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
1.计算机发展历史
目前计算机已经跟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了,上网购物,银行转账,网络通信等都有计算机来控制,如果哪一天没有计算机,我们的生活真是不敢想象。计算机从开始到现在已有五、六十年的发展,可以说发展是相等的迅猛,让我们看看计算机的发展简史吧。
0x1 第一台计算机 电子管计算机 (1946-1958年)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是美国人莫克利(JohnW.Mauchly)和艾克特(J.PresperEckert)发明的,主要是有大量的电子管组成,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冯·诺依曼与第一台计算机
主要特点:
1、它以电子管作为元器件,所以又被称为电子管计算机。
2、2、它是个庞然大物,用了18000个电子管,占地150平方米,足有两间房子大,重达30吨,耗电功率约150千瓦,每秒钟可进行5000次运算。
3、由于它使用的电子管体积很大,耗电量大,易发热,因而工作的时间不能太长。
4、使用机器语言,没有系统软件。
5、采用磁鼓、小磁芯作为储存器,存储空间有限。
6、输入/输出设备简单,采用穿孔纸带或卡片。
7、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当时美国国防部用它来进行弹道计算。
0x2 第二代计算机 晶体管计算机 (1958-1964年)
主要特点:
1、体积小,可靠性增强,寿命延长。
2、运算速度快。
3、提高了操纵系统适应性。
4、容量提高。
5、应用领域扩大。
0x3 第三代计算机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65-1969年)
第三代计算机-IBM 360
小规模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可在几平方毫米的单晶硅片上集成十几个甚至上百个电子元件。计算机开始采用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元件,这一代比上一代更小,耗电更少,功能更强,寿命更长,领域扩大,性能比上一代有很大提高。
主要特点:
1、体积更小,寿命更长。
2、运行计算速度更快。
3、外围设备考试出现多样化。
4、有类似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高级语言进一步发展。
5、应用范围扩大到企业管理和辅助设计等领域。
0x4 第四代计算机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1年至今)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这时期的计算机的体积、重量、功耗进一步减少,运算速度、存储容量、可靠性都有很大提高。
主要特点:
1、采用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逻辑元件,体积与第三代相比进一步缩小,可靠性更高,寿命更长。
2、运算速度加快,每秒可达集千万次到几十亿次。
3、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软件配置丰富,程序设计部分自动化。
4、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分布式处理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微型计算机大量进入家庭,产品更新速度加快。
5、计算机在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管理、图像处理、语言设别和专家系统等各个领域得到应用,电子商务已开始进入家庭,出现个人电脑(PC),计算机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0x5 新一代计算机
下一代计算机可能是超导计算机、纳米计算机、光计算机、DNA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和神经网络计算机等,体积更小,运算速度更快,更加智能化,耗电量更小。
附:
2.计算机组成原理
我们现在无论是使用什么样的计算机,其实都是和输入输出设备在打交道。
1.个人电脑的鼠标键盘是输入设备,显示器是输出设备
2.我们用的智能手机,触摸屏既是输入设备,又是输出设备
3.跑在各种云上的服务器,则是通过网络来进行输入和输出。这个时候,网卡既是输入设备又是输出设备
即任何一台计算机的任何一个部件都可以归到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中,而所有的现代计算机也都是基于这个基础架构来设计开发的。
而所有的计算机程序,也都可以抽象为从输入设备读取输入信息,通过运算器和控制器来执行存储在存储器里的程序,最终把结果输出到输出设备中。而我们所有撰写的无论高级还是低级语言的程序,也都是基于这样一个抽象框架来进行运作的。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示意图: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确立了我们现在每天使用的计算机硬件的基础架构。
因此,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其实就是学习和拆解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具体来说,其实就是:
1.学习控制器、运算器的工作原理,也就是CPU是怎么工作的,以及为何这样设计。
2.学习内存的工作原理,从最基本的电路,到上层抽象给到CPU乃至应用程序的接口是怎样的。
3.学习CPU是怎么和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打交道的。
3.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控制器,存储器,运算器
其实操作系统再难脱离不了这个体系,把这个进行拆分,分为主机及外设
因为运算器及控制器的结构(其实里面都是寄存器)十分类似便合成了一起叫做CPU,将存储器分为主存储器及外部存储器,CPU及主存储器便合成了主机,当然这个跟咱们的主机机箱是不一样的这个需要区分一下。
0x1运算器功能:执行所有的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接受控制器的命令而进行动作,说白了就是工具人听控制器的话
0x2 控制器功能:控制指令执行顺序及控制每条指令的具体执行
0x3 主存储器:其实在早期计算机中没有存储器这个构件,所以计算机一条一条命令去执行,为了提高CPU性能减少等待时间,将批量的数据放入存储器中
0x4 I/O设备:顾名思义便是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0x5辅存:存储主存储器中暂时不运行的数据和指令,常见的辅助存储器就是磁盘。
附:
软件篇:
什么是软件
软件分类
计算机软件系统基本组成
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与硬件之间的关系
操作系统的具体作用
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