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AD)在女性中的患病率几乎是男性的两倍。越来越多针对非AD 成年人的证据表明,女性比同龄男性表现出更高的 tau 蛋白沉积,尤其是在 β- 淀粉样蛋白(Aβ)水平升高的情况下,但tau 蛋白积累速率的性别差异尚无定论。
2025年3月3日,JAMA Neurology (F=20.9) 发表了一项题为“Sex Differences in Longitudinal Tau-PET in Preclinical Alzheimer Disease“的研究。通过对6项纵向队列(ADNI、WRAP等)的1376名临床前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进行荟萃分析,首次证实女性在β-淀粉样蛋白(Aβ)阳性状态下,tau蛋白累积速度显著快于男性,尤其在颞叶和枕叶关键脑区。这一发现揭示了女性AD患病率是男性2倍的核心病理机制。
研究团队整合了来自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倡议(ADNI)、伯克利老龄化队列研究(BACS)、BioFINDER、哈佛老龄化大脑研究(HABS)、梅奥诊所老龄化研究(MCSA)和威斯康星阿尔茨海默病预防登记处(WRAP)的数据,共纳入1376名参与者。研究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了性别与基线Aβ状态对纵向tau-PET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APOEε4基因的交互作用。
该图表展示了性别与β-淀粉样蛋白(Aβ)在纵向Tau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中的交互作用,具体分析了不同脑区的Tau蛋白积累情况。图表分为七个子图(A-G),分别对应不同的脑区。
结果显示,在高基线Aβ水平的个体中,女性的tau蛋白积累速度显著快于男性,主要集中在下颞叶(β=-0.14, P=0.009)、颞叶颞回(β=-0.13, P=0.02)和外侧枕叶(β=-0.15, P=0.009)。此外,在APOEε4携带者中,女性的下颞叶tau蛋白积累速度比男性快10(β=-0.10, P=0.01)。这些结果表明,性别差异在AD的病理进展中十分重要。
这项元分析研究探讨了临床前期阿尔茨海默病中性别差异对tau蛋白积累速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高β-淀粉样蛋白水平的个体中,女性的tau蛋白积累速率快于男性,且这种差异在APOEε4基因携带者中更为显著。研究建议在抗Aβ和抗tau治疗时考虑性别的特异性时间安排,以提高治疗效果。
未来的研究将聚焦于性别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和治疗方法的开发。目前,针对Aβ和tau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如lecanemab和donanemab)已显示出临床效果,但其疗效可能因性别差异而有所不同。例如,lecanemab在女性中的疗效可能比男性低31%。这些发现提示,在未来的临床试验和治疗策略中,应考虑性别因素,以优化治疗效果并减少性别间的治疗不平等。
参考文献:
Coughlan GT, Klinger HM, Boyle R, et al. Sex Differences in Longitudinal Tau-PET in Preclinical Alzheimer Disease: A Meta-Analysis. JAMA Neurol. Published online March 3, 2025. doi:10.1001/jamaneurol.2025.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