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五岁的标签,网络安全行业早该撕掉了!**”
**
上周,按照工作要求,给新来的售前检查标书时,我突然走神。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假如回到二十四岁,我会怎么看现在四十多岁的自己?
年轻的我,会不会觉得,这小老头早该被行业淘汰了?
这种念头闪过的瞬间,倒也没惊起我内心的什么波澜。
毕竟从三十多岁转到管理岗位,带过百人的交付团队,如今已经习惯了平淡。
十多年前在杭州,作为全国售前总监,总能全国到处飞一飞,顺便也看了看祖国大好山河。
彼时很忙,不是在机场,就是在去机场的路上。
也曾在飞机上,开飞行模式写过方案;也曾在下榻的酒店,披星戴月的赶过标书。
其实,四十不惑之后,早就被磨出了平常心。
现在我反倒觉得,四十多的老网安人,藏着比年龄更重要的东西。
01 被误读的 “年龄”
网络安全这行总有人觉得,大龄是 “麻烦制造者”,早该被淘汰!
一方面害怕他们身体扛不住加班,另一方面也担心他们爱摆架子,还学不动新东西。
但真正在一线的从业者都知道,这些标签早该撕了。
去年,笔者参加某政务云安全项目,连续三天和客户开会,讨论需求到深夜。
散会时,一起参会年轻技术兄弟揉着眼睛说, “Jun哥你真能熬!”
他不知道是,我回家还得把当天的会议纪要整理出来,一早还要发给领导。
这倒不是刻意硬撑,常年的工作习惯,早就练出了 “见缝插针” 的本事。
至于 “倚老卖老”,更是没道理。
上次教育行业销售需要给客户出数据安全评估方案,催了个把月,售前硬是没搞定。
最后还是找到了我,三天完成,并且成功中标。
本想着大家都是同事,帮帮忙,“洒洒水”的事情,最后庆功宴硬是把我忘了。
至此,想开了,不要轻易介入别人的因果,那背刺感,有点太强。
至于学不动新东西?那更是无稽之谈。
去年,Deep Seek火起来的时候,咱们几个老伯伯花了一周时间就学会了如何本地化部署。
02 在公司里,得找对位置
对待常规工作,不是老网安人做不了,而是他们知道这种活耗精力,却留不下沉淀。
去年还没被裁员的时候,公司一个月接了六个这种常规服务项目。
其实我心里清楚,与其做低价值的服务,这不如把一个数据安全体系建设项目做深,做透。
某行业数据安全风险评估项目,从资产梳理到合规测评,我们一步步的,推进下来。
客户的安全主管最后说 “还是你们比我们还懂业务”。
类似的项目,都是要跟进半年以上的大项目,反而让人觉得更踏实。
大项目,客户担心的不只是技术参数,还有上线后的运维成本和升级空间 。
这些恰好是我们能拿捏的,就像老中医给人调理,不光看症状,还得算着后续的气血调和。
03 经验仅供参考,但经验不可或缺
常有人问我 “大龄网安人该怎么规划未来”?
我想,其实核心就一句话:“别被年龄框住,也别浪费了经验”。
等保测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这些领域,越做越有积累。
上次遇到个做了十年等保的兄弟,定居成都,做测评的售前,一把好手。
现在客户交流痛点,他能立刻说出对应条款的操作难点。
这种经验,这需要时间的沉淀。
如今,网络安全测评公司,也准备开始分等级了,这更有利于年长者,因为有业绩要求。
网络安全行应该是越熬越吃香,前提是要真有积累和进步。
04 职场,应该相互成就
年轻人,有干劲,也熬得起夜,这是他们的优势;
但老伙计,有经验,搞的定客户,经得起诱惑,这也是优势。
新来的小伙子做的方案挺“亮眼”的,客户安全需求写得还算明白。
不过,检查完标书,我跟他说,得加上 “与现有安全系统的兼容性测试,并提供报告”,中标才更稳。
这种细节上的补充,正是常年“摸爬滚打”攒下的经验。
岁月里攒下的那些,会慢慢变成了自己的一部分,会成为自己的“本事”。
职场中,最应该做的事,当属相互成就,而不是相互拆台!
题外话
如果你对网络安全感兴趣,或者想转行网安提高收入,我可以把我们企业内部录制的190节从零基础到精通的视频教程以及配套学习资料(包含内网渗透、渗透测试、漏洞挖掘等技术点)无偿分享给你!扫描下方卡片,均可无偿抱走!
**读者福利 |**
CSDN大礼包:《网络安全入门&进阶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 **(安全链接,放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