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2.1 双极晶体管 BJT
结构
掺杂三个区域,三明治结构,形成两个PN结,
-
发射极(e):emitter;
-
发射区:发射载流子的区域
-
发射区的掺杂浓度是所有区域当中最高的,才能发射载流子
-
-
集电极(c):collector
-
集电区:收集载流子
-
掺杂浓度不能过高,但是集电区面积得大,相当于仓库
-
-
基极(b):base;
-
基区:控制区
-
掺杂浓度比较低,而且基区非常薄
-
c模型:箭头方向就是 PN方向,导通电流方向。
电流放大作用
放大:放大不能失真;
现象:基极有一个输入电流进来 ,,集电极通过的电流,
;发现在一定条件下,
近似于一个常数,叫
,即电流放大系数。那么
会随着
变化, 假如电流放大系数是100,
是10微安,
是 1 毫安。主要是有一个控制外部能量放大电流的作用。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
共射就是发射端同时参与了两个回路,是公共的极端。
Vcc肯定要比Vb大 ,发射结是正向导通,把这种情况叫做正向偏置,也就是正偏;那么对应的PN结反向导通,叫做反偏。
在图中,发射结正偏,那么集电结必然是反偏,因为c处是两节电池的电压,N->P不导通。
发射结看左边回路,是正向导通,集电结看整个大回路,一节电池与两节电池抵消一个,正极在上。
放大电流 ,是由
产生的,是控制了
的能量产生的放大电流。
内部载流子运动
PN结正向偏置,那 扩散运动 就会恢复,(反之截止,就是漂移运动),此时,发射区大量的自由电子就会向基区扩散,产生电流: ,同时,基区的多子空穴,也会向发射区扩散,产生电流:
;也就是说发射区的电流
,然而
和
差距是在太大(浓度),直接省略就行。
此时,在基区中,来自发射区 扩散的 大量的自由电子经过基区向集电结扩散,同时基区中会发生复合。因为基区掺杂浓度低且厚度薄,而且基区的多子是空穴,那么只会有少数的自由电子经过基区时发生复合,而且在复合时,基区会在外电场的作用下重新产生新的自由电子。所以 复合 的 自由电子和通过的自由电子 会渐渐近似成比例(扩散速度一定),也就是 会稳定。
比例和扩散速度相关,稳定的扩散速度才会产生稳定的比例。
而扩散速度 和 浓度梯度 相关。来到集电结旁边的自由电子,一定要快速的移走,否则会产生聚集,扩散速度会减慢。集电结是反偏的,也就是说,集电结反偏的时候,会向下产生一个很大的电场;那么自由电子就会被反偏的电场收集到集电区中,保证扩散的浓度梯度的正常,也就保证了 比例稳定。
如果没有集电结的存在, 电流会下降,因为产生了堆积,
电流就会增加,因为没有集电结将多余自由电子吸走。
(基极是鳄鱼,自由电子是角马,集电极是河岸的青青草原)
穿透电流 
,在基极开漏的时候,C和E之间的电流。
反向电流 
,因为集电结的反偏,产生了漂移运动,产生了电流,相当于是反偏饱和电流。
放大系数
共射的电流放大系数:
直流
交流
在数值上几乎一样,就按一个 看就行。
在 的时候,依然会有一个 穿透电流
共基的放大系数
交流上也是近似。
记忆:共基和基无关,共射和射无关
BJT 共射特性曲线
基极到发射极:输入回路
集电极到发射极:输出回路
1、 输入特性
曲线族:
越大,越往右移动:
增大,集电结反偏增大,集电结耗尽层加宽,基区有效宽度变小,复合电子的能力下降,因此
下降,曲线右移。反之同理。
当 后,几乎就不变、重合了:
- 因为集电结的电场已经足够大到能把扩散到基区的自由电子吸过去,所以再增大也不会怎么改变了。
- 因为集电区收集载流子的能力到头了,你再加,也不会增加,所以,你们懂得!
- 大于1V基本不变是因为此时集电结反偏电压已经将大部分电子捕获,对基区的电流
基本忽略不计(影响很小)
- 因为河对岸已经羊满为患了。
2、输出特性
输出可以看成是 , 和
之间的关系。
导通条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单条曲线:越大越反偏,(从上面的输入特性归纳中得知:当
>= 1V后,几乎就不变、重合了 ),也就是说,当
不变,
大于一定值后,
就会稳定了。
三个区域
放大区: ,
和
成比例,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截止区 : ,双节反偏(发射结反偏就是源泉关了),相当于c、e断路,基极不导通,在基极开漏的时候,C和E之间的穿透电流,
,还存在。
饱和区:
-
,
和
不成比例, 双节正偏,饱和电压:
(
能达到的最小的值,硅管0.1,锗管大约0.3V),相当于c、e是开关闭合,此时BJT的相当于就是导通的,看成是
的导线。
-
:
-
光分析外电路:
-
当输入
不断加大(发射结不烧坏),
会因为集电区的收集而不断增大并稳定,其值
不会超过
(忽略BJT算出的外电路最大电流),
-
也可知晓,
不断增大,
会不断减小,并达到饱和电流 ->
-
-
再回头看内电路,饱和就是:双节正偏,集电区收集电子的功能失效,内部电子处于一个自由扩散的状态,
就无法控制
了(
就只和
电压相关),外电路电压决定通过的电流。
-
从载流子运动的角度看,在饱和区,集电区向基区注入载流子,基区中的复合过程增强。
-
也就是说,想处于放大电路下,
要是一个比较大的值,才能集电结反偏,不断的收集电子(有收集电子的能力)。
-
-
-
而 如果
非常小,小到处于 集电结正偏,此时发射结就是是正偏。
-
可得出:
-
截止区和饱和区是可以来回跳转的。截止:基极无电压;饱和:基极电压大到双节正偏 。做到一个电子开关的作用。
-
低电平ce断开,高电平ce饱和。可以通过控制 继电器 以控制更大功率的电路。
-
BJT工作状态计算
-
算
,算
,比较
?
,如果 ?是 <,就是
跟的住
,没进饱和,否则就是饱和。
-
或者是,发射结处于反偏,那么BJT就是处于截止状态。
3、温度影响三极管特性
温度升高,曲线左移,发射结的正向压降降低(PN结的温度影响 1℃-> 2~2.5mV)
温度升高,曲线上移,集电结结的反向偏置电流增加(PN结的温度影响 10℃->一倍电流)
光电三极管
光电耦合,通过输出控制一个发光二极管,通过发光二极管控制另一个光电BJT开关以达到控制另一个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