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E中RC、axi、axi_apb桥、pcie设备之间的桥接关系

⚙️ ​​1. AXI与RC的连接​

  • ​角色定位​​:
    • ​AXI Master​​:模拟CPU或DMA控制器,发起读写请求(如内存访问)。
    • ​RC​​:作为AXI Slave接收请求,将其转换为PCIe事务层包(TLP)。
  • ​交互机制​​:
    • ​AXI事务 → TLP转换​​:RC解析AXI的地址(ARADDR/AWADDR)、数据(WDATA)和突发长度(ARLEN/AWLEN),生成对应的TLP包(如Memory Read/Write TLP)。
    • ​响应路径​​:RC将EP返回的TLP响应(如Completion TLP)转回AXI响应(RRESP/BRESP)。
  • ​UVM实现​​:
    • ​AXI VIP​​:作为AXI Master驱动事务,并监控RC的AXI接口协议合规性(如握手时序、突发长度)。

🔌 ​​2. RC与PCIe设备的连接​

  • ​设备层级​​:
    • ​RC​​:连接CPU与PCIe拓扑的根节点。
    • ​PCIe Switch​​:扩展多设备连接(可选)。
    • ​PCIe Endpoint(EP)​​:终端设备(如网卡、SSD控制器)。
  • ​数据流​​:
    1. RC通过PCIe链路发送TLP包到EP(地址路由或ID路由)。
    2. EP解析TLP并执行操作(如读写本地寄存器或内存)。
    3. EP返回响应TLP(如读数据或写确认)。
  • ​UVM实现​​:
    • ​PCIe VIP​​:模拟RC或EP的行为,生成随机化TLP包并检查协议错误(如ECRC校验)。

🧩 ​​3. PCIe Endpoint的内部连接​

  • ​核心组件​​:
    • ​Controller​​:处理TLP包的路由、地址转换(IATU)、中断管理等。
    • ​PHY​​:物理层串行化/反串行化(通过PIPE接口连接Controller)。
  • ​数据通路​​:
    • ​Outbound路径​​:EP接收主机请求(如配置空间读写),通过IATU将主机地址映射到本地AXI地址。
    • ​Inbound路径​​:EP主动发起DMA请求,将本地数据通过TLP发送给主机内存。

⛓ ​​4. AXI与APB的桥接​

  • ​协议转换需求​​:
    EP内部的低速外设(如GPIO、I²C控制器)通过APB访问,而主机通过AXI访问EP,需桥接器转换协议。
  • ​桥接机制​​:
    • ​AXI → APB转换​​:桥接器将AXI突发请求拆分为单次APB传输(PADDRPWDATA)。
    • ​地址映射​​:通过EP的​​BAR寄存器​​将主机地址空间映射到APB外设地址。
  • ​UVM实现​​:
    • ​APB Agent​​:驱动APB外设,模拟响应延迟(PREADY)和错误(PSLVERR)。

🔍 ​​5. UVM验证平台的关键连接点​

​组件​​连接目标​​监控/驱动内容​​验证重点​
​AXI VIP​RC的AXI接口驱动AXI读写突发,监控响应延迟和错误AXI协议合规性、TLP生成正确性
​PCIe VIP​RC/EP的PCIe接口生成TLP包(如配置、内存事务),检查链路训练(LTSSM)TLP格式、链路宽度协商、错误注入
​APB Agent​AXI-APB桥输出端驱动APB读写,验证寄存器访问地址映射正确性、数据一致性
​Scoreboard​多组件事务流比较AXI请求与最终APB响应的一致性端到端数据完整性

⚡ ​​6. 典型数据流示例​

​场景:CPU读写EP的外设寄存器​

  1. ​AXI层​​:AXI VIP发起写请求(地址=EP的BAR0 + 偏移) → RC接收并转换为​​Configuration Write TLP​​。
  2. ​PCIe层​​:TLP经Switch路由到EP → EP解析TLP并转发到​​AXI-APB桥​​。
  3. ​桥接层​​:桥接器将TLP转换为​​APB写事务​​(PWRITE=1, PADDR=寄存器地址) → APB Agent返回PRDATA
  4. ​验证点​​:
    • Scoreboard检查原始AXI数据与APB响应的值是否一致。
    • Protocol Checker监控APB的PSELx激活时序(需在PENABLE前保持稳定)。

💎 ​​总结​

UVM中PCIe验证环境的连接本质是​​协议栈的垂直集成与水平扩展​​:

  • ​垂直分层​​:AXI(高性能主干)→ PCIe TLP(事务层抽象)→ APB(低速外设控制)。
  • ​水平扩展​​:RC作为中枢连接CPU、Switch及多EP设备。
  • ​验证核心​​:
    1. ​协议转换正确性​​(如AXI突发 ↔ TLP分段 ↔ APB单次传输)。
    2. ​地址映射验证​​(IATU/BAR配置的硬件与模型一致性)。
    3. ​异常处理​​(注入TLP错误、APB响应超时)。
      通过VIP与自定义Agent的协同,可构建高复用、高覆盖率的验证平台,确保PCIe子系统在复杂SoC中的可靠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