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软件测试:【深度解析SQL注入攻击原理和防御原理】

SQL注入(SQL Injection)是一种将恶意SQL代码插入或“注入”到应用程序的输入参数中,进而欺骗后端数据库服务器执行非预期命令的Web安全漏洞。SQL注入的本质在于数据与代码的混淆,即程序将用户输入的数据错误地当作了SQL代码的一部分执行。

SQL注入攻击原理:

指令拼接缺陷
传统应用程序使用字符串拼接方式构造SQL语句:
String sql =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 + username + "' AND password = '" + password + "'";

当用户输入正常值(如admin和secret123)时,SQL语句正常: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admin' AND password = 'secret123'

然而,若攻击者在用户名字段输入' OR '1'='1' --,整个SQL语句变为: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 OR '1'='1' -- ' AND password = '...'

此语句中'1'='1'恒为真,--将后续语句注释掉,导致攻击者无需密码即可登录。

攻击方式的扩展
注入点不限于登录框,任何用户可控的输入点均可成为攻击向量,如Cookie、HTTP头部、POST/GET参数、文件路径等。

SQL注入攻击类型分类:

联合查询注入(Union-based):利用UNION操作符合并执行恶意SELECT语句,盗取数据。
UNION SELECT credit_card_number FROM customers --

报错注入(Error-based):故意构造错误语句,迫使数据库返回错误信息,从中提取数据结构或数据内容。

布尔盲注(Boolean Blind):通过观察页面返回结果的真假状态(True/False)差异,逐位推断数据内容。

时间盲注(Time Blind):利用数据库延时函数(如SLEEP(5)),通过页面响应时间判断查询真假。

堆叠查询(Stacked Queries):执行多条SQL语句,实现增删改等更危险操作(取决于数据库驱动支持)。

SQL注入防御方式:

参数化查询(预编译语句)
这是最有效、根本的防御手段。原理就是将SQL语句结构与数据参数分开发送至数据库服务器。

应用程序预先定义SQL语句模板,参数部分用占位符(如?、@name)表示。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 AND password = ?";

从根本上杜绝了SQL注入,因为数据无法改变指令的逻辑。

强制使用参数化查询、严格的输入验证、最小权限的数据库配置能从根本上消除此漏洞!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