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回顾
好久没用 CST,本文回顾一下,不依赖于预设模板,从零开始创建一个简单的 PCB Stackup 结构。本文回顾内容包括:
- 构建叠层结构
- 分配材料属性
- 设置离散端口
- 配置仿真环境
- 查看仿真结果
2. 操作流程
2.1 创建工程
绕过模板,直接选择下方 3D Simulation 下 High Frequency 模块:
2.2 修改单位
首先要修改单位,才开始建模。如果使用了预设模板,这些单位会被自动配置。
2.3 创建 Shape
我们使用最简单的 Shape 来构建:Brick。
选择 Brick 后,就可以使用 Tab 指定坐标信息。也可以先随意选择几个点,然后在对话框中通过参数确定形状:
2.4 使用拉伸 Extrude
在上一步基础上,使用 Picks 工具选择面(Face),快捷键为F。
然后选择 Extrude 工具:
通过预览,可以看到创建了新的实体:
同样的办法,我们再创建顶层实体:
可选参数:
- 扭曲(Twist):在拉伸过程中,一个面可以被扭曲。指定扭曲角度,以度为单位。小于0度和大于360度的角度也是可能的。
- 锥度(Tape):在拉伸过程中,一个面可以被重新调整大小。可以指定一个从-89度到89度的锥度角。
2.5 修改形状 Modify Locally
修改顶层实体,将其变成一条Line。
首先选择顶层的两个侧面,如下图。然后选择Modify Locally。
将Offset设置为-4.8(负4.8),正表示向外扩展,负表示向内收缩:
2.6 导入材料
从软件自带的库中导入材料:
2.7 材料解释
这里我们需要添加两个物料:
Copper (annealed):
Material Set = Default
Type = Lossy metal
Mu = 1
Electric cond. = 5.8e+007 [S/m]
Rho = 8930 [kg/m^3]
Thermal cond. = 401 [W/K/m]
Specific heat = 390 [J/K/kg]
Diffusivity = 0.000115141 [m^2/s]
Young's modulus = 120 [kN/mm^2]
Poisson's ratio = 0.33
Thermal expan. = 17 [1e-6/K]
- Mu (μ):磁导率,单位是亨利每米 (H/m)。
- Electric cond:电导率,单位是西门子每米 (S/m)。
FR-4 (lossy):
Material Set = Default
Type = Normal
Epsilon = 4.3
Mu = 1
Electric tand = 0.025 (Const. fit)
Thermal cond. = 0.3 [W/K/m]
Epsilon (ε):介电常数。
Mu (μ):磁导率,单位是亨利每米 (H/m)。
Electric tand (电损耗正切):描述材料在电场中能量损耗特性的参数。
2.8 材料分配
选中实体,右键菜单,可以分配材料,并且可以自定义颜色。
2.9 查看已分配的材料
实体的材料分配完毕后,通过选中某个实体,也可以查看其材料性质。
2.10 设置频率、背景和边界
2.11 选择 Edge,设置端口
技巧:先选择某个实体,再选择其 Edge。
打开 Simulation 中的 Discrete Port。
使用边的投射(Use projection on edge):
使用同样的方法,在另一边也配置端口。
2.12 配置求解器
2.13 运行仿真,查看结果
3. 总结
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回顾CST软件在创建和仿真PCB叠层结构方面的基本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