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mesEventBus-饿了么开源的Android跨进程事件分发框架

由于Android不同进程之前不能相互通信,所以当开发过程中遇到跨进程通信的时候,常用的方案就是AIDL(Android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通过它我们可以定义进程间的通信接口,但是当应用中出现大量跨进程通信的时候,比如你想体验一下插件化开发或者特殊需求在单应用中需要开多个进程,那么写过AIDL的同学都会有痛不欲生的感觉。现在福利来了,可以试试饿了么开源了一款进程间事件分发的库—HermesEventBus。

在介绍HermesEventBus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它底层依赖的库Hermes—-同样是由饿了么Android资深工程师赵立飞操刀的一套新颖巧妙易用的Android进程间通信IPC框架,开发Hermes的初衷是为了解决插件化框架DroidPlugin的主从进程通信困难的问题,最后实现的效果是将进程间通信变的像调用本地函数一样方便简单,并且支持进程间函数回调和垃圾回收。

想了解更多,请移步飞神的​ ​Hermes​​,下面开始正式介绍HermesEventBus。

HermesEventBus
Hermes-EventBus是一个基于EventBus的、能在进程间发送和接收event的库,在IPC或者插件开发中非常有用。它底层基于EventBus,并且和EventBus有相同API。

原理
事件收发是基于EventBus,IPC通信是基于Hermes。Hermes是一个简单易用的Android IPC库。

首先选一个进程作为主进程,将其他进程作为子进程。

每次一个event被发送都会经过以下四步:

1、使用Hermes库将event传递给主进程。

2、主进程使用EventBus在主进程内部发送event。

3、主进程使用Hermes库将event传递给所有的子进程。

4、每个子进程使用EventBus在子进程内部发送event。

用法
能在app内实现多进程event收发,也可以跨app实现event收发。

单一app内的用法
如果你在单一app内进行多进程开发,那么只需要做以下三步:

Step 1
在gradle文件中加入下面的依赖:

dependencies {
    compile 'xiaofei.library:hermes-eventbus:0.1.1'
}

Step 2
在Application的onCreate中加上以下语句进行初始化:

HermesEventBus.getDefault().init(this);

Step 3
每次使用EventBus的时候,用HermesEventBus代替EventBus。

HermesEventBus.getDefault().register(this);
HermesEventBus.getDefault().post(new Event());

HermesEventBus也能够在一个进程间传递event,所以如果你已经使用了HermesEventBus,那么就不要再使用EventBus了。

多个app间的用法(使用DroidPlugin的时候就是这种情况)
如果你想在多个app间收发event,那么就做如下几步:

Step 1
在每个app的gradle文件中加入依赖:

dependencies {
    compile 'xiaofei.library:hermes-eventbus:0.1.1'
}

Step 2
选择一个app作为主app。你可以选择任意app作为主app,但最好选择那个存活时间最长的app。

在使用DroidPlugin的时候,你可以把宿主app作为主app。

在主app的AndroidManifest.xml中加入下面的service:

<service android:name="xiaofei.library.hermes.HermesService$HermesService0"/>

你可以加上一些属性。

Step 3
在app间收发的事件类必须有相同的包名、相同的类名和相同的方法。

务必记住在代码混淆的时候将这些类keep!!!

Step 4
在主app的application类的onCreate方法中加入:

HermesEventBus.getDefault().init(this);

在其他app的Application类的onCreate方法中加入:


HermesEventBus.getDefault().connectApp(this, packageName);

“packageName”指的是主app的包名。

Step 5
每次使用EventBus的时候,用HermesEventBus代替EventBus。

HermesEventBus.getDefault().register(this);
HermesEventBus.getDefault().post(new Event());

HermesEventBus也能够在一个进程间传递event,所以如果你已经使用了HermesEventBus,那么就不要再使用EventBus了。

HermesEventBus 现已开源,欢迎大家前去提PR。
 

XIPC 一个Android通用的IPC(进程通信)框架

XIPC

一个Android通用的IPC(进程通信)框架。该项目主要是模仿饿了么开源项目Hermes的设计进行的自我理解改写。

项目地址

关于我

https://github.com/xuexiangjys

特征

  • 支持自定义服务接口实现进程通信,无需定义AIDL接口,所有IPC通信就像调用本地函数一样简单。
  • 支持自定义接口服务(服务发现)、获取单例和获取工具类方法。
  • 支持进程通信的接口回调。
  • 支持接口回调的线程控制。
  • 拥有垃圾回收机制,防止接口回调内存泄漏。
  • 支持跨进程和跨应用通信。

实现原理

该框架主要使用以下技术实现:

  • 注解反射
  • 动态代理
  • AIDL
  • 服务绑定
  • 进程间垃圾回收

详细实现原理请点击查看


演示(请star支持)

动图封面

如何使用

1.先在项目根目录的 build.gradle 的 repositories 添加:

allprojects {
     repositories {
        ...
        maven { url "https://jitpack.io" }
    }
}

2.然后在dependencies添加:

dependencies {
  ...
  implementation 'com.github.xuexiangjys:XIPC:1.0.1'
}

3.最后在Application中注册接口服务:

XIPC.init(this);
XIPC.debug(BuildConfig.DEBUG);

//本地只需要注册实现,无需注册接口
XIPC.register(UserManager.class);
XIPC.register(LoadingTask.class);
XIPC.register(FileUtils.class);
XIPC.register(LoadingCallback.class);
XIPC.register(ComputeService.class);

//远程注册接口
//注册包名下的所有定义的服务接口
XIPC.register("com.xuexiang.remotedemo.service");

如何实现跨应用通信

1.接口定义和实现

(1)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套统一的交互接口。使用@ClassName@MethodName进行修饰。

@ClassName("ComputeService")
public interface IComputeService {
    /**
     * 计算
     * @param value1 值1
     * @param symbol 算数符号
     * @param value2 值2
     * @return
     */
    @MethodName("calculate")
    float calculate(float value1, String symbol, float value2);
}

(2)根据定义的接口,进行具体实现。使用@ClassName@MethodName进行修饰。这里需要注意注解中的内容要和之前定义的接口一一对应。

@ClassName("ComputeService")
public class ComputeService implements IComputeService {
    @Override
    @MethodName("calculate")
    public float calculate(float value1, String symbol, float value2) {
        float result;
        switch(symbol) {
            case "+":
                result = value1 + value2;
                break;
            case "-":
                result = value1 - value2;
                break;
            case "*":
                result = value1 * value2;
                break;
            case "/":
                result = value1 / value2;
                break;
            default:
                result = value1 + value2;
                break;
        }
        return result;
    }
}

2.注册

(1)注册接口和实现类。对于调用App而言,只需要注册接口即可;对于被调用App而言,只需要注册实现类和回调接口即可。统一在Application的onCreate中进行注册。

//被调用App,无需注册接口
XIPC.register(UserManager.class);
XIPC.register(LoadingTask.class);
XIPC.register(FileUtils.class);
XIPC.register(LoadingCallback.class);
XIPC.register(ComputeService.class);

//调用App,只需要注册接口和回调函数
XIPC.register("com.xuexiang.remotedemo.service");//该方法注册包名下的所有定义的服务接口

(2)被调用App需在manifest中注册IPC通信服务。可以使用默认的IPCService0服务,也可以继承IPCService进行自定义通信服务。

<service
    android:name="com.xuexiang.xipc.core.channel.IPCService$IPCService0"
    android:process=":remote"
    android:exported="true" />

3.服务绑定

(1)在调用前,请先进行绑定,绑定IPC通信服务。

XIPC.connectApp(getContext(), "com.xuexiang.xipcdemo"); //这里设置的是被调用App的包名

(2)当然你也可以设置绑定的监听回调,以判断服务绑定是否成功。

XIPC.setIPCListener(new IPC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IPCConnected(Class<? extends IPCService> service) {
            ToastUtils.toast("IPC服务已绑定!");
        }
    });

4.获取实例访问

XIPC提供三种访问的方式:

  • getService: 新建获取一般定义的服务接口。
  • getInstance: 获取单例。
  • getUtilityClass: 获取工具类。
IComputeService computeService = XIPC.getService(IComputeService.class);
ToastUtils.toast("3*4=" + computeService.calculate(3 , "*", 4));

5.服务解绑

当不再需要服务访问时,我们需要及时地进行服务解绑,回收资源。

XIPC.disconnect(getContext());

注意事项

在接口注册方面

  • 如果两个进程属于两个不同的app(分别叫App A和App B)。App A想访问App B的一个类,并且App A的接口和App B的对应实现类有相同的包名和类名,那么就没有必要在类和接口上加@ClassName注解。但是要注意使用ProGuard后类名和包名仍要保持一致。
  • 如果接口和类里面对应的方法有相同的名字,那么也没有必要在方法上加上@MethodName注解,同样注意ProGuard的使用后接口内的方法名字必须仍然和类内的对应方法名字相同。
  • 如果接口和实现类中有任意一个使用了@ClassName@MethodName修饰,那么另一个也一定要使用相同的@ClassName@MethodName修饰,否则将报错。
  • 假设进程B需要访问进程A, 如果进程A使用了@ClassName注解标识的类,那么进程B也要对其对应的接口上加上相同的@ClassName注解,并且进程A在进程B访问该接口之前,必须要注册。 否则进程B使用XIPC.getService()XIPC.getInstance()XIPC.getUtilityClass()访问进程A时,XIPC在进程A中找不到匹配的类。
  • 所有注册的接口类不可以是匿名类和局部类。

总之为了防止出现各种各样不匹配或者找不到的问题,最好还是使用@ClassName@MethodName注解,进行一一对应修饰并在Application的onCreate中进行注册。

在接口定义方面

  • 如果你不想让一个类或者函数被其他进程访问,可以在上面加上@WithinProcess注解。
  • 使用XIPC跨进程调用函数的时候,传入参数的类型可以是原参数类型的子类,千万注意不可以是匿名类和局部类,但是回调函数例外。
  • 在接口的参数方面,如果被调用的接口函数的参数类型和返回值类型是int、double等基本类型或者String、Object这样的Java通用类型无需多余操作。但是千万注意,这里目前不支持参数的类型是数组。如果需要用到数组作为参数,可以使用自定义对象去包一下数组,再进行使用。
  • 对于接口参数类型是自定义的类,并且两个进程分别属于两个不同app,那么你必须在两个app中都定义这个类,且必须保证代码混淆后,两个类仍然有相同的包名和类名。不过你可以适用@ClassName@MethodName注解,这样包名和类名在混淆后不同也不要紧了。
  • 如果被调用的函数有回调参数,那么函数定义中这个参数必须是一个接口,不能是抽象类。

在接口回调方面

  • 需要特别注意回调函数运行的线程。如果进程A调用进程B的函数,并且传入一个回调函数供进程B在进程A进行回调操作,那么默认这个回调函数将运行在进程A的主线程(UI线程)。如果你不想让回调函数运行在主线程,那么在接口声明的函数的对应的回调参数之前加上@Background注解。
  • 如果回调函数有返回值的话,请使用@Background注解让它运行在后台线程。如果运行在主线程,那么返回值始终为null。
  • 在回调函数的引用方面,框架持有回调函数的强引用,这个可能会导致内存泄漏。为了解决该问题,你可以在接口声明的对应回调参数前加上@WeakRef注解,这样XIPC持有的就是回调函数的弱引用。如果进程的回调函数被回收了,而对方进程还在调用这个函数(对方进程并不会知道回调函数被回收),这个不会有任何影响,也不会造成崩溃。如果回调函数有返回值,那么就返回null。
  • @Background@WeakRef注解,必须在接口中对应的函数参数前进行添加。如果加在其他地方,将不会有任何作用。
  • 回调接口的方法请不要使用@MethodName注解修饰,否则会无法回调成功。

其他方面

  • 调用函数的时候,任何Context在另一个进程中都会变成对方进程的application context。
  • 接口参数的数据传递默认是基于Json的。
  • 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任何错误,都会有相关日志记录,你只需要执行XIPC.debug打开调试即可看见日志。

混淆配置

# xipc
-keep @com.xuexiang.xipc.annotation.* class * {*;}
-keep class * {
    @com.xuexiang.xipc.annotation.* <fields>;
}
-keepclassmembers class * {
    @com.xuexiang.xipc.annotation.* <methods>;
}

特别感谢

https://github.com/Xiaofei-it/H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