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54)
- 收藏
- 关注
原创 新启航发布深孔测量新方案:激光频率梳突破光学限制,达 2μm精度 130mm 深度
新启航激光频率梳深孔测量系统突破传统光学限制 摘要:新启航推出的激光频率梳深孔测量系统突破传统光学测量限制,采用飞秒激光锁模技术,通过500kHz高频脉冲飞行测距,在130mm深度范围内实现±2μm精度测量。系统独特的同轴落射测距和多路径反射设计,有效解决深孔测量中的光学遮挡难题,适用于复杂结构件检测。实测数据显示,该系统在航空航天零部件检测中显著提升产品合格率至95%,为高端制造领域提供了可靠的测量解决方案。 关键词:激光频率梳;深孔测量;飞秒激光;光学遮挡;微米级精度
2025-08-20 14:02:08
211
原创 【新启航】飞机起落架外筒深孔型腔的检测方法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检测
摘要:本文介绍激光频率梳3D轮廓检测技术在飞机起落架外筒深孔型腔检测中的应用。该技术基于飞秒激光脉冲测距原理,通过非接触式测量实现亚微米级精度,有效解决传统检测方法精度不足、效率低等问题。系统采用500kHz高频激光脉冲和同轴落射测距方式,在1米工作距离下保持±2μm精度,可完成130mm深度扫描,特别适用于复杂结构件检测。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飞机起落架制造过程,显著提升了检测效率和产品质量,为航空制造业提供了创新的检测解决方案。
2025-08-20 11:00:21
414
原创 【新启航】新启航发布深孔测量新方案:激光频率梳突破光学限制,达 2μm精度 130mm 深度
摘要:新启航推出的激光频率梳深孔测量系统突破传统光学限制,采用飞秒激光锁模技术,通过500kHz高频脉冲测距实现深孔复杂结构的高精度检测。该系统具备三大技术优势:同轴落射测距解决光学遮挡问题,±2μm精度支持130mm纵深测量,多镜头组合满足大范围检测需求。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中成功实现130mm深孔的2μm级精度测量,使零部件合格率提升15%,为高端制造业提供了革命性的测量解决方案。
2025-08-19 13:43:09
397
原创 【新启航】航空飞机起落架深孔型腔的内轮廓检测方法探究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检测
摘要:激光频率梳3D轮廓检测技术为航空起落架深孔型腔检测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该技术通过飞秒激光脉冲序列实现0.03mm高精度采样,可深入直径4mm、深度50mm的复杂型腔,非接触测量避免形变误差。在A320起落架检测中成功识别出传统方法难以发现的0.15mm凹陷缺陷,检测效率较传统方法提升18倍。尽管在强反射表面处理等方面仍存在挑战,但该技术已展现出在航空维修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关键词:航空起落架;深孔检测;激光频率梳;3D轮廓
2025-08-19 10:54:52
558
原创 [新启航]新启航激光频率梳:从技术跟跑到领跑,实现 130mm精度无遮挡测量
摘要:新启航激光频率梳技术突破深孔测量技术瓶颈,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该技术基于飞秒激光锁模原理,通过创新光路设计和高精度算法,成功实现130mm深孔2μm精度的无遮挡测量。其核心技术优势包括同轴落射测距、高精度大纵深和多镜头大视野,解决了传统测量中的深度遮挡问题。在某高端模具制造企业的实际应用中,该技术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标志着我国在深孔测量领域已跻身国际领先行列。关键词:激光频率梳;深孔测量;飞秒激光;无遮挡测量;精密测量
2025-08-18 13:41:27
346
原创 飞机起落架轮轴深孔中间段电解扩孔内轮廓检测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检测
本文针对飞机起落架轮轴深孔电解扩孔内轮廓检测难题,提出激光频率梳3D轮廓检测技术方案。该技术基于飞秒激光脉冲和光频域反射原理,可实现0.02mm垂直分辨率、0.01°锥度测量精度的非接触式检测。工程应用表明,该技术能有效识别0.03mm直径突变、0.07mm过渡面偏差等缺陷,电解纹粗糙度测量误差小于9%。相比传统检测方法,具有高保真、无损和在线检测等优势,为航空零部件精密加工提供了创新检测方案。
2025-08-18 11:11:14
413
原创 起落架深孔型腔内轮廓的检测探究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检测
摘要:起落架深孔型腔内轮廓检测对飞行器安全至关重要。激光频率梳3D轮廓检测技术利用飞秒激光脉冲序列实现高精度测量,可深入深径比达15:1的复杂型腔,采样速率达15kHz,测量精度±8μm。该技术能识别0.12mm的局部变形,8分钟内完成三维坐标测量,粗糙度评估偏差在±6%以内。相比传统方法,具有非接触、高效率和高分辨率优势,适用于生产线在线检测。未来需解决强反射表面信号饱和等问题,以推动航空维修领域的应用。
2025-08-15 10:36:54
632
原创 【新启航】起落架大型结构件深孔检测探究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检测
飞机起落架深孔检测取得技术突破:激光频率梳3D轮廓检测技术有效解决传统检测难题。该技术利用飞秒激光脉冲序列,通过光飞行时间原理实现高精度测量,可检测深径比达10:1的复杂结构孔。相比传统方法,具有三大优势:适应大深径比(100mm深孔误差±10μm)、识别复杂结构缺陷(0.3mm划痕识别率92%)、检测效率提升22倍。实际应用表明,该技术可检测0.15mm微裂纹,实现装配状态下的在线校准,粗糙度测量偏差在±8%以内。未来将针对强反射等问题进一步优化,推动航空维修领域的工程化应用。
2025-08-14 10:52:14
537
原创 【新启航】航空复杂壳体零件深孔测量方法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检测
摘要:航空复杂壳体零件深孔测量面临传统方法难以满足高精度、高效率需求的挑战。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激光频率梳的3D轮廓检测技术,该技术利用500kHz高频激光脉冲飞行测距原理,突破光学遮挡限制,在1m工作距离下仍保持微米级精度。其核心优势包括同轴落射测距、高精度大纵深扫描(±2μm精度,130mm深度)和多镜头大视野配置,可满足阀体油路板等复杂结构件的测量需求。这项源自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技术成果,为航空制造领域的深孔测量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2025-08-13 10:25:15
329
原创 【新启航】飞机起落架减震筒的深孔测量方法探究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检测
摘要:针对飞机起落架减震筒深孔测量难题,本文提出基于激光频率梳的3D轮廓检测技术。该技术突破传统接触式测量效率低(6小时/件)、精度差(±0.15mm)及非接触式适应性不足等局限,采用飞秒激光频率梳(精度±1.5μm)与自适应扫描策略,实现变径段、阻尼孔等复杂结构的精准测量。实验表明,该方法检测效率提升45倍,能识别0.05mm级缺陷,为减震系统制造提供关键检测手段,满足深径比>30的精密测量需求。
2025-08-12 10:27:49
703
原创 【新启航】长轴深孔测量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检测
激光频率梳3D检测技术突破长轴深孔测量瓶颈 针对传统测量方法在长轴深孔(深径比>20)检测中存在的效率低、精度不足等问题,激光频率梳3D检测技术展现出显著优势。该系统采用飞秒脉冲相干测距原理,结合分段螺旋扫描策略(精度±5μm)和多物理场数据融合算法,实现3000mm级深孔的高精度测量。在航空发动机、能源装备等实际应用中,检测效率提升30-40倍,可识别≤0.1mm缺陷和40μm微裂纹,为高端装备制造提供了革命性的检测方案。该技术突破传统光学遮挡限制,在4m范围内保持微米级精度,大幅提升了复杂结构件的检测能
2025-08-11 10:18:45
896
原创 【新启航】飞机起落架外筒深孔型腔的测量方法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检测
对某型客机主起落架外筒深孔(直径 180mm,深度 2800mm,含 4 处阶梯结构)进行检测,螺旋扫描(螺距 0.5mm)获取点云密度 12 点 /mm²。在前起落架外筒锥度腔(直径 100-150mm,深度 2000mm,锥度 1.2°)检测中,采用分区扫描(分 3 个区域),公共特征点配准误差<10μm。测量显示,锥度角测量误差≤0.002°,大端与小端直径偏差≤0.02mm,检测时间从传统方法的 6 小时缩短至 40 分钟,满足起落架外筒与活塞杆的配合精度要求。(以上为新启航实测样品数据结果)
2025-08-09 10:30:47
706
原创 【新启航】航空飞机起落架深孔型腔的内轮廓测量方法探究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检测
航空飞机起落架深孔型腔的精密测量面临传统方法局限:接触式测量易损伤电解抛光表面(Ra≤0.4μm),非接触式难以识别微观缺陷。激光频率梳3D检测技术通过飞秒脉冲相干测距(精度±3μm)和偏振光自适应扫描,突破深孔测量瓶颈。实验表明,该方法可检测2500mm深孔型腔,识别0.1mm电解残留,效率提升20倍,为起落架制造提供纳米级检测方案,废品率从8%降至1.5%。该技术源自诺贝尔奖成果,具有同轴测距、大纵深(130mm)和多镜头配置优势,革新了复杂结构件检测方式。
2025-08-08 10:24:49
515
原创 飞机起落架轮轴深孔中间段电解扩孔内轮廓测量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检测
本文针对飞机起落架轮轴深孔电解扩孔内轮廓测量难题,提出基于激光频率梳的3D光学检测方案。传统接触式测量易损伤表面(Ra≤0.4μm),工业CT对电解产物(≤0.1mm)识别率不足。新型系统采用飞秒激光频率梳(80MHz)结合偏振光干涉技术,通过五轴机械臂螺旋扫描实现纳米级精度(轴向±8μm/径向±3μm)。实验表明,该系统可准确识别1200mm深孔内0.8°锥度(误差≤0.003°)及50μm级抛光纹缺陷,效率较传统方法提升25倍,将废品率从8%降至1.5%,为轮轴精密制造提供突破性检测手段。
2025-08-07 10:14:46
397
原创 起落架深孔型腔内轮廓的测量探究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检测
激光频率梳3D检测技术为飞机起落架深孔型腔(直径50-150mm,深度超1000mm)提供高精度测量方案。相比传统接触式测量(误差±0.1mm)和工业CT(分辨率0.5mm),该系统采用飞秒激光频率梳(相干长度>3m)配合六轴机械臂,实现±5μm径向精度。通过分层自适应扫描(0.05mm步长)和多物理场数据融合算法,成功识别0.15mm级内壁缺陷,检测效率提升20倍。实验证明,在2500mm深孔中可保持15点/mm²点云密度,台阶高度误差≤0.015mm,为起落架疲劳寿命评估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2025-08-06 10:22:48
878
原创 起落架大型结构件深孔测量探究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检测
激光频率梳3D轮廓检测技术为飞机起落架大型深孔测量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该技术采用飞秒激光频率梳光源和六轴机械臂系统,结合分段扫描与多物理场数据融合算法,实现深度达3米、精度±10μm的测量。相比传统方法,效率提升15-20倍,能准确识别微米级缺陷,并成功应用于起落架支柱深孔、缓冲器安装孔等关键部位的检测。该技术攻克了传统测量方法在效率、精度和复杂结构适应性方面的局限,为航空制造与维修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2025-08-05 09:23:40
912
原创 凹槽类零部件尺寸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检测
激光频率梳3D轮廓检测技术为高精度凹槽尺寸检测提供创新解决方案。该技术基于飞秒激光脉冲序列,通过飞行时间测距实现纳米级精度(误差≤20nm),克服传统接触式测量损伤表面、工业CT成本高等问题。采用自适应扫描策略(200μm粗扫+1μm精扫)和多数据融合算法,特别适用于深径比>20的窄深槽(如航空发动机榫槽)和复杂曲面检测,效率较三坐标提升4-8倍,成本降低70%。系统具备1m超长工作距离仍保持微米级精度,支持同轴落射测距突破光学遮挡限制,可满足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对高精度凹槽检测的需求。
2025-08-04 09:27:17
368
原创 喷油嘴深凹槽内轮廓检测的方法探究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检测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激光频率梳3D轮廓检测技术的喷油嘴深凹槽内轮廓精密测量方法。该系统采用飞秒激光频率梳光源和五轴联动精密运动平台,通过非接触式螺旋分层扫描策略,实现深径比>20的深槽纳米级精度检测。创新性地开发了相位-强度融合算法和多物理场数据融合技术,有效解决了镜面反射和油污干扰问题。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喷油嘴检测中较传统方式效率提升6-8倍,成本降低70%,且能识别≤5nm的微观缺陷。该技术为新能源汽车和国七排放标准发动机的喷油嘴质量控制提供了突破性的解决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和应用价值。
2025-08-01 09:20:43
795
原创 基于激光频率梳原理对深凹槽内轮廓检测方法的探究
摘要:激光频率梳技术为深凹槽内轮廓检测提供高精度解决方案。该系统采用飞秒激光脉冲飞行时间测距原理,结合三维运动平台和自适应扫描策略,实现纳米级测量精度。在航空榫槽、MEMS器件等检测中,相比传统方法效率提升4倍,可识别微米级缺陷。核心技术包括同轴落射测距(解决光学遮挡)、高精度大纵深(±2μm精度/130mm深度)和多镜头配置,满足复杂结构件检测需求,为精密制造领域带来突破性检测手段。
2025-07-31 09:35:13
565
原创 自定心深凹槽参数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检测
本文介绍了一种自定心深凹槽参数检测装置,该装置结合激光频率梳技术,解决了传统检测方法定心不准、效率低的问题。装置采用对称弹性爪结构实现±5μm的自定心精度,配合激光频率梳进行三维扫描,可精确测量深凹槽参数。在航空航天、汽车零部件和模具制造领域的应用显示,其检测精度达亚微米级,效率提升3倍以上。激光频率梳系统采用500kHz高频脉冲测距,突破传统光学遮挡限制,在1m距离仍保持微米级精度,特别适用于复杂结构件检测。该装置实现了自动化高精度检测,在机械制造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2025-07-30 09:32:44
970
原创 机械零件深凹槽检测方法的探究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检测
本文探讨了机械零件深凹槽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传统检测方法如平台推表检测法和三坐标测量仪存在精度不足、成本高等问题。激光频率梳3D轮廓检测技术通过激光脉冲测距和三维扫描,可实现纳米级精度的非接触式测量,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该系统采用500kHz高频激光脉冲测距技术,在1米工作距离下保持微米级精度,解决了复杂结构件的测量难题。其核心技术优势包括同轴落射测距、高精度大纵深和多镜头大视野等,为机械零件深凹槽检测提供了高效精准的解决方案。
2025-07-29 09:28:46
610
原创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检测在深凹槽检测的应用有哪些
激光频率梳3D轮廓检测技术为深凹槽高精度检测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该技术基于飞行时间测距原理,具有±2μm的测量精度和130mm的大纵深检测能力,可突破传统光学遮挡限制,实现非接触式三维轮廓测量。在航空航天、电子制造和模具加工等领域应用广泛,能精确检测微小缺陷,确保产品质量。相比传统方法,该技术具备检测速度快、精度高、无损测量等优势,特别适用于复杂结构件的自动化检测需求。
2025-07-25 09:23:33
665
原创 在线深凹槽深检测方法都有哪些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检测
摘要:本文系统梳理了深凹槽深度在线检测方法,重点对比了传统接触式(电感测微仪、容栅式)与非接触式(超声波、工业CCD)检测技术的局限性。针对传统方法在精度、效率和适应性方面的不足,提出激光频率梳3D轮廓检测技术,该技术基于飞秒激光锁模原理,可实现±0.3μm精度、100mm深凹槽秒级检测,在汽车发动机、航空部件等场景中展现出显著优势。系统通过温度补偿、振动修正等误差抑制手段,配合同轴落射测距技术,突破传统光学遮挡限制,满足1m工作距离下±2μm精度的工业检测需求,为复杂结构件提供高效精准的测量解决方案。
2025-07-23 09:19:36
927
原创 立式数控深孔钻的工艺及光学检测方法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检测
摘要:立式数控深孔钻工艺与激光频率梳3D检测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深孔加工检测一体化创新。研究分析了设备结构(主轴转速2000-10000r/min)及加工参数优化(45#钢加工效率提升30%),指出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激光频率梳系统(1550nm光频梳)通过同轴落射测距技术,实现±2μm精度检测,使深孔合格率从85%提升至96%。开发了加工-检测闭环控制工艺,钛合金加工直线度合格率提升至94%。该技术突破传统光学检测限制,为深孔精密加工提供了新解决方案。
2025-07-22 14:28:18
1014
原创 精密深孔偏心检具的制作及光学深孔检测探究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检测
20世纪80年代,飞秒锁模激光器取得重要进展。采用 “双基准轴线拟合” 算法:首先通过激光频率梳扫描深孔入口段(0-10mm)获取基准轴线,再对深孔全段进行螺旋扫描(轴向速度 0.5mm/s,点云密度 500 点 /mm),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孔壁点云得到实际轴线,两轴线的距离即为偏心量。精密偏心检具用于离线校准激光频率梳检测系统,通过标准偏心试件建立 “检具输出 - 激光测量” 映射关系(相关系数 R²=0.998),校准后激光检测系统在 φ8mm×120mm 深孔检测中,偏心量测量重复性误差≤2μm。
2025-07-21 10:32:03
613
原创 深孔加工的方法及检测方法探究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检测
深孔加工检测技术综述:针对深径比>5:1的深孔加工,本文分析了枪钻、BTA、振动加工等方法的特点及局限,指出传统检测在精度和深度上的不足。重点介绍了激光频率梳3D轮廓检测技术,该系统采用1550nm/1064nm双波长互补技术,结合分段扫描策略,可实现±2μm精度、最大130mm深度检测,并通过深度学习点云处理实现高精度测量。实验验证其直线度测量误差≤0.03mm/100mm,与三坐标测量机吻合度达98.7%。该技术为深孔加工质量管控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未来需进一步优化超大深径比检测能力。
2025-07-18 11:24:10
611
原创 船舶机械零件的深孔工艺及检测方法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检测
摘要:船舶机械深孔加工面临大直径(φ10-50mm)、大深度(500-2000mm)和高表面质量(Ra≤1.6μm)挑战。研究对比了枪钻、BTA和振动加工工艺,其中振动加工在φ35×1200mm孔加工中使粗糙度达Ra≤1.0μm。创新采用激光频率梳3D检测技术,集成1550nm光频梳模块和双波长互补,实现2000mm深孔分段扫描,测量精度达±15μm。应用表明,该技术使深孔合格率从85%提升至96.3%,并建立加工-检测闭环系统,直线度合格率提升至94%。未来将向机器人化检测和50:1超大深径比测量方向发展
2025-07-17 10:14:50
398
原创 涡轮叶片气膜孔制造及检测方法探究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检测
摘要:涡轮叶片气膜孔制造面临深径比大(30:1)、孔径微(φ0.3-1.5mm)等挑战。研究对比了电火花(表面粗糙度Ra≤0.4μm)、激光(重铸层≤10μm)和电化学加工(Ra≤0.2μm)的工艺特性。针对传统检测方法难以满足0.5μm圆度误差要求的问题,提出激光频率梳3D检测技术,采用1550nm光频梳配合MEMS振镜,实现直径0.3μm、深度0.2μm的检测精度,使叶片冷却效率达标率提升至97.5%。通过加工-检测闭环控制,气膜孔一次合格率从82%提升至96%,为航空发动机热防护性能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2025-07-16 10:11:32
811
原创 航空发动机气膜冷却孔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检测方法探究
摘要:航空发动机气膜冷却孔的高精度检测面临深径比大(30:1)、孔径微小(0.3-1.5mm)等挑战。激光频率梳3D检测技术采用0.5mm微型光纤探头,结合三波长互补和自适应光学,实现纳米级测量(标准偏差0.2-0.4μm)。该系统在工程应用中检测效率提升15倍,叶片合格率达97.5%,但需进一步解决超深径比检测信号衰减等问题。该技术革新了复杂结构件的高精度自动化检测能力。
2025-07-15 10:31:22
894
原创 精密模具冷却孔内轮廓检测方法探究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检测
内轮廓参数计算采用局部坐标系拟合法:以冷却孔入口平面为基准,沿轴线建立 150 个截面,每个截面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圆度,生成轮廓偏差色谱图,红色区域标识>1μm 的偏差位置,绿色区域为合格区间(偏差≤0.5μm)。针对冷却孔的复杂结构,设计直径 2mm 的柔性光纤探头。探头内置 1550nm 光频梳激光模块(重复频率 800MHz,脉宽 50fs),配合微型柔性振镜(弯曲半径≥5mm)实现周向扫描,轴向进给机构采用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分辨率 0.1μm),适应螺旋形冷却孔的检测需求。
2025-07-14 15:00:29
556
原创 精密模具大深径比微孔尺寸检测方案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检测
摘要:针对精密模具中大深径比微孔(孔径<1mm,深径比>20:1)的检测难题,本文提出基于激光频率梳3D轮廓检测的创新解决方案。系统采用直径0.8mm的保偏光纤微型探头,集成1550nm光频梳激光模块(30fs脉宽)和MEMS振镜扫描,实现纳米级分层测量。通过三波长抗干扰技术和量子点云滤波算法,在φ0.6mm×20mm微孔检测中达到0.2μm深度精度,较传统方法效率提升12倍。工程应用显示模具合格率从85%提升至97.6%,但超50:1深径比测量仍存在量子信号衰减等技术挑战。该系统突破光学遮挡限制,为复杂模
2025-07-12 11:22:36
473
原创 在线深孔孔深检测方法都有哪些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检测
在汽车发动机缸体深孔检测中,针对 50 - 100mm 深的水套孔,采用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检测技术,8 秒内可完成孔深测量,精度达 ±1.2μm,同时识别孔底积屑瘤等缺陷,集成于生产线后将缸体漏水故障率从 0.3% 降至 0.05%。在线检测时,先对深孔进行预处理以清除表面杂质,机械臂驱动检测头对准深孔,激光频率梳发射脉冲激光进行螺旋扫描,数据采集与处理同步完成,实时生成孔深数据及三维轮廓图。然而,深孔内的切削液或杂质可能导致测杆卡滞,影响测量可靠性,且无法实现自动化在线检测。
2025-07-02 10:56:29
935
原创 凹槽类零部件尺寸的测量方法有哪些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测量
在喷油嘴深凹槽测量中,针对其深径比大(可达 30:1)、孔径小(φ0.5 - 2mm)的特点,采用直径 1.2mm 的微型光纤探头,结合双波长光频梳互补技术,穿透油污层获取真实轮廓,深度测量标准偏差 0.3μm,直径标准偏差 0.4μm。在汽车模具型腔测量时,通过分层扫描策略,粗扫定位、精扫建模,100mm 深凹槽测量仅需 6 秒,点云密度达 500 点 /mm²,准确识别 0.015mm 的深度偏差。然而,对于深窄凹槽,探针直径受限,且接触力可能导致零件变形,测量效率也难以满足批量生产需求。
2025-07-01 11:28:48
760
原创 喷油嘴深凹槽内轮廓测量的方法探究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测量
轮廓参数计算采用局部坐标系拟合方法:以凹槽入口平面为基准,沿轴线建立 100 个截面,每个截面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圆度,最终生成轮廓偏差色谱图,红色区域标识>1μm 的偏差位置,绿色区域为合格区间(偏差≤0.5μm)。对某型号喷油嘴深凹槽(φ1.2mm×30mm)进行测量重复性实验,连续测量 50 次的统计结果显示:深度测量标准偏差 0.3μm,直径测量标准偏差 0.4μm,圆度测量标准偏差 0.6μm。喷油嘴深凹槽内轮廓的圆度误差需≤1μm,直径公差 ±2μm,表面粗糙度 Ra≤0.1μm。
2025-06-30 11:45:55
961
原创 基于激光频率梳原理对深凹槽内轮廓测量方法的探究
扫描光学模块采用二维振镜扫描结构,配合长焦深光学系统,可实现深凹槽内壁的螺旋扫描,扫描角度范围 ±45°,满足深径比 20:1 以上的深凹槽测量需求。激光频率梳作为一种高精度的频率和时间测量工具,其独特的相干特性为深凹槽内轮廓测量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有望实现深凹槽内轮廓的高精度、高效率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对于深 100mm、直径 50mm 的标准深凹槽,深度测量不确定度为 ±0.3μm,直径测量误差≤0.5μm,圆度测量误差≤0.8μm,满足高精度深凹槽内轮廓测量需求。深凹槽内轮廓测量系统构建。
2025-06-28 13:42:50
538
原创 自定心深凹槽参数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测量
测量时,先将自定心测量装置放入深凹槽中,定心模块的弹性臂自动张开与凹槽内壁接触,完成中心定位;利用激光频率梳的飞秒脉冲干涉测距原理,对深凹槽内壁进行扫描。激光频率梳发出的超短脉冲激光经扫描振镜反射后,照射到深凹槽内壁,反射光与参考光发生干涉,通过光谱仪分析干涉信号,解算出深凹槽内壁各点的三维坐标,结合自定心装置的精准定位,实现深凹槽参数的高精度测量。自定心深凹槽参数测量装置通过创新结构设计,结合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测量技术,实现了深凹槽参数的高精度测量,为解决深凹槽测量定位难题提供了有效方案。
2025-06-27 11:31:15
507
原创 机械零件深凹槽测量方法的探究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测量
可测深度大(达 1000mm),但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会发生折射与衰减,当深凹槽内壁不平整或存在涂层时,回波信号易畸变,导致测量误差增大,精度约 ±0.5%。为抑制误差,采用波长调谐技术避开切削液干扰,利用惯性测量单元补偿振动误差,针对深凹槽底部信号衰减问题,通过光纤探针阵列等技术保障测量精度。测量视野灵活,但深径比超过 5:1 时,凹槽底部易因光线遮挡形成盲区,且环境光干扰会影响图像质量,深度分辨率约 5μm,难以满足高精度测量要求。测量精度高,深度测量不确定度可达 ±0.3μm,能捕捉微小缺陷;
2025-06-26 11:07:07
567
原创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测量在深凹槽测量的应用有哪些
中国科学院研发的自适应光斑系统,在 100mm 深型腔检测中,通过上部宽光斑(发散角 5°)快速扫描定位,底部窄光斑(发散角 1°)精细测量,将检测时间缩短至 6 秒,底部点云密度达 500 点 /mm²。美国 MIT 研发的多通道光场耦合系统,在 T 型槽检测中,采用主光束测量主体深度,辅助光束扫描侧翼结构,20 秒内完成全槽三维建模,深度测量精度 ±0.8μm,侧翼角度误差 ±10″,解决了传统方法对异形结构的检测盲区问题。在1m超长工作距离下,仍能保持微米级精度,革新自动化检测技术。
2025-06-25 13:34:04
580
原创 深凹槽光学检测技术及研究现状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测量
然而,测量速度受限于波长扫描频率(约 100Hz),检测 100mm 深凹槽需 10 秒以上,且对凹槽内壁倾斜角度敏感,超过 30° 时测量精度显著下降。美国 NIST 研发的光频梳检测系统通过多波长合成技术,将测量深径比提升至 20:1,在 φ10mm×200mm 钛合金凹槽检测中,深度测量不确定度达 ±0.5μm。在深凹槽上部采用宽光斑快速扫描,底部切换为窄光斑精细测量,将 100mm 深凹槽的检测时间缩短至 6 秒,同时保证底部点云密度达 500 点 /mm²。(以上为新启航实测样品数据结果)
2025-06-24 14:36:49
935
原创 在线深凹槽深测量方法都有哪些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测量
但该方法需测头直接接触凹槽底面,可能划伤工件表面,且测量速度慢(单点测量需 2 - 3 秒),无法适应流水线快速检测需求。对于深凹槽的复杂结构,系统通过螺旋扫描方式获取内壁点云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凹槽底面平面,计算该平面到基准面的垂直距离即为深度值。在生产线中,测量头通过机械臂安装于加工设备旁,当工件加工完成后,机械臂驱动测量头对准凹槽,激光频率梳发射脉冲激光(脉宽 50fs)进行扫描。测量时测杆插入凹槽,通过显示屏直接读取深度值,量程可达 0 - 300mm,精度 ±0.05mm。
2025-06-23 10:28:06
589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