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orch(2) maxpool的ceil_mode

本文通过示例详细解析了PyTorch中MaxPool2d的ceil_mode属性,说明了该属性如何影响输出形状的计算,以及在不同设置下输出的具体变化。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pytorch里面的maxpool,有一个属性叫ceil_mode,这个属性在api里面的解释是

ceil_mode: when True, will use ceil instead of floor to compute the output shape

也就是说,在计算输出的shape的时候,如果ceil_mode的值为True,那么则用天花板模式,否则用地板模式。

???

举两个例子就明白了。

# coding:utf-8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from torch.autograd import Variable


class Net(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Net, self).__init__()
        self.maxp = nn.MaxPool2d(kernel_size=2, ceil_mode=False)

    def forward(self, x):
        x = self.maxp(x)
        return x

square_size = 6
inputs = torch.randn(1, 1, square_size, square_size)
for i in range(square_size):
    inputs[0][0][i] = i * torch.ones(square_size)
inputs = Variable(inputs)
print(inputs)

net = Net()
outputs = net(inputs)
print(outputs.size())
print(outputs)

在上面的代码中,无论ceil_mode是True or False,结果都是一样
但是如果设置square_size=5,那么

  • 当ceil_mode=True

    Variable containing:
    (0 ,0 ,.,.) =
    0 0 0 0 0
    1 1 1 1 1
    2 2 2 2 2
    3 3 3 3 3
    4 4 4 4 4
    [torch.FloatTensor of size 1x1x5x5]
    torch.Size([1, 1, 3, 3])
    Variable containing:
    (0 ,0 ,.,.) =
    1 1 1
    3 3 3
    4 4 4
    [torch.FloatTensor of size 1x1x3x3]

  • 当ceil_mode=False

    Variable containing:
    (0 ,0 ,.,.) =
    0 0 0 0 0
    1 1 1 1 1
    2 2 2 2 2
    3 3 3 3 3
    4 4 4 4 4
    [torch.FloatTensor of size 1x1x5x5]
    torch.Size([1, 1, 2, 2])
    Variable containing:
    (0 ,0 ,.,.) =
    1 1
    3 3
    [torch.FloatTensor of size 1x1x2x2]

所以ceil模式就是会把不足square_size的边给保留下来,单独另算,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在原来的数据上补充了值为-NAN的边。而floor模式则是直接把不足square_size的边给舍弃了。

<think>首先,用户的问题是关于PyTorch池化层中ceil_mode参数的行为。具体来说,他们想知道当ceil_mode=False时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回顾系统级指令: - 所有行内数学表达式必须使用$...$格式。 - 独立公式必须使用$$...$$格式并单独成段。 - LaTeX语法正确。 - 使用中文回答。 - 生成相关问题。 - 回答中引用的段落末尾自然地添加引用标识。 用户可见层的指令: - 回答结构清晰,帮助用户逐步解决问题。 - 尽量保证回答真实可靠。 参考站内引用: - 引用[1]: 解释了MaxPool2d中ceil_mode参数,当ceil_mode=False时的示例。 - 引用[2]: 讨论了ceil_mode在输入大小为奇数时的不同结果。 - 引用[3]: 提到了池化层的padding和ceil_mode参数,包括count_include_pad。 - 引用[4]: 定义了MaxPool2d的参数,包括ceil_mode。 用户的问题:"我想了解或修改神经网络中池化层的ceil_mode参数行为 请问PyTorch 池化层 ceil_mode=False 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所以,我需要解释ceil_mode=False在PyTorch池化层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关键点: - ceil_mode参数控制输出尺寸的计算方式。 - 当ceil_mode=False时,使用向下取整(floor division),这意味着输出尺寸是基于输入尺寸、kernel_size、stride和padding的向下取整计算。 - 当ceil_mode=True时,使用向上取整(ceil division)。 在PyTorch的池化层(如MaxPool2d)中,输出尺寸的计算公式为: $$ \text{output\_size} = \left\lfloor \frac{\text{input\_size} + 2 \times \text{padding} - \text{dilation} \times (\text{kernel\_size} - 1) - 1}{\text{stride}} + 1 \right\rfloor $$ 当ceil_mode=False时。如果ceil_mode=True,则使用向上取整。 从引用中: - 引用[1]和[2]提供了示例,显示当输入尺寸为奇数时,ceil_mode=False和True的不同输出。 - 引用[4]定义了MaxPool2d的参数。 结构回答: 1. **解释作用**:清晰说明ceil_mode=False的含义。 2. **使用方法**:如何在PyTorch中使用它。 3. **示例**:提供代码示例来演示。 4. **注意事项**:如当输入尺寸不整除时的影响。 5. **生成相关问题**:在最后添加相关问题。 使用中文回答。 回答结构: - 引言:简要介绍ceil_mode参数。 - 作用:详细解释ceil_mode=False的作用。 - 使用方法:如何在PyTorch中设置。 - 示例:代码示例。 - 总结:关键点。 - 相关问题:生成相关问题。 引用站内引用: - 在适当的地方添加引用标识,如[^1]、[^2]等。 例如: - 当提到输入尺寸为奇数时的影响,引用[^2]。 - 当给出公式时,引用[^4]。 数学表达式: - 行内数学表达式用$...$,如输入尺寸$H$。 - 独立公式用$$...$$,如输出尺寸公式。 确保LaTeX语法正确。 最终输出: - 以用户可见层开始。 - 包括回答和相关问题。</think>### PyTorch池化层中`ceil_mode=False`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在PyTorch的池化层(如`nn.MaxPool2d`或`nn.AvgPool2d`)中,`ceil_mode`参数控制输出特征图尺寸的计算方式。当`ceil_mode=False`时,它使用向下取整(floor division)来计算输出尺寸,这有助于确保输出尺寸在输入尺寸不整除时保持稳定。下面我将逐步解释其作用和使用方法,确保回答清晰可靠。 #### 1. **`ceil_mode=False`的作用** - **核心含义**:`ceil_mode=False`表示在计算输出尺寸时,采用向下取整方式。具体来说,输出尺寸的计算公式基于输入尺寸$H$(高度)或$W$(宽度)、卷积核大小$k$、步长$s$和填充$p$。公式为: $$ \text{output\_size} = \left\lfloor \frac{H + 2p - k}{s} + 1 \right\rfloor $$ 这里,$\left\lfloor \cdot \right\rfloor$表示向下取整函数。当输入尺寸不能被步长和核大小整除时,`ceil_mode=False`会丢弃多余的部分,避免输出尺寸超出有效范围[^1][^4]。 - **实际影响**: - **输入尺寸为偶数时**:输出尺寸通常与`ceil_mode=True`相同,因为整除时向下和向上取整结果一致。 - **输入尺寸为奇数时**:输出尺寸会小于或等于`ceil_mode=True`的情况。例如,在MaxPool2d中,如果输入尺寸为$5 \times 5$,核大小为$2 \times 2$,步长为2,则`ceil_mode=False`的输出尺寸为$2 \times 2$(向下取整),而`ceil_mode=True`会得到$3 \times 3$(向上取整),这可能导致边界区域被忽略[^2]。 - **优点**:确保输出特征图不包含无效的padding区域,提高计算稳定性,常用于大多数标准模型(如ResNet)中[^4]。 - **缺点**:如果输入尺寸较小,可能导致信息丢失,因此需结合padding参数调整。 简单来说,`ceil_mode=False`的行为类似于数学中的floor函数,优先保证输出尺寸的保守性,避免尺寸膨胀[^2]。 #### 2. **`ceil_mode=False`的使用方法** - **在PyTorch中设置**:在定义池化层时,直接将`ceil_mode`参数设为`False`(默认值)。例如: ```python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 创建MaxPool2d层,ceil_mode=False(默认) maxpool_layer = nn.MaxPool2d(kernel_size=2, stride=2, padding=0, ceil_mode=False) # 或使用AvgPool2d avgpool_layer = nn.AvgPool2d(kernel_size=3, stride=1, padding=1, ceil_mode=False) ``` - **关键参数配合**: - **kernel_size**:池化核大小,如$2 \times 2$。 - **stride**:步长,控制滑动步幅。 - **padding**:填充大小,用于调整输入边界。注意,当`ceil_mode=False`时,padding可帮助保持输出尺寸稳定。 - **count_include_pad**:对于平均池化,此参数(默认为True)决定是否在计算中包括padding值。与`ceil_mode=False`结合时,能确保输出值更准确[^3]。 - **步骤指南**: 1. **导入模块**:使用`torch.nn`中的池化层类。 2. **初始化层**:在模型定义中设置`ceil_mode=False`。 3. **前向传播**:输入数据通过池化层,自动应用向下取整计算。 4. **调试**:使用`torch.sum()`或打印输出尺寸验证行为。 #### 3. **示例代码演示** 以下是一个完整的PyTorch示例,展示`ceil_mode=False`的行为(输入尺寸为奇数时): ```python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 创建输入数据:尺寸为5x5的单通道特征图 input_data = torch.tensor([[[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dtype=torch.float32) # 定义MaxPool2d层:kernel_size=2, stride=2, ceil_mode=False maxpool = nn.MaxPool2d(kernel_size=2, stride=2, ceil_mode=False) # 应用池化 output = maxpool(input_data) print("输出尺寸 (ceil_mode=False):", output.shape) # 输出: torch.Size([1, 1, 2, 2]) print("输出值:\n", output) ``` - **输出解释**: - 输入尺寸为$5 \times 5$,核大小$2 \times 2$,步长2,无padding。 - 公式计算:$\left\lfloor \frac{5 + 2 \times 0 - 2}{2} + 1 \right\rfloor = \left\lfloor \frac{3}{2} + 1 \right\rfloor = \left\lfloor 2.5 \right\rfloor = 2$,因此输出尺寸为$2 \times 2$。 - 实际输出值会取每个$2 \times 2$区域的最大值(如左上区域为$\max(1,2,6,7)=7$)。 - **对比`ceil_mode=True`**:如果设置`ceil_mode=True`,输出尺寸会变为$3 \times 3$,但可能包含无效值(如边界0)[^2]。 #### 4. **注意事项** - **默认行为**:在PyTorch中,`ceil_mode=False`是池化层的默认设置,适用于大多数场景(如图像分类),因为它能防止输出尺寸意外增大。 - **何时修改**:如果需要保留更多边界信息(如语义分割任务),可考虑设为`ceil_mode=True`,但需增加padding以避免尺寸问题。 - **性能影响**:`ceil_mode=False`通常计算更高效,因为它减少了输出元素数量。 - **常见错误**:输入尺寸过小时,`ceil_mode=False`可能导致输出尺寸为0(例如输入尺寸< kernel_size),此时应调整padding或stride[^4]。 总之,`ceil_mode=False`通过向下取整确保输出尺寸的保守性和稳定性,是PyTorch池化层的推荐默认设置。在实际应用中,结合参数如padding和stride调整,能优化模型性能[^1][^4]。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