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数据库时代巨变的当下,很多从业人员开始焦虑,包括用户。过去的技术积累如何迭代更新?哪一个新的方向才是正确选择?
我做过DBA,也在研发数据库产品,身处多个角度,也一直在思考。我的答案是:以史为鉴。回顾历史越久远,展望未来才能越深远。而在洞察历史之后,我们会知道,一切都是循环往复,此心安处是技术。
所以我撰写了《数据库简史》一书,将我从历史中获得的教益记录下来,与更多读者分享。
我也在为薛晓刚等几位同学的新书《DBA实战手记》撰写的序言中,表达了我对这一问题的观点。
以下是我为他们撰写的序言。
于变化处见不变,于平淡处见真知
晓刚和几位作者的新书摆在案前,翻阅纵览,心有所感,两句话跃然纸上:于变化处见不变,于平淡处见真知。
我从2009年开始编写过一个系列的作品,命名为《Oracle DBA手记》;2024年,晓刚的书命名为《DBA实战手记》,这两者的差异,足见一个时代的变迁。
上一代DBA所处的时代,是Oracle的世界,一家独大,所向无敌;而这一代DBA所处的则是商业数据库、开源数据库百花齐放、各展所长的新时代。
时代在改变,然而DBA不变,DBA维护生产环境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使命不变。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数据库新时代,安稳不动如山岳的DBA精神则更加宝贵。
《DBA实战手记》来自几位作者的生产实践总结,其中包含了Oracle、MySQL、PostgreSQL、Elasticsearch、Redis等不同数据库的知识分享,这充分表明:多样性数据库应用已经成为企业的现状。
在变革的浪潮中,如何避免焦虑与不安,从容应对新时代的挑战,我认为本书提供了一个出色的范例。
禅宗有个故事说,有人问大珠慧海禅师是怎么用功的,他答道:"饥来吃饭困来眠。"对方说:"大家都是这样的啊!那他们都跟你一样用功吗?"大珠禅师说:"不同。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需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
于DBA而言,千般计较都不如饥来吃饭困来眠。我们只要将过往的经验和方法抽象总结,平心静气地将其转移到各种新数据库上来——无外乎安装部署、SQL优化、故障诊断……,一一经历、分析研究、记录总结,如是再三,则专业可成。
《DBA实战手记》开宗明义,于篇首即指出SQL的重要,更是在行文中通过对于索引知识的介绍、执行计划的分析、智能索引技术的解读,逐步强化这一对于性能具备关键影响的核心要素,作者更是在附录中增加了一份SQL开发规范。这些关于SQL的认知和经验,其实是具备普适价值的,DBA们通过无数血泪教训中总结的经验,可以推及到任何数据库中,而SQL能力将是DBA知识技能的“硬通货”,云和恩墨研发的SQL审核产品SQM就是在这一领域打造的创新产品。
本书通过大量实践应用案例,将数据库应用中的种种日常娓娓道来,于平淡处见真知,也一定能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不同数据库的应用精髓。我认为,理解了各种数据库的原理知识,在生产中,就是如此见招拆招、履险如夷。
最后,我祝贺《DBA实战手记》的出版,当下,能够经年累月的安心著述实属不易,而作者分享的经验更是宝贵。期待读者朋友们能够从书中找到自己心仪的内容,开卷有益,共同进步。
- 云和恩墨创始人、鲲鹏MVP 盖国强
2024-05-31
云和恩墨大讲堂 | 一个分享交流的地方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社群,与我交流
请备注:云和恩墨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