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uboot编译与启动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特别是ARM架构下的启动流程,涉及从BIOS到uboot,再到kernel和文件系统的步骤。同时,讲解了USB转TTL线的连接方法,以及grub和uboot在启动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uboot源码和相关工具的下载链接。

uboot编译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外存(硬盘)。

单片机:一个芯片上就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 SOC):功能更强大的单片机。

arm:一种CPU核心(如:51(intel));arm公司不会生产具体的硬件芯片,只设计CPU核心,通过与芯片厂家合作,生产基于arm核心的具体CPU芯片。


USB转TTL线:
红色线:输出5v(只用作uart时不需要接)
黑色线:GND
绿色线:TXD(数据发送)(Transmit Data)
白色线:RXD(数据接收)(Receive Data)

板上的调试接口:
GND RX TX

红色线(5v) ———— 白色箭头所指的对面接口(02口)(如果不用此做电源可以不接)
黑色线(GND)———— GND
绿色线(TXD) ———— RX
白色线(RXD) ————TX


pc机的启动过程:bios —> grub —> kernel —> fs

arm启动过程:bios(soc内部的rom) –> uboot —> kernel —> fs

grub与uboot都是bootloader的一种,用于引导linux内核启动。


源码及所需要的工具: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brjjTF5 密码:eor5


1.安装dtc工具(用于linux内核的设备树):
	(1)解包(dtc-master.zip):
			unzip dtc-master.zip
	(2)进入源码目录:
			cd dtc-master
	(3)编译安装:
			make && make install
	(Ubun
<think>好的,我现在要解决用户的问题:Uboot编译成功,但刚启动就复位。首先,我需要理清可能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Uboot启动时复位可能有多种因素,比如硬件问题、配置错误、代码缺陷或编译问题等。用户已经确认编译成功,所以可能排除了编译错误,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比如交叉编译工具链的问题或者编译选项不正确。 首先,我会考虑硬件问题。比如电源不稳定、时钟配置错误、复位电路问题或者DDR初始化失败。Uboot启动初期会进行硬件初始化,特别是DDR控制器的配置,如果配置不正确,可能导致内存访问错误,触发复位。这时候需要检查电路设计,尤其是电源和复位信号是否稳定,是否有电压波动或噪声干扰。另外,时钟配置是否正确,比如PLL设置是否正确,各个外设的时钟源和分频系数是否匹配硬件。 接下来是软件配置方面。Uboot的板级支持包(BSP)是否正确,特别是具体硬件相关的部分,比如DDR参数、GPIO设置、时钟初始化代码等。如果使用的开发板是自定义的,可能需要调整这些参数。另外,启动代码中的lowlevel_init函数是否正确配置了内存控制器和其他关键硬件。还有可能是Uboot的链接地址(加载地址和运行地址)是否正确,如果地址冲突或配置错误,可能导致代码执行时出错,引发复位。 然后考虑编译和链接的问题。虽然用户说编译成功,但可能使用了错误的配置文件,或者交叉编译工具链版本不兼容,导致生成的可执行文件有问题。需要确认使用的defconfig是否正确,是否针对目标硬件进行了适配。此外,链接脚本中的内存布局是否实际硬件匹配,比如代码段、数据段的位置是否正确,堆栈指针初始化是否正确。 接下来是调试方法。用户可能需要通过串口调试输出,查看Uboot启动时的打印信息,确定复位发生的位置。如果Uboot在初始化某个外设时崩溃,比如网卡、Flash等,可能需要检查该外设的驱动代码。如果没有任何输出,可能需要使用JTAG调试器来单步执行代码,查看在哪一步发生了异常。另外,可以尝试简化Uboot的功能,比如禁用某些驱动或功能,看是否能够正常启动,从而缩小问题范围。 此外,还要检查是否存在堆栈溢出或内存越界的问题。Uboot启动过程中会使用栈和堆,如果内存分配不当,可能导致数据覆盖,引发复位。可以通过调整栈大小或检查内存使用情况来排查。 还有可能是启动模式设置错误,比如从错误的存储设备启动,或者启动设备未正确初始化。比如,Uboot可能尝试从NOR Flash启动,但硬件实际连接的是NAND Flash,导致初始化失败。 最后,需要确认Uboot的版本是否存在已知的bug,尤其是在支持的硬件平台上是否有相关的问题报告。可能需要升级到最新版本或应用补丁。 总结下来,解决步骤可能包括:检查硬件稳定性,确认时钟和电源;审查Uboot的板级配置文件和初始化代码;验证编译工具链和链接脚本;利用调试工具定位崩溃点;逐步禁用驱动和功能进行测试;检查内存配置和堆栈设置;确认启动设备配置;以及查阅社区或文档中的已知问题。</think>Uboot编译成功后启动立即复位的问题通常涉及硬件配置、代码缺陷或初始化流程异常。以下为逐步排查指南: --- ### **一、硬件基础检查** 1. **电源时钟** - 确认核心电压、DDR电压等电源参数稳定(示波器检测纹波) - 检查时钟树配置(PLL倍频/分频值是否匹配硬件设计) 2. **复位电路** - 测量复位引脚电平是否异常(如复位信号毛刺) - 排查硬件看门狗是否误触发(尝试暂时禁用看门狗驱动) --- ### **二、关键软件配置排查** 1. **DDR初始化参数** - 检查`board/<vendor>/<board>/ddr.c`中的时序参数(tRCD、CL、tRFC等) - 使用厂商提供的DDR配置工具重新生成初始化代码(如Cadence DDR SPD Generator) 2. **板级头文件验证** - 确认`include/configs/<board>.h`中: - `CONFIG_SYS_TEXT_BASE`(代码链接地址)硬件映射一致 - `CONFIG_SYS_MALLOC_LEN`(堆大小)是否过小导致溢出 --- ### **三、调试手段定位问题** 1. **串口日志分析** - 在`board_init_f`或`board_init_r`阶段添加调试打印 - 若无输出,可能崩溃发生在`_main`之前的汇编代码阶段 2. **JTAG单步调试** - 使用OpenOCD或J-Link连接目标板,检查: - `lowlevel_init`中内存控制器的配置流程 - 异常触发点(如Data Abort/Undefined Instruction) 3. **简化代码测试** ```makefile # 临时关闭非必要功能(如USB、网络) # 在配置文件注释以下选项: # CONFIG_CMD_USB=y # CONFIG_NET=y ``` --- ### **四、编译链接问题** 1. **交叉工具链验证** - 执行`arm-none-eabi-objdump -D u-boot > disasm.txt`反汇编 - 检查向量表地址`_start`是否`CONFIG_SYS_TEXT_BASE`匹配 2. **链接脚本检查** - 查看`u-boot.lds`中代码段`.text`、数据段`.data`的加载地址 - 确认未出现地址重叠(如代码段覆盖了设备树地址) --- ### **五、典型问题案例** 1. **DDR时序错误** - 现象:执行到`relocate_code`后复位 - 解决:调整`struct dram_timing_info`中的`ddrphy_init`值 2. **未对齐内存访问** - 现象:开启MMU后立即崩溃 - 解决:检查`CONFIG_SYS_DCACHE_OFF`是否在MMU启用前配置 --- ### **六、进阶建议** 1. 使用`CONFIG_DEBUG_UART`输出早期调试信息 2. 比对官方参考板配置(如`mx6ull_14x14_evk_defconfig`) 3. 更新Uboot到最新版本并应用硬件相关补丁 通过以上步骤,可系统性定位复位根源。若仍无法解决,建议提供具体硬件型号、崩溃点反汇编代码及串口日志进一步分析。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