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产品思维30讲》学习笔记 01同理心

本文是《梁宁:产品思维30讲》的学习笔记,重点探讨了同理心在产品设计中的关键作用。通过理解愉悦、不爽、愤怒和恐惧等情绪,产品经理能更好地洞察用户需求,创造满足用户情绪的产品。同理心训练包括理解愉悦与不爽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产品设计顺应用户的潜意识和恐惧。文章强调,优秀的产品设计应当关注用户深层次的愉悦和恐惧,以提供满足感或帮助用户抵御恐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梁宁:产品思维30讲》学习笔记 01

01 同理心

03 同理心训练:怎样理解愉悦与不爽

用户无法分层次系统地说出他的体验,他只能展现用户情绪

生物性情绪 (底层情绪)

四种最基础的生物性情绪:愉悦、不爽、愤怒、恐惧

满足

“满足”和“愉悦”的关系
  1. 愉悦就是被满足
  2. 生存条件,社会关系,精神需求
  3. 需求被满足就是愉悦
  4. 一种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间被满足了,就是“爽”
  5. 微小的愉悦感+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被满足的爽感=确定性的满足即成瘾
  6. 案例:
    (1)2015年春节,腾讯微信摇一摇红包,一举让微信支付 的用户量过亿,除夕一晚,微信红包的用户量达到1.04亿人,送出微信红包1.2亿个。
    (2)2016年春节,阿里2.68亿元夺下猴年春晚的合作资格,推支付宝红包,集5福,分2亿现金。数据:支付宝发出82万多张敬业福,有79万用户集齐五福。阿里花了5个亿
“不爽”和“愉悦”的关系
  1. 满足就愉悦,不满足就不爽
  2. 不爽的感觉:生气、烦躁、痛苦、厌倦、悲伤、烦恼、茫然。
  3. 做产品,是通过产品建立与人的关系,通过产品来服务人,本质就是用户是否通过你的服务得到了满足。
满足时度量产品、人与人关系的刻度

“满足”“愉悦”“不爽”这三个词可以度量一个产品是否到位。

  • 用户通过是否被满足判断是一个好的产品还是勉强的产品
    “满足”“愉悦”“不爽”这三个词可以度量你和一个人的关系。
    “满足”“愉悦”“不爽”这三个词可以深入探索你自己,认识你自己。
    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
    持续的满足和愉悦才能支撑一个人持续投入。
    • 优秀的几个特性:敏感,不能忍,有动手优化的能力。
    • 动手优化的驱动力是“不爽”
本讲总结:
“满足”“愉悦”“不爽”可以用来度量:
  • 一个产品到位不到位
  • 你和一个人的关系
  • 自己的天分和命运
要点:

满足了人就会愉悦,压抑了很久的需求䎃被满足就是爽。

这是瞬间的情绪感受,如果有件事能持续让你满足,那就是你的天分所在,是上帝给你的初始化密码。

04 同理心训练:怎样理解愤怒与恐惧

  • 愉悦与难受是一对感觉,满足就愉悦,得不 到满足就难受。
  • 愤怒和恐惧也是同生的一堆感觉,都是来自于被侵犯。
  • 由于个体不同,对侵犯者的体谅判断不同,所以,有时是愤怒,有时是恐惧。
什么是愤怒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