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从DC-DC开关电源中电感电流的形成到电感导通模式的认识
1、施加直流电压下的电感电流
在保证电感不被饱和的情况下,给电感施加恒定直流电压,电感电流会呈线性增长,也就是标准的一次函数
常见的开关电源是方波施加在电感两端,也就是电压稳态为恒定的直流电压,下面式子中u表示施加在电感两端的电压电压“u”,L表达的是电感量,这里我们认为电感量为一个恒定值,所以“u/L”是个常量,励磁时间或开通时间(开通,电源里一般都是开关管开通进行励磁,所以这个时间也叫作开通时间)“TON”,式子中“u/L”这个常量表示斜率,开通时间是一个过程量,在开通过程中,电感电流呈现线性增长,最终增长量为△I。
电感电流的增量关系是数学中的最简单函数:一次函数
同样在电感去磁时,只要满足施加恒定直流电压,那么,电流是按照线性减小的,同样电感电流和关断时间也是一次函数关系,只不过去磁电压和励磁电压方向相反,斜率为负,电流减小,稳定情况下,增加量=减小量,下面我们再认识一下电感的非稳态和稳态工作状态。
2、电感的非稳态和稳态工作状态
相对过渡状态或者不稳定状态,若在一个开关周期内或开关周期结束时,电感电流不能回到初始状态,那么这个工作是不稳定的,因为多余的能量会不断累积,不受控的累积结果是电感的饱和。
如下图,关断没有释放的能量,在下一个开关开通时,会接着累积,如果没有适当的控制手段,累积的最终结果就是电感饱和,电流不断攀升,失去电感的作用;所以最终的稳定状态是起点(开通累积点)在哪里,回落的终点(关断释放点)就在哪里,也就是出入要平衡,对电感来说就是伏秒积要平衡,稳态下,每个开关周期的状态就是一个不断复制或“克隆”前面周期状态的过程。
电感的伏秒积,间接代表的就是磁密增量△B,伏秒积平衡也就是让磁密增量△B在一个周期内保持为零,以便让磁芯介质保持一个稳定的工作状态。
伏秒积,“伏”代表电压,“秒”代表时间,二者的乘积就成为“伏秒积”。是电感在电路中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也是我们设计电感的基础条件之一,接着我们看电感的稳定状态模式。
3、电感相关的几种稳态工作模式
以下三种模式(BCM、DCM和CCM)都是功率变换器或开关电源的稳定工作状态,也就是满足“出入平衡”。
以下,S1=S2代表伏秒积,在坐标轴上的表示就是图形的面积,是电压对时间的冲击量。
(1)第一种稳态:临界导通模式
临界导通模式(Borderline/Critical Conduction Mode),简称BCM或者CRM,就是在下一个开关导通时,前一个开关刚好将存储在电感中的能量释放完毕,从电流角度看,电流可以回到零,电流的起点和终点都是“零”,TON+TOFF为一个开关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