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 学习之路(二) 管脚锁定的两种方法

本文介绍了两种在开发板上进行管脚分配的方法:一种是通过创建txt或csv文件并使用软件工具导入;另一种是利用TCL脚本进行管脚分配。这两种方法均可实现管脚的有效配置。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方法一:
1)在工程文件夹下面新建一个txt文件(或csv文件),按如下格式编写管教分配内容。注意:逗号是英文标点

To,         Location
clk,        PIN_T1
rst_n,      PIN_T22
fpga_rxd,   PIN_R20
fpga_txd,   PIN_R19
divide_clk, 
led_done,   PIN_V8

2)点击菜单栏的Assigments–>Import Assignments,导入xxx.txt或者xxx.csv文件即可。

这里写图片描述

3)在菜单栏中。打开Assigment–>Pin Planer,可以查看上述方法分配的结果,验证管教是否分配正确。

这里写图片描述

方法二:
今天学会了用TCL写管教分配,跟他家分享下。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M2 -to rst_n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L11 -to led595_clk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L13 -to led595_dout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L14 -to led595_latch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C3 -to spi_sck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D1 -to spi_mosi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G5 -to spi_cs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F3 -to spi_miso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E16 -to clk

TCL脚本对管脚分配的方法是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58 -to out_port_from_the_led[1]

set_location_assignment是固定的,PIN_58是开发板的管脚地址,out_port_from_the_led[1]是你在bdf中对管脚的命名。
把这些复制到TCL脚本下,插入到XXXXXX处,

如下图所示:
这里写图片描述

TCL脚本的打开方法:
Project–>Generate Tcl File for Project…. –>OK。

然后运行TCL脚本,
Tools–>Tcl Scripts…

会打开一个Tcl Scripts的编辑窗口,在这个窗口的Libraries中在Project的下拉中选择你的文件名的tcl的文件。

(注释:就是不带XX_add_qip_file的文件。),然后”Run”,就可以,看看你的bdf文件中是不是所有的管脚都分配地址了,如果有没有分配地址的,检查一下TCL脚本文件。

<think>我们正在讨论两个FPGA之间的时钟同步方法。根据之前的引用一般知识,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法: 1. 使用外部全局时钟源:两个FPGA都使用同一个外部时钟源,这样可以确保它们工作在同一个时钟频率相位上。 2. 使用锁相环(PLL)时钟数据恢复(CDR)技术:一个FPGA作为主设备生成时钟,另一个FPGA作为从设备通过PLL锁定到主时钟。 3. 使用同步信号(如触发信号)来对齐两个FPGA的操作,尽管它们的本地时钟可能不同步,但可以在特定时刻进行同步操作。 4. 使用高速串行通信链路(如SERDES)并采用嵌入式时钟(如8b/10b编码)来同步数据,同时恢复时钟。 引用[2]提到了一种扫描模式(Scan Mode),它适用于同步I/O新,但确定性相对较低。这可以用于低速同步。 另外,引用[1]提到了同步复位的好处,它使电路完全同步,便于时序分析。这提醒我们在设计同步系统时,使用同步复位可以简化时序分析。 因此,我们可以结合这些方法来实现两个FPGA的时钟同步。 具体方法如下: 方法1:外部全局时钟 - 使用一个高稳定性的外部振荡器,将时钟信号同时分配给两个FPGA的全局时钟输入引脚。 - 在两个FPGA内部,使用PLL来生成所需的系统时钟,并确保两个FPGA的PLL设置相同。 - 优点:同步精度高,设计简单。 - 缺点:需要额外的时钟分配电路,且对时钟走线的长度匹配要求高(通常需要等长布线)。 方法2:主从时钟同步 - 将一个FPGA(主FPGA)的时钟输出连接到另一个FPGA(从FPGA)的时钟输入。 - 在从FPGA内部,使用PLL锁定到主时钟,并生成内部时钟。 - 优点:不需要外部时钟源,节省资源。 - 缺点:主FPGA的时钟输出可能会引入抖动,并且时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受到干扰。 方法3:使用同步协议(如Ethernet、Aurora等) - 在两个FPGA之间建立高速串行链路,使用协议自带的时钟校正机制(如IEEE 1588 PTP协议)来同步时钟。 - 或者使用带嵌入式时钟的串行链路(如SERDES),从数据流中恢复时钟。 - 优点:适用于远距离同步,且可以同时传输数据。 - 缺点:设计复杂,需要特定的IP核。 方法4:使用触发信号进行同步 - 两个FPGA使用各自的本地时钟工作,但通过一个共用的触发信号(例如来自外部信号源的一个脉冲)来同步它们的操作。 - 在触发信号到来时,两个FPGA同时开始执行某个任务。 - 优点:设计简单,适用于非连续同步的场景。 - 缺点:长期运行可能会有时钟漂移,需要定期重新同步。 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于高精度同步,推荐方法1或方法3;对于低成本或简单应用,方法2或方法4可能合适。 另外,在设计时,确保使用同步复位(如引用[1]所述)以便于时序分析。 相关问题: 1. 如何测量两个FPGA时钟之间的同步精度? 2. 在多FPGA系统中,如何实现全局同步? 3. 使用外部全局时钟时,如何设计PCB走线以减少时钟偏差? 4. 在高速串行通信中,时钟数据恢复(CDR)是如何工作的?</think>### 两个FPGA的时钟同步方法 实现两块FPGA的时钟同步主要有以下方法,核心是消除时钟域偏差(Clock Domain Crossing, CDC)风险: #### 1. **外部全局时钟源(推荐)** - **原理**:使用高精度外部晶振/时钟发生器,通过**等长PCB走线**将时钟信号分配给两个FPGA的全局时钟引脚(如`GCLK`)。 - **关键操作**: - 在FPGA内部使用PLL锁定外部时钟 - 约束时钟网络:`set_clock_groups -exclusive`[^1] - **优势**:同步精度高(皮秒级抖动),时序分析简单 - **局限**:对PCB布线要求严格(长度差<±1mm) #### 2. **主从时钟同步** - **原理**:FPGA-A作为主设备输出时钟,FPGA-B通过SMA线缆接收并利用PLL锁相: ```verilog // FPGA-B中的PLL锁相代码 wire clk_primary; pll_sync u_pll ( .inclk0(clk_primary), // 来自FPGA-A的时钟 .c0(sys_clk) // 同步后的系统时钟 ); ``` - **同步触发机制**:添加硬件握手信号(如`sync_pulse`),用双触发器同步跨时钟域: ```verilog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sync_reg1 <= external_pulse; sync_reg2 <= sync_reg1; // 消除亚稳态 end ``` #### 3. **高速串行链路同步** - **适用场景**:长距离同步(>0.5米) - **协议方案**: - 使用Aurora 8B/10B协议(Xilinx) - 利用GTX/GTH收发器的**CDR(时钟数据恢复)** 模块 - **数据包结构**: ``` | 同步头(0xFB) | 时间戳(64bit) | 校验 | ``` - **精度**:通过IEEE 1588 PTP协议可达纳秒级[^2] #### 4. **确定性延迟测量(用于触发同步)** - **步骤**: 1. FPGA-A发送时间戳脉冲`T1` 2. FPGA-B接收后记录本地时间`T2` 3. 计算固定延迟:`Δt = T2 - T1` 4. FPGA-B执行时间补偿 - **工具支持**:使用ChipScope/SignalTap测量延迟 > ⚠️ **关键设计原则** > - 始终使用**同步复位**(`always @(posedge clk)`)避免异步风险[^1] > - 跨时钟域信号必须使用双触发器或FIFO缓冲 > - 通过TimeQuest分析建立/保持时间余量(Slack) ### 性能对比表 | 方法 | 同步精度 | 布线复杂度 | 适用距离 | |-------------------|------------|------------|----------| | 外部全局时钟 | ±20ps | 高 | <30cm | | 主从PLL同步 | ±100ps | 中 | <1m | | 高速串行链路 | ±5ns | 低 | >1m | | 触发同步 | ±10ns | 极低 | 任意 | ### 相关问题 1. 如何测量两个FPGA之间的时钟偏移量? 2. 在高速串行链路中,时钟数据恢复(CDR)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3. 多FPGA系统中如何实现全局低延迟触发同步? 4. 使用PLL同步时如何避免累积抖动(Jitter Accumulation)? [^1]: 同步复位设计简化时序分析,确保时钟域稳定性 [^2]: 高速串行协议通过嵌入式时钟实现长距同步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