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快速冷却。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
铁素体是碳溶解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常用符号F表示。具有体心立方晶格,其溶碳能力很低,常温下仅能溶解为0.0008%的碳,在727℃时最大的溶碳能力为0.02%。称为铁素体或α固溶体,用α或F表示,α常用在相图标注中,F在行文中常用。亚共析成分的奥氏体通过先共析析出形成铁素体。
淬火则获得不平衡金相,片状或针状三维组织结构,原子排列为体心正方点阵,体心是碳原子。这种金相提高了硬度,做冷兵器不易砍出豁口。金相——Micro structure。
退火——缓慢冷却(冷却速度最慢)目的是使金属内部组织达到或接近平衡状态,获得良好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或者为进一步淬火作组织准备
正火——将工件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后在空气中冷却,正火的效果同退火相似,只是得到的组织更细,常用于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也有时用于对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作为最终热处理。
回火——为了降低钢件的脆性,将淬火后的钢件在高于室温而低于710℃的某一适当温度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再进行冷却,这种工艺称为回火。
索氏体组织属于珠光体类型的组织,但其组织比珠光体组织细,其珠光体片层较薄,片层厚度约为800~1500ù(1ù=10∧-10 m)。索氏体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将淬火钢在650-600℃进行回火,所得到的索氏体称为回火索氏体(tempered sorbite)。回火索氏体中的碳化物分散度很大,呈球状。故回火索氏体比索氏体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这就是为什么多数结构零件要进行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的原因。
硬度
纯铁的硬度比较低,硬度通常在 HV1 85~125之间
304不锈钢的硬度:≤201HBW;≤92HRB;≤210HV。
锰钢硬度是52HRC,500hv
马氏体 63HRC
以49.03~980.7N的负荷,将相对面夹角为136°的方锥形金刚石压入器压材料表面,保持规定时间后,用测量压痕对角线长度,再按公式来计算硬度的大小。它适用于较大工件和较深表面层的硬度测定。维氏硬度尚有小负荷维氏硬度,试验负荷1.961~<49.03N,它适用于较薄工件、工具表面或镀层的硬度测定;显微维氏硬度,试验负荷<1.961N,适用于金属箔、极薄表面层的硬度测定。
HV-适用于显微镜分析。维氏硬度(HV) 以120kg以内的载荷和顶角为136°的金刚石方形锥压入器压入材料表面,用载荷值除以材料压痕凹坑的表面积,即为维氏硬度值(HV)。
铸铁
铁碳硅合金的总称。灰铸铁:石墨为片状存在。可锻铸铁:石墨团絮状存在。球墨铸铁:石墨为球状。
白口铸铁断面呈亮白色,以渗碳体(即碳化铁)的形状存在于铁中。特性:白口铸铁又硬又脆,不易切削加工,很少直接用于铸造机件。白口铸铁一般含碳量约在2.5%,其中硅的含量在1%以下,白口铸铁中的碳全部以渗透碳体(Fe3c)形式存在,因为白口铸铁的断口呈亮白色。故称白口铸铁。用途:有些零件,如火车轮圈、轧辊、犁铧等,为了需要较高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常用激冷的方法在铸件表面获得白口铁的组织,而保留心部的灰口铁组织,所以也称为“激冷铸铁”。白口铸铁退火可得可锻铸铁。
铁碳合金
铁碳相图
由上往下:包晶转变、共晶转变、共析转变。
晶键
金属键(metallic bond)——电磁力作用!主要在金属中存在。由自由电子及排列成晶格状的金属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组合而成。由于电子的自由运动,金属键没有固定的方向,因而是非极性键。金属键有很多特性,例如:一般金属的熔点、沸点随金属键的强度而升高。金属键强弱通常与金属离子半径成逆相关,与金属内部自由电子密度成正相关(便可粗略看成与原子外围电子数成正相关)。
离子键(ionic bond)——电磁力作用!通过两个或多个原子或化学基团失去或获得电子而成为离子后形成。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存在静电作用,当两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靠近时, 表现为相互吸引,而电子和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又存在着静电排斥作用,当静电吸引与静电排斥作用达到平衡时,便形成离子键。因此,离子键是指阴离子,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离子键与物体的熔沸点和硬度有关。
共价键(covalent bond)——电磁力作用!两个或多个原子共同使用它们的外层电子,在理想情况下达到电子饱和的状态,由此组成比较稳定的化学结构,像这样由几个相邻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并与共用电子之间形成的一种强烈作用叫做共价键。其本质是原子轨道重叠后,高概率地出现在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子与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性作用。
陶瓷材料——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
在晶体结构上,无机非金属的晶体结构远比金属复杂,并且没有自由的电子。具有比金属键和纯共价键更强的离子键和混合键。这种化学键所特有的高键能、高键强赋予这一大类材料以高熔点、高硬度、耐腐蚀、耐磨损、高强度和良好的抗氧化性等基本属性,以及宽广的导电性、隔热性、透光性及良好的铁电性、铁磁性和压电性。
共析,Eutectoid transformation,即两种或以上的固相(新相),从同一固相(母相)中一起析出,而发生的相变,称为共析转变,有时也称共析反应。
合金钢
钒,Vanadium,钒易形成碳化物,强脱氧剂,溶于铁素体,有助于形成细晶粒结构,提高强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弯强度等)。钒钢在高温时很难软化,所以通常用作工具钢材。
铬,Chromium,形成碳化铬,使得钢材硬度和可延展性增强。
镍,Nickel,镍溶于铁素体而不会形成碳化物或氧化物,增加钢材的硬度而不增加可延展性。镍通常和铬同时添加。
锰,Manganese,锰通常作为脱氧剂和脱硫剂,如果硫含量低而锰含量超过1%,则分类为锰钢。锰既溶于铁素体也能形成碳化物,降低临界温度。
硅,Silicon,硅可作为脱氧剂,脆化钢材,磁滞损失低,磁场穿透率高。The principal use of silicon is with other alloying elements, such as manganese, chromium, and vanadium, to stabilize the carbides.
钼,Molybdenum,钼能形成碳化物也一定程度溶于铁素体,因此同时提高硬度和强度。
钨,Tungsten,钨能产生精细的、高密度晶粒结构,同时增加硬度和强度,而且在高温情形保持硬度,广泛应用于工具钢。
工程塑料
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是一种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加工成型的热塑型高分子结构材料,又称ABS树脂。可用于3D打印。
Nylon,聚酰胺,英文名称Polyamide(简称PA),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NHCO]—的热塑性树脂总称。由美国著名化学家卡罗瑟斯和他的科研小组发明的。
聚酰胺主要用于合成纤维,其最突出的优点是耐磨性高于其他所有纤维,比棉花耐磨性高10倍,比羊毛高20倍,在混纺织物中稍加入一些聚酰胺纤维,可大大提高其耐磨性;当拉伸至3-6%时,弹性回复率可达100%;能经受上万次折挠而不断裂。
以塑代钢、铁、铜等金属的好材料,是重要的工程塑料;铸型尼龙广泛代替机械设备的耐磨部件,代替铜和合金作设备的耐磨损件。适用于制作耐磨零件,传动结构件,家用电器零件,汽车制造零件,化工机械零件,化工设备。如涡轮、齿轮、轴承、叶轮、曲柄、仪表板,驱动轴,阀门、叶片、丝杆、高压垫圈、螺丝、螺母、密封圈,梭子、套筒,轴套连接器等。
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英文简称PC)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根据酯基的结构可分为脂肪族、芳香族、脂肪族-芳香族等多种类型。其中由于脂肪族和脂肪族-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机械性能较低,从而限制了其在工程塑料方面的应用。
由于聚碳酸酯制品可经受蒸汽、清洗剂、加热和大剂量辐射消毒,且不发生变黄和物理性能下降,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人工肾血液透析设备和其他需要在透明、直观条件下操作并需反复消毒的医疗设备中。如生产高压注射器、外科手术面罩、一次性牙科用具、血液分离器等。
聚碳酸酯以其独特的高透光率、高折射率、高抗冲性、尺寸稳定性及易加工成型等特点,在该领域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采用光学级聚碳酸配制作的光学透镜不仅可用于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及光学测试仪器等,还可用于电影投影机透镜、复印机透镜、红外自动调焦投影仪透镜、激光束打印机透镜,以及各种棱镜、多面反射镜等诸多办公设备和家电领域,其应用市场极为广阔。
polyurethane(PU),聚氨酯,全名为聚氨基甲酸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1937年由奥托·拜耳等制出此物。聚氨酯有聚酯型和聚醚型二大类。他们可制成聚氨酯塑料(以泡沫塑料为主)、聚氨酯纤维(中国称为氨纶)、聚氨酯橡胶及弹性体。
Polyurethane synthesis, wherein the urethane groups −NH−(C=O)−O− link the molecular units.
软质聚氨酯主要是具有热塑性的线性结构,它比PVC发泡材料有更好的稳定性、耐化学性、回弹性和力学性能,具有更小的压缩变型性。隔热、隔音、抗震、防毒性能良好。因此用作包装、隔音、过滤材料。硬质聚氨酯塑料质轻、隔音、绝热性能优越、耐化学药品,电性能好,易加工,吸水率低。它主要用于建筑、汽车、航空工业、保温隔热的结构材料。聚氨酯弹性体性能介于塑料和橡胶之间,耐油,耐磨,耐低温,耐老化,硬度高,有弹性。聚氨酯还可以制作粘合剂、涂料、合成革等。
Epoxy, 环氧树脂,环氧树脂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分子式为(C11H12O3)n,是指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一类聚合物的总称。它是环氧氯丙烷与双酚A或多元醇的缩聚产物。由于环氧基的化学活性,可用多种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使其开环,固化交联生成网状结构,因此它是一种热固性树脂。
This is represented by a three-member ring containing an oxygen atom that is bonded with two carbon atoms already united in some other way. Hence, the presence of this functional group defines a molecule as an epoxide – where molecular base can vary widely resulting in various classes of epoxy resins. And they are successful because they offer the diversity in molecular structure that can be produced using the same chemical method.
环氧树脂优良的物理机械和电绝缘性能、与各种材料的粘接性能、以及其使用工艺的灵活性是其他热固性塑料所不具备的。因此它能制成涂料、复合材料、浇铸料、胶粘剂、模压材料和注射成型材料,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环氧树脂的主要基团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比强度及比模量在现有工程材料中是最高的,是制造航天航空等高技术器材的优良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