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自我学习——Java+Python智能化Ai云盘【Day1】

深夜两点,仍然辗转难眠。近期学习遇到不少阻碍,课程内容确实繁杂。眼下正逢期末考试季(虽然校考只有三门,但专业大作业却多得让人头疼)。作为软件工程(VR开发方向)的学生,不得不承认我们学校的硬件资源相当不错——无论是机房还是工作室,配备的都是中高端设备。但师资实在令人失望:聘请的都是校外培训机构的老师,课程全安排在周末,整学期上课时间加起来不过六周左右,其余全靠自学。很明显,老师们也缺乏教学热情。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愈发觉得学校这个专业的发展方向存在问题。目前VR行业岗位需求少而要求高,薪资待遇也不尽如人意。我们主要学习UE蓝图开发,这种以组件拖拽为主的开发方式太过抽象,感觉和低代码平台类似,实在提不起兴趣。学期末,我果断退出了学校安排的企业班课程。【得出这种结论还有一个条件:第一批专业学长他们的就业方向很少和这个搭嘎的,/(ㄒoㄒ)/~~】

说回正题。我这学期从三月到六月初,集中学习了Java相关技术(其实Java基础在大二上就已掌握)。三个月里主要钻研了Spring、SpringBoot和微服务组件,掌握了基本的CRUD操作,对整个后端开发流程也有了清晰认知(这个系统性理解直到5月10日之后才真正建立起来,现在已能独立完成项目搭建,不含Python的AI部分)。这些业务逻辑设计严谨,非常适合像我这样的入门者理解和实践。半个月的时间,我基本完成了框架搭建和主要业务逻辑编写。过程中最耗时的其实是梳理整体业务逻辑,好在AI辅助确实提高了效率——它能根据我的注释自动补全代码思路。我认为应该积极拥抱AI技术,它确实让编程更高效。但要说明的是,AI目前还无法完全替代程序员,对新手而言最多只能完成20%的工作。因为初学者往往不知道如何给出精准的指令,更难修改AI生成的代码使其符合团队规范。对资深开发者来说虽然可以调整,但时间成本同样不低。

为何现在才写这篇记录?因为从5月25日至今,我陷入了迷茫期,沉迷于手机电脑的娱乐,学习效率严重下滑。这几天只是简单回顾了Python基础语法,知识体系仍很零散。虽然玩得尽兴,但此刻躺在床上却充满焦虑。写下这些既是自我激励,也是为接下来的期末考试做准备(不得不暂停项目开发)。有时不禁质疑现行的大学教育制度——那些过时的必修课程,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实在意义有限。我真正渴望学习的是工作中用得上的实战技能。不过转念一想,学校确实提供了难得的系统学习时间,职场后恐怕更难有这样的机会。继续沉淀吧!目标是在九月份找到一份理想的实习。

【后续计划:先系统整理前期非AI相关的学习内容,再开启AI专项学习。QMQ待续】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