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地址空间

Linux系统为每个进程分配4GB的虚拟地址空间,分为用户区和内核区。用户区包括NULL指针、代码段、BSS/data段、堆、栈、动态库、命令行参数和环境变量。内核区则包含进程控制块等。虚拟地址空间提供隔离、方便内存管理和系统调用等功能。C库函数如printf()通过系统API调用内核,涉及文件描述符、文件位置指针和内存缓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虚拟地址空间(用户区和内核区)

a.out开始运行,系统就会分配0-4G的虚拟地址空间(32位(2^32=4G))(分了4G,用户用了多少磁盘才少多少空间,4G只是用户可用的)
虚拟地址空间的作用:
a:虚拟地址空间与物理地址空间映射,可以使虚拟地址空间访问一系列不连续的物理地址空间
b:方便进程之间的隔离(不同进程的虚拟地址彼此隔离)
c:方便系统使用内存(因为内存很小,数据和代码方便在内存与磁盘之间移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用户区(0-3G)
    1>最底层受保护地址:比如NULL指针地址就是在这里.不允许占用.
    2>.text代码段:放的就是二进制代码.
    3>全局变量不初始化就等于0,放在.bss段,如果用户初始化就放在.data段,中间还有一个其他段ELF主要包括这三段.
    4>堆空间:molloc new的空间,动态分配内存的地址.分配空间采用向上模式.
    5>栈空间:局部变量的地址,采用向下模式.(高地址向低地址分配,高地址先占用)
    6>共享库:这里指的是动态库,采用相对地址的方式,区别静态库,静态库程序在编译的时候已经加载到代码里,所以就会.text里存在.
    7>命令行参数:比如main()函数的参数
    8>环境变量:比如每个进程(终端)都会有很多参数,使用env可查看.
  • 内核区

内核中有个进程管理(pcb进程控制块,每个进程最多可打开1020个文件(32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C库函数与系统函数的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printf() C库函数调用时,系统就会分配虚拟内存,系统就会维护一个FILE*指针(结构体,包含三部分,1.文件描述符(FD)内核的PCB进程控制块里面;2.文件读写地址指针(FP_POS);3.内存缓存区(BUFFER)),接着调用应用层的函数(在用户区(0-3G)),接着调用系统函数,进行内核空间的操作,然后内核来调用对应的驱动.
2>系统API分为三层 :应用层(用户区) 系统调用(操作内核) 内核层(维护驱动)

Linux 虚拟内存和物理内存的理解https://www.cnblogs.com/panchanggui/p/9288389.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