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磁共振成像技术全解析

磁共振成像技术全解析

1.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强大的医学成像技术,它利用原子核的磁共振现象来生成人体内部的详细图像。在MRI中,首先要选择一个自旋平面,之后可以通过施加额外的场梯度来操纵该平面内拉莫尔进动的频率和相位,从而为平面内的每个体素赋予唯一的拉莫尔频率和拉莫尔相位坐标。

1.1 梯度编码原理

梯度编码过程基于旋转相干自旋态的进动频率可以可逆改变,且不会显著改变旋转磁化强度的原理。当施加小的额外梯度场时,进动频率会从中心值$f_0$增加,梯度场关闭后又会减慢回到中心频率。选择平面后,平面内所有自旋最初具有相同的频率$f_0$。若梯度仅在一个方向上改变磁场,那么该平面会被有效地分割成不同频率的条带,每个条带内的进动频率在位置上是恒定的。

1.2 频率编码

更精确地说,如果施加梯度场$G_{XZ} = dB_{XZ}/dX$,则所选平面会被分割成平行于$Y$轴的条带,频率沿$X$轴变化。每个条带包含以$f_X = \gamma(B_0 + G_{XZ}X)$进动的自旋。在数据采集期间保持该梯度,测量到的自由感应衰减(FID)信号将包含一系列频率,这些频率对应于$X$方向上视野的宽度乘以梯度$G_{XZ}$的强度。此时,整个平面产生的FID信号是整个平面上$T_1$、$T_2$加权自由水密度的傅里叶变换的一条线,类似于单束X射线投影的一维傅里叶变换。

从平面内一个代表性点的贡献出发,可以建立总磁共振信号的数学表达式。假设平面内点$(X, Y)$处存在有效自由水密度$U(X, Y)$,为简化起见,暂时假设$T_1$和$T_2$的变化包含在$U$中。在$X$梯度$G_{XZ}$存在的情况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