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系列】C语言可变参va_start/va_arg/va_end使用说明

本文详细介绍了C语言中处理可变参数的函数`va_start`、`va_arg`和`va_end`的使用方法。通过这三个宏,开发者可以在函数中灵活处理不同数量的参数。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Date: 2018.4.16

===========================================================

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b315f69b0102wi16.html

 

     在C语言编程中,相信大家经常使用printf/sprintf/vsprintf这些功能函数。在使用中,也没太在意,后面的“...”可变参数,现在和大家一起分享分享可变参数的使用说明,一点意见,仅供参考。
int printf(const char *format,...);
int sprintf( char *string, const char *format, …);
int vsprintf(char *string, const char *format, ...);
vsprintf与sprintf功能是一样的,即把格式化字符串输出到指定数组中,sprintf(char *string, char *farmat [,argument,...])函数的参数从第二个参数开始与printf是一样的,只是sprintf是输出到指定数组中,printf是输出到屏幕(一个标准输出文件),因而sprintf多了char *string这参数。
在下面是一个具体使用可变参数函数的例子,使用时需要用到va_start/va_arg/va_end这几个宏定义处理可变参数:
      void f_printf(char *fmt,...) //...表示可变参数(是多个可变参数组成一个列表,有专门的指针指向它),不限定个数和类型
     {
          va_list ap;//初始化指向可变参数列表的指针
          //char *ch,ch1;
          //int i;
          char string[256];
 
           va_start(ap,fmt);//将第一个可变参数的地址付给ap,即ap指向可变参数列表的开始
           //ch =  va_arg( ap, char *);//取出ap里面的值,即第一个可变参数,char *根据实际传入的参数类型改变,调用va_arg后ap自增;
           //ch1 =  va_arg( ap, char);//取出ap里面的值,即第二个可变参数,char需根据可变参数具体类型改变,调用va_arg后ap自增;
           //i = va_arg( ap, int );//取出ap里面的值,即第三个可变参数,int需根据可变参数具体类型改变,调用va_arg后ap自增;
          vsprintf(string,fmt,ap);//将参数fmt、ap指向的可变参数一起转换成格式化字符串,放string数组中,具体自行百度vsprintf相关功能
           va_end(ap); //ap付值为0,没什么实际用处,主要是为程序健壮性
          //putchar(ch); //打印取出来的字符
          printf(string); //把格式化字符串打印出来
     }
以下是查阅到的va_start/va_arg/va_end两种宏定义(可能还有其他OS中的定义,有差别,不用管它,能帮助理解就行)
va_start/va_arg/va_end宏定义(可能在不同的OS中有不同)
一、stdarg.h中查到如下宏定义:
typedef int *va_list[1];//va_list 变量类型定义
 
#define va_start(ap, parmN)    (void)(*(ap) = __va_start(parmN))
#define va_arg(ap, type)          __va_arg(*(ap), type)//取可变参数的内容
#define va_end(ap)                  ((void)(*(ap) = 0))
 
使用方法:
func( Type para1, Type para2, Type para3, ... )
{
 
va_list ap;
va_start( ap, para3 ); //va_start第二个参数一定要是“...”之前的那个参数
 
 
//此时ap指向第一个可变参数
//调用va_arg取得里面的值
 
Type xx = va_arg( ap, Type );
 
//这里Type一定要相同,如:
//char *p = va_arg( ap, char *);
//int i = va_arg( ap, int );
 
//如果有多个参数继续调用va_arg,ap会自动变化(一般是自增)
 
 
va_end(ap); 
}
二、另一种宏定义:
typedef char * va_list;
 
#define va_start _crt_va_start
#define va_arg _crt_va_arg
#define va_end _crt_va_end
 
#define _crt_va_start(ap,v)     ( ap = (va_list)_ADDRESSOF(v) + _INTSIZEOF(v) )
#define _crt_va_arg(ap,t)       ( *(t *)((ap += _INTSIZEOF(t)) - _INTSIZEOF(t)) )
#define _crt_va_end(ap)        ( ap = (va_list)0 )
 
C语言的函数的参数是从右向左压入堆栈的,栈地址从高地址往低地址增长(典型的GCC,此处推荐一个帖子参看14楼 http://bbs.csdn.net/topics/390882650 和一个博客 http://blog.csdn.net/yingxunren/article/details/3979270 仅供参考),调用va_start后,按定义的宏运算,ADDRESSOF得到v所在的地址(即第一个固定参数的地址),然后这个地址加上v的大小,则使ap指向第一个可变参数的地址,如图: 
 
栈底 高地址
| ....... 
| 函数返回地址
| ....... 
| 函数最后一个可变参数
| .... 
| 函数第一个可变参数 //使用va_start后ap指向于此
| 函数最后一个固定参数
| 函数第一个固定参数
栈顶 低地址
 
然后,用va_arg()取得类型t的可变参数值, 先是让ap指向下一个参数:ap += _INTSIZEOF(t),然后在减去_INTSIZEOF(t),使得表达式结果为ap之前的值,即当前需要得到的参数的地址,强制转换成指向此参数的类型的指针,然后用*取值
     
可变参数用宏定义实现的,具体实现和堆栈相关,因此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OS,应尽量避免使用可变参。

 

<think>我们正在讨论的是如何在C/C++项目中手动定义`va_list`类型。根据引用[1][2][3]中的信息,`va_list`是C语言中处理可变参数的关键类型,通常由标准库头文件`<stdarg.h>`提供。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嵌入式系统或交叉编译环境),可能需要手动定义`va_list`类型及其相关宏。 注意:手动定义`va_list`及其相关宏通常是不推荐的,因为它高度依赖于编译器和平台。标准做法是使用标准库提供的实现。但在某些特殊场景(如没有标准库的裸机环境)下,可能需要手动实现。 ### 手动定义`va_list`的步骤 1. **理解`va_list`的作用**: `va_list`是一个类型,用于遍历函数的可变参数列表。它通常是一个指向参数栈的指针或结构体。 2. **定义`va_list`类型**: 根据目标平台和编译器的调用约定,`va_list`可以有不同的定义。例如,在x86平台上,参数通常通过栈传递,因此`va_list`可以是一个指向栈中参数的字符指针(因为需要按字节移动)。在x86_64平台上,由于部分参数通过寄存器传递,情况更复杂。 3. **实现相关宏**: 需要实现四个宏:`va_start`, `va_arg`, `va_end`, 和`va_copy`(可选)。这些宏用于初始化`va_list`、获取参数、结束遍历和复制`va_list`。 ### 示例:x86架构的简化实现 以下是一个针对x86架构(参数全部通过栈传递)的简化实现。注意,这只是一个示例,实际实现需要根据具体编译器和平台调整。 ```c // 手动实现stdarg.h的部分功能 #ifndef MY_STDARG_H #define MY_STDARG_H // 定义va_list类型:通常是一个指向栈的指针 typedef char* va_list; // 计算类型对齐后的尺寸 #define _INTSIZEOF(n) ((sizeof(n) + sizeof(int) - 1) & ~(sizeof(int) - 1)) // 初始化va_list,使其指向第一个可变参数 // 注意:last_fixed_param是函数最后一个固定参数 #define va_start(ap, last_fixed_param) (ap = (va_list)&(last_fixed_param) + _INTSIZEOF(last_fixed_param)) // 获取下一个参数,type是参数的类型 #define va_arg(ap, type) (*(type*)((ap += _INTSIZEOF(type)) - _INTSIZEOF(type))) // 结束可变参数获取 #define va_end(ap) (ap = (va_list)0) #endif // MY_STDARG_H ``` ### 解释 1. **`va_list`类型**: 我们将其定义为`char*`,因为我们需要按字节移动指针。 2. **`_INTSIZEOF(n)`宏**: 这个宏用于计算类型`n`在栈上占用的空间(按`int`对齐)。例如,在32位系统中,`int`大小为4字节,所以对齐到4的倍数。 3. **`va_start(ap, last_fixed_param)`**: 将`ap`(`va_list`变量)初始化为指向最后一个固定参数之后的第一个可变参数。它通过获取最后一个固定参数的地址,然后加上该参数的大小(对齐后)来实现。 4. **`va_arg(ap, type)`**: 首先将`ap`移动`type`类型对齐后的大小,然后返回移动前位置的`type`类型值。注意:这里使用了指针运算,先移动指针,然后返回之前位置的指针所指向的值。 5. **`va_end(ap)`**: 将`ap`置为0,表示结束可变参数的获取。 ### 注意事项 1. **平台依赖性**: 上述实现仅适用于参数全部通过栈传递且调用约定为cdecl的x86平台。对于其他平台(如x86_64、ARM等),需要根据其调用约定修改实现。例如,x86_64平台的部分参数会通过寄存器传递,因此需要更复杂的处理。 2. **类型安全**: 使用`va_arg`时,必须正确指定参数类型,否则会导致未定义行为。 3. **可移植性**: 手动实现`va_list`及其宏会降低代码的可移植性。因此,除非在特殊环境(如没有标准库的嵌入式系统),否则应使用标准库的`<stdarg.h>`。 ### 在项目中使用 如果确实需要手动定义,可以将上述代码放入一个头文件(如`my_stdarg.h`)中,然后在项目中包含该头文件,而不是标准的`<stdarg.h>`。但请注意,这可能会影响代码的可移植性。 ### 引用说明 上述实现参考了传统C编译器对可变参数的处理方式[^1][^2][^3]。 §§相关问题§§ 1. 不同平台(如ARM、x86_64)上如何实现`va_list`? 2. 为什么在C++使用可变参数需要格外小心类型安全? 3. 如何实现一个类型安全的可变参数函数(类似printf)? 4. 在嵌入式系统中,如果没有标准库,如何实现可变参数函数?</think>在C/C++项目中手动定义`va_list`类型通常不推荐,因为它是编译器实现的底层类型。但在特殊场景(如嵌入式开发、交叉编译或处理标准库缺失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自定义可变参数处理: ### 手动实现可变参数的核心步骤 #### 1. **定义底层类型** ```c typedef char* my_va_list; // 最常见实现,指向参数栈的指针 // 或根据架构定制: #if defined(__x86_64__) typedef struct { unsigned int gp_offset; unsigned int fp_offset; void* overflow_arg_area; void* reg_save_area; } my_va_list; #endif ``` #### 2. **实现关键宏** ```c // 对齐计算(参数在栈上的对齐方式) #define _MY_ALIGN(type) \ (((sizeof(type) + sizeof(int) - 1) / sizeof(int)) * sizeof(int)) // 初始化可变参数指针 #define my_va_start(ap, last_arg) \ (ap = (my_va_list)((char*)&(last_arg) + _MY_ALIGN(last_arg))) // 获取下一个参数 #define my_va_arg(ap, type) \ (*(type*)((ap += _MY_ALIGN(type)) - _MY_ALIGN(type))) // 结束参数获取 #define my_va_end(ap) (ap = (my_va_list)0) ``` ### 完整使用示例 ```c #include <stdio.h> // 自定义实现 typedef char* my_va_list; #define _MY_ALIGN(type) (((sizeof(type)+sizeof(int)-1)/sizeof(int))*sizeof(int)) #define my_va_start(ap, last) (ap = (my_va_list)((char*)&(last) + _MY_ALIGN(last))) #define my_va_arg(ap, type) (*(type*)((ap += _MY_ALIGN(type)) - _MY_ALIGN(type))) #define my_va_end(ap) (ap = (my_va_list)0) // 自定义printf函数 void my_printf(const char* fmt, ...) { my_va_list args; my_va_start(args, fmt); while (*fmt) { if (*fmt == '%') { fmt++; switch (*fmt) { case 'd': { int val = my_va_arg(args, int); printf("%d", val); break; } case 's': { char* s = my_va_arg(args, char*); printf("%s", s); break; } } } else { putchar(*fmt); } fmt++; } my_va_end(args); } int main() { my_printf("Numbers: %d, %d\nString: %s", 42, 100, "Hello"); return 0; } ``` ### 关键注意事项 1. **平台依赖性** 实现高度依赖: - 参数传递规则(栈 vs 寄存器) - 数据对齐要求(如ARM需要8字节对齐) - 调用约定(cdecl, stdcall等) 2. **类型安全缺失** 需手动确保类型匹配,错误使用会导致未定义行为: ```c // 危险:类型不匹配 int num = my_va_arg(args, double); // 可能读取错误数据 ``` 3. **标准库替代方案** 优先使用标准机制: ```c #include <stdarg.h> // 标准实现 void log_msg(const char* fmt, ...) { va_list args; va_start(args, fmt); vprintf(fmt, args); va_end(args); } ``` ### 适用场景 1. 无标准库的裸机嵌入式系统 2. 自定义内存管理的特殊环境 3. 编译器开发或教学演示 4. 解决跨平台兼容性问题 > ⚠️ 警告:手动实现`va_list`会显著降低代码可移植性,在标准环境中应始终优先使用`<stdarg.h>`提供的实现[^1][^3]。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