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实验报告(1-5)

这篇博客详细介绍了JAVA编程的基础实验,包括条件语句(if、switch)、循环语句(while、for)的使用,以及类的定义、封装和构造方法的运用。通过五个具体的实验项目,展示了如何利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如判断季节、选择题判断、数组操作、选择排序等。此外,还探讨了类的封装、构造方法的定义和重载,以及静态方法和静态内部类的使用。实验反思部分强调了数组和方法在编程中的重要性,以及类继承的意义和作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实验一 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使用

实验目的

1、掌握if条件语句的语法格式,了解if条件语句的执行流程。

2、熟悉switch条件语句的语法格式,了解switch条件语句的特点。

3、掌握while循环语句的语法格式和使用, 了解while循环语句的特点。

4、掌握for循环语句的语法格式和使用,了解for循环语句的特点。

5、掌握循环嵌套的使用和执行顺序。

实验过程

项目1、使用if…else if…else语句实现判断某月是哪个季节的功能

1)编写一个类Example11

2)定义一个变量month用于存储月份。

3)用if条件语句,判断这个月份在哪一个季节并输出结果,如:春季是3、4、5月,夏季是6、7、8月,秋季是9、10、11月,冬季是12、1、2月

4)由于一年只有12个月,所以要过滤除1-12以外的月份值

源代码:

package cn.edu.hbuas.dierzu;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Example1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月份,系统为您判断此时的季节");

      Scanner scan=new Scanner(System.in);

      int month=scan.nextInt();

      if (month == 3 || month == 4 || month == 5) {

      //3月、4月、5月,输出结果为春季

      System.out.println(month + "月是春季");

      } else if (month == 6 || month == 7 || month == 8) {

      //6月、7月、8月,输出结果为夏季

      System.out.println(month + "月是夏季");

      } else if (month == 9 || month == 10 || month == 11) {

      //9月、10月、11月,输出结果为秋季

      System.out.println(month + "月是秋季");

      } else if (month == 12 || month == 1 || month == 2) {

      //12月、1月、2月,输出结果为冬季

      System.out.println(month + "月是冬季");

      } else {

      //一年只有12个月,范围不在1-12间的需要过滤掉

      System.out.println("没有这个月份,请重新输入");

      }

   }

}

代码执行结果:

项目2使用switch 条件语句实现判断选择题对错的功能

1)编写一个类Example12

2)定义一个变量answer用于存储答案选项

3)用switch条件语句判断如果变量answer为B则正确,其它则错误

4)如果变量answer不等于ABCD四个选择则打印“不存在此选项”

源代码:

package cn.edu.hbuas.dierzu;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Example1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你想到答案,系统会为您判断对错");

      Scanner scan=new Scanner(System.in);

      String answer=scan.next();

      switch(answer)

      {

      case "A":

      System.out.println("A错误");//答案为A错误

      break;

      case "B":

      System.out.println("B正确");//答案为B正确

      break;

      case "C":

      System.out.println("C错误");//答案为C错误

      break;

      case "D":

      System.out.println("D错误");//答案为D错误

      break;

      default:

      System.out.println("该选项不存在");//输入范围不合适

      }

      }

}

代码执行结果:

项目3使用while语句实现统计1-10以内奇数的个数的功能

1)编写一个类Example13

2)定义一个变量x为1,用while语句循环条件为x<=10

3)在while循环中,使用表达式x%2判断是否为奇数,如果为奇数,则变量count的值加1。

源代码:

package cn.edu.hbuas.dierzu;

public class Example1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x=1;

      int count;

      count=0;

      while(x<=10)

      {

      if(x%2==1){

      count++;//如果为奇数,则变量count+1

      System.out.println(x);

      }

      x++;

      }

      System.out.println("count="+count);

      }

}

代码执行结果:

项目4使用for循环语句计算1+2+3+4+5...+100表达式的结果

1)编写一个类Example14

2)在该类中定义一个变量sum来存储每次循环整数相加的和。

3)在for循环语句中定义变量x,循环条件为x<=100

源代码:

package cn.edu.hbuas.dierzu;

public class Example14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sum=0;

      for(int x=1;x<=100;x++)

      {

      sum=sum+x;

      }

      System.out.println("sum="+sum);//输出总和

      }

}

代码执行结果:

项目5用for循环嵌套打印由“*”组成的直角三角形。具体要求如下:

    第一个三角形为倒直角三角形,共5行,第一行5个 “*”,一行减少一个,第5行一个“*”  

    将倒直角三角形上下翻转为正直角三角形,第一行1一个“*”,第5行5个“*”

1) 分析第一个三角形的打印,外层for循环控制行数,初始化表达式从0开始,循环条件为小于5;第一行是5个“*”所以应该内层循环打印5次,初始化表达式从0开始,循环条件为小于5。同理,内层的循环初始化和条件如下所示:

         0 1 2 3 4

                1 2 3 4

                2 3 4

                3 4

                4

由此可见内层循环的初始化表达式y 与外层的x是相等的,循环条件都是小于5。

2) 分析第二个三角形的打印,第一行1个“*”,第二行2个“*”...由此可见,内层循环的循环次数与行数是相等的,所以内层循环的y小于或等于外层的x。

源代码:

package cn.edu.hbuas.dierzu;

public class Example15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int x=0;x<5;x++)

      {

      for(int y=x;y<5;y++)

      {

实验1 Java语言基础 4 一、实验目的 4 二、实验要求 4 三、实验内容 4 (一) 声明不同数据类型的变量 4 (二) 了解变量的使用范围 5 (三) 使用关系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 5 (四) 使用表达式语句与复合语句 6 (五) 使用选择语句 6 (六) 使用循环语句 8 实验2 面向对象编程 11 一、实验目的 11 二、实验要求 11 三、实验内容 11 (一)创建 Applet 应用小程序 11 (二)创建对象并使用对象 12 (三)编写显示当前日期和时间的程序 13 (四)使用修饰符 14 (五)方法中参数传递 15 (六)类的继承性 16 (七)类的多态性 18 实验3 包、接口与异常处理 22 一、实验目的 22 二、实验要求 22 三、实验内容 22 (一)了解并使用 Java 的系统包 22 (二)创建并使用自定义包 22 (三)使用接口技术 24 (四)了解异常处理机制 25 实验4 常用系统类的使用 27 一、实验目的 27 二、实验要求 27 三、实验内容 27 (一)了解 Applet 的生命周期 27 (二)使用数学函数类 28 (三)使用日期类 29 实验5 建立图形用户界面 32 一、实验目的 32 二、实验要求 32 三、实验内容 32 (一)创建图形用户界面 32 (二)了解事件处理机制 34 (三)建立独立运行的窗口界面并使用匿名类 36 (四)使用 Swing 组件 39 (五)使用自定义对话框与内部类 41 实验6 图形处理 44 一、实验目的 44 二、实验要求 44 三、实验内容 44 (一)使用图形类 Graphics 44 实验7图形处理(二) 47 一、实验目的 47 二、实验要求 47 三、实验内容 47 (一)幻灯机效果——连续显示多幅图像 47 (二)使用滚动条改变背景颜色 48 (三)Applet 与 Application 合并运行 49 (四)创建电闪雷鸣的动画 50 实验8 流与文件 53 一、实验目的 53 二、实验要求 53 三、实验内容 53 (一)使用标准数据流的应用程序 53 (二)使用文件输入输出流的应用程序 54 (三)使用随机文件类的应用程序 54 (四)使用数据输入输出流与文件输入输出流类的应用程序 55 (五)使用对象输入输出流的应用程序 56 实验9 线程 58 一、实验目的 58 二、实验要求 58 三、实验内容 58 (一)Thread子类的方法实现多线程 58 (二)实现Runnable接口的方法实现多线程 59 实验10 数据库的连接:JDBC 61 一、实验目的 61 二、实验要求 61 三、实验内容 61 (一)配置ODBC数据源 61 (二)编写程序,按照下表的结构建立"student"表 61 (三)编写程序,完成填写功能 62 (四)编写程序,完成查询功能 62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