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存储系统的原理、性能与调度算法解析
1. 磁盘存储系统概述
磁盘驱动器是大多数计算机上主要的大容量存储I/O设备,常见的大容量存储设备包括磁盘和磁带。现代磁盘驱动器被组织成大型的一维逻辑磁盘块数组,通常每个逻辑块大小为512字节。磁盘与计算机系统的连接方式有两种:
- 通过主机计算机的本地I/O端口连接。
- 通过网络连接。
磁盘I/O请求由文件系统和虚拟内存系统生成,每个请求以逻辑块号的形式指定要访问的磁盘地址。磁盘调度算法可以提高有效带宽、平均响应时间和响应时间的稳定性,常见的算法有SSTF、SCAN、C - SCAN、LOOK和C - LOOK等。
2. 磁盘性能影响因素
- 外部碎片 :外部碎片会损害磁盘性能。一些系统会扫描文件系统以识别碎片化的文件,并移动磁盘块来减少碎片。对严重碎片化的文件系统进行碎片整理可以显著提高性能,但在整理过程中系统性能可能会下降。像UNIX快速文件系统等先进的文件系统,在空间分配时会采用多种策略来控制碎片,从而避免磁盘重组。
- 磁盘块管理 :操作系统负责管理磁盘块。首先要对磁盘进行低级格式化,在原始硬件上创建扇区(新磁盘通常已预先格式化);然后对磁盘进行分区,创建文件系统,并分配引导块来存储系统的引导程序;当磁盘块损坏时,系统需要锁定该块或用备用块替换它。
- 交换空间 :高效的交换空间是实现良好性能的关键。系统通常会绕过文件系统,直接使用原始磁盘访问进行分页I/O。有些系统会专门划分一个原始磁盘分区作为交换空间,而有些则使用文件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