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试用期快满时突然被拒转正” 是高频坑点 —— 多数人会因慌乱错失权益,或在交接中踩雷。本文从 “谈判应急”“合规交接”“后续维权” 三个核心场景,帮你守住利益、规避风险,同时为后续求职扫清障碍。
一、谈判现场:3 步稳抓核心权益,不被公司 “套路”
公司提出 “不转正” 时,常以 “流程需要”“能力不匹配” 弱化违规性,甚至用口头承诺让你放松警惕。此时关键是 “先取证、再提问、不盲签”,同步明确 3 项必争权益。
1. 第一步:先听不说,悄悄记录关键信息(证据是维权基础)
不要打断公司谈话,重点做两件事:
- 开启录音:手机调至静音录音(部分地区需提前告知对方 “怕记不住,想录下来后续对照”),优先录 3 类内容:
✅ 公司拒转正的具体理由(需让其举例,如 “项目推进慢”,而非 “能力不行” 这类主观评价);
✅ 补偿方案(金额、支付时间,如 “给 1 个月工资补偿,10 月 30 日前发”);
✅ 五险一金、离职证明的说法(如 “9 月五险一金从补偿里扣”“离职证明等交接完开”)。 - 书面记录:用手机备忘录或纸笔,按 “日期 + 谈话人 + 核心内容” 格式记录,示例:
“202X 年 9 月 16 日,人事部 XX 谈话:1. 说我‘项目推进慢’(未举例);2. 补偿 1 个月工资,10 月 30 日前发;3. 9 月五险一金从补偿里扣;4. 离职证明等交接完开。”
2. 第二步:针对性提问,戳破公司违规点(附话术 + 法律依据)
等公司说完后,用 3 个问题让其暴露漏洞,同时明确你的法律优势:
-
问 “不合格的依据”(破 “主观评价” 套路)
话术:“请问我‘不合格’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入职时没收到书面考核标准,工作中也没人告诉我哪些地方不达标,能不能给我一份书面的考核结果,标注我哪里没满足岗位要求?”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 13 条规定,公司需举证 “提前告知的考核标准 + 你未达标的证据”,拿不出就是违规。
目的:避免公司用 “感觉你不合适” 这类模糊说法搪塞,让其意识到 “无标准考核” 不合法。 -
问 “补偿的法律依据”(破 “违法解除” 避责)
话术:“咱们约定的试用期 6 个月,我 3 月 13 日入职,9 月 13 日就满试用期了,现在 9 月 16 日才说不转正,这算不算‘试用期届满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 87 条,违法解除应该付 2 倍经济补偿(也就是 2 个月工资),为什么只给 1 个月?另外,五险一金是公司的法定义务,9 月我工作到 16 号,公司该交的部分不能从补偿里扣吧?”
核心逻辑:
✅ 试用期届满(如 9 月 13 日)后,你已自动视为转正,此时 “拒转正” 本质是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 公司说的 “补偿 1 个月” 是逃避责任,法定 “违法解除赔偿” 应为 2 个月工资(工作满 6 个月按 1 年算,经济补偿 1 个月,2 倍即 2 个月);
✅ 五险一金 “单位部分” 必须公司承担,只能从你 9 月的工资里扣 “个人部分”,与赔偿无关。 -
问 “离职证明的开具时间”(破 “拖延不开”)
话术:“《劳动合同法》第 50 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时就要开离职证明,如果现在不开,我后续找工作没法入职 —— 要是新公司因为没离职证明拒绝我,这个损失是不是该公司承担?能不能明确一个具体的开证明时间,比如 3 天内?”
关键提醒:离职证明是你的法定权益,若公司拒开,后续可凭 “新公司录用通知”“沟通记录” 向其索赔就业损失;且证明中不能有 “不合格”“劝退” 等负面表述,避免影响求职。
3. 第三步:不轻易签字,表态 “需考虑 + 书面确认”
无论公司怎么催 “尽快定下来”,都不要当场签任何文件(尤其是 “自愿离职申请”“协商解除协议”),可按以下话术回应:
“今天突然说这个事,我需要时间消化一下,也想确认下相关法律规定。关于补偿金额、离职证明开具时间、五险一金缴纳方式,麻烦公司给我一份书面说明(盖公章或人事部签字),我看完后 3 天内回复,这样对咱们双方都有保障。”
避坑重点:
- 签 “自愿离职申请”= 放弃 “违法解除赔偿”,绝对不签;
- 口头承诺无效,只有书面说明(盖公章 / 人事签字)才能作为后续维权证据。
4. 你必须争取的 3 项核心权益(利益最大化关键)
- 足额赔偿:工作满 6 个月按 1 年算,违法解除需支付 2 个月工资(而非公司说的 1 个月);
- 合规离职证明:解除当日或 3 日内拿到,需写清 “入职时间、离职时间、岗位”,无任何负面表述;
- 五险一金足额缴纳:9 月整月五险一金需缴齐(单位部分公司承担,个人部分从 9 月工资扣,与赔偿无关)。
二、工作交接:明确 “该交 / 不该说” 边界,既合规又保竞争力
很多人交接时会陷入 “要么全交、要么怕得罪人不敢留” 的误区,其实交接的核心是 “交‘公司资产’,不交‘个人经验’”—— 既避免后续被追责,又不泄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1. 必须交接的 “硬性内容”(留凭证,防公司 “倒打一耙”)
这些内容属于 “公司资产或工作必需信息”,必须书面交接清楚,且让接手人签字确认,避免公司后续说 “你没交接导致损失”。
-
工作资料(按 “已完成 / 未完成” 分类)
✅ 已完成:项目报告、合同、方案(标注 “已归档”“对接人姓名及联系方式”);
✅ 未完成:待办清单(明确截止时间、对接方、当前进度)、系统账号密码(如工作邮箱、OA 账号,交接后立即修改自己的私人绑定信息,如手机号、微信)。 -
公司财物(列《物品交接清单》)
清单需包含 “物品名称、数量、完好状态、备注”,示例:物品名称 数量 完好状态 备注 办公电脑 1 台 正常开机 已清空私人文件 工牌 1 个 无损坏 - U 盘 1 个 正常使用 内有项目资料 清单需你和接手人共同签字,自己留存复印件或拍照,避免 “财物丢失赖你”。 -
财务相关(需签字确认,避免 “欠薪 / 欠报销”)
✅ 垫付费用:整理报销凭证(附票据照片或复印件),找财务签字确认 “已收到凭证,待报销”;
✅ 未结款项:在交接单中注明 “9 月 1 日 - 9 月 16 日工资:XXX 元;9 月出差补贴:XXX 元”,让人事部签字确认,避免后续公司赖账。
2. 可以 “选择性说” 的 “弹性内容”(不展开,不浪费精力)
这些内容属于 “工作流程细节”,简单提及即可,无需过度展开,避免公司利用你的经验却不认可你的价值:
- 跨部门对接:只说 “对接人是 XX,联系方式在待办清单里”,不用细说 “怎么跟 XX 沟通更顺畅”“XX 的工作习惯是什么”;
- 常规问题:只提 “系统报错时可查看操作手册第 3 页”,不用把自己摸索出的 “快捷解决技巧”(如 “输入 XX 代码能快速修复”)全盘托出。
3. 绝对 “不该说” 的 “个人经验”(你的核心竞争力,完全不用交)
这些内容是你在工作中积累的 “独家方法”,不属于公司的 “工作必需信息”,是你后续求职的优势,完全不用交接:
- 个人方法论:如你整理的 “客户需求分析模板”“项目进度管控表”“周报优化框架”,可删除私人版本或带走(注意:不要删除公司原始资料);
- 私人资源:如你个人拓展的、未签合同的潜在客户,不用给 “私人联系方式” 或 “维护技巧”(公司已签合同的客户,只需交接官方联系方式);
- 技能沉淀:如你自学的 “Excel 高级函数(如 VLOOKUP 批量匹配)”“PPT 设计思路”“数据可视化技巧”,不用教给接手人。
4. 交接关键动作:留好 “交接凭证”
- 把所有交接内容整理成《工作交接报告》,分 “工作资料、公司财物、财务相关” 三部分,每部分让接手人签字,自己留存 1 份;
- 交接过程中的聊天记录(如 “已把项目文件发你邮箱,请注意查收”)不要删除,作为 “已完成交接” 的辅助证据。
三、后续维权:交接后别放松,3 件事必须跟进
交接完成不代表 “万事大吉”,需及时跟进 “补偿、离职证明、五险一金”,避免公司 “翻脸不认账”。
1. 催要书面确认(交接后 3 天内)
发邮件给公司人事部,主题注明 “关于 XX(你的名字)试用期补偿、离职证明及五险一金的确认”,正文明确 3 点:
- 补偿金额:XX 元,支付时间:202X 年 X 月 X 日前;
- 离职证明:需在 202X 年 X 月 X 日前开具,内容需符合要求(无负面表述);
- 9 月五险一金:公司需足额缴纳,单位部分不从补偿中扣除。
邮件需抄送给自己(留底),并提醒对方 “请在 24 小时内回复确认”—— 若公司不回复,邮件可作为 “公司认可该方案” 的辅助证据。
2. 查五险一金缴纳记录(10 月中旬)
10 月中旬登录当地 “社保官网”(如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住房公积金官网”,查询 9 月缴纳情况:
- 若未缴或未足额缴纳,立即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线上可通过 “当地人社局官网” 提交投诉申请,线下带身份证、劳动合同、工资流水去劳动监察大队现场投诉,要求公司补缴。
3. 保存所有证据(备劳动仲裁)
把以下材料整理在一个文件夹里,若公司到期不履约(如不付赔偿、不开离职证明),可提交给劳动仲裁委:
- 基础证据:劳动合同、工资流水(银行 APP 截图或纸质流水)、考勤记录(打卡截图、考勤表);
- 谈判证据:录音(附文字稿,重点标注违规内容)、书面记录、催确认的邮件;
- 交接证据:《工作交接报告》《物品交接清单》、交接聊天记录。
最后提醒
公司在 “试用期届满后拒转正”,本身就处于违规劣势,你不用害怕 “闹僵”。只要守住 “证据留存、明确权益、合规交接” 三个核心,既能最大程度争取自己的利益,也能避免因 “离职纠纷” 影响后续求职。
如果遇到类似情况,建议第一时间整理证据,必要时可咨询当地劳动仲裁委(电话 12348,免费法律咨询),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备注:
亲身经历,9/16昨天上午公司通知不予转正,下午就撵人,还让我手把手教新人小白,加班教新人。
干了六个月(3/13-9/16)理顺了公司 采购生产仓库全流程
跟我说,和面试时候预想不一样,空泛的打官腔。
因为我亲身体验,公司内部混乱,不想和他们有任何关系,
说给我补偿,我立马就同意脱身。
在沟通和交接,他们说和做 了各种骚操作,现在回头想想特奇葩,
给我的离职证明还写的,说我考核不合格,不能胜任岗位职责,才不予转正。
给我搞破防了都。气哭/委屈哭
希望没有经历过或将会经历这种神奇的公司,
打工人(牛马)一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