性和可扩展性。它可以通过简单的工艺制备成不同尺寸和形状的膜材,能够灵活应用于各种焦耳加热设备的设计中。无论是小型的实验室加热装置,还是大型的工业加热系统,这种材料都能提供可靠的热管理解决方案。
图3:a) 不同EG含量的ANF/EG杂化膜的体积电阻率(红线代表电绝缘标准(10⁹ Ω·cm))。b) ANF/EG膜的电绝缘示意图。c) 不同温度下ANF/EG杂化膜(50 wt.%)的尺寸变化和热膨胀系数。d) 不同EG含量的ANF/EG杂化膜的平面热扩散率。e) 不同EG含量的ANF/EG杂化膜的热导率。
为焦耳加热设备带来新机遇
对于焦耳加热设备而言,这种新型热管理混合膜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有效解决设备的散热问题,还能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混合膜可以作为加热元件的封装材料,或者集成到散热模块中,为设备提供全方位的热管理支持。
此外,该材料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可控,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前景。随着进一步的研发和优化,这种兼具高导热性和电绝缘性的混合膜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焦耳加热设备的升级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图4:a) 热管理性能测试装置示意图。将导热膜放置在热源下方,并用红外热像仪测试热源的温度。b) 使用PI、ANF和ANF/EG(50 wt.%)作为散热基材,热源的红外热图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c、d) 使用不同热管理材料的热源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安全性与可扩展性验证
除了性能测试外,研究团队还对这种混合膜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进行了验证。在燃烧试验中,ANF/EG杂化膜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其热释放速率远低于传统材料,显示出优异的防火性能。此外,该材料还可以通过简单的工艺实现大规模生产,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图5:a) 燃烧试验过程中ANF膜的照片。b) ANF/EG(50 wt.%)膜的照片。c) ANF膜和ANF/EG(50 wt.%)膜的热释放速率曲线随温度的变化。d) ANF膜和ANF/EG(50 wt.%)膜在氮气气氛下的TGA曲线(d)和DTG曲线(e)。
结语
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高效的热管理材料对于各类设备的性能提升至关重要。西安交通大学宋建伟教授研究团队开发的这种芳纶纳米纤维/膨胀石墨混合膜,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为焦耳加热设备的散热问题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材料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